等师傅说完,我直接无奈的说道:“师傅啊,您就别逗了!您左口一个我想出了办法,右口一个我想出了办法,我想出什么办法了?我怎么不知道?就把林子都砍光那个办法?那叫办法吗?您就别逗了!”
师傅平静的看着我,眼神深邃,他语重心长的说道:“完全照你说的那样做当然不行,但你的那个想法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如果按照那个思路,好好的把你提的那个办法雕琢打磨一下,把那个办法里不智的地方舍弃,好的地方留下,查漏补缺,不断完善,那么到最后我们得到的,就是一个可行的好办法。”
师父说完后,我都无奈到想哭,我抱怨道:“师父啊,您能不能痛快点说出您的想法或者建议,别说的这么云山雾罩的,徒儿我听不懂啊。”师父白了我一眼,不满的说道:“为师这是教你怎么使用你的大脑去解决问题,这是很高深的学问,你怎么不开窍呢!”我一看师父不高兴了,赶紧认错道:“徒儿知错了。”师父接着训斥道:“你不想着自己去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老是想让为师替你想,然后自己去吃现成的,你怎么能有这种想法呢?你就用这种懒惰的态度去学习,能在为师这里学到东西吗!”
我一看师父越说越火大,赶紧边劝师父消消火,边为自己辩解道:“师父,您别生气了,您消消气,千错万错都是徒儿我的错,其实我也就是让这个问题给难住了,太着急想解决了,您看我平常学习、练功也挺刻苦的,也不算是那种懒惰的人吧?”
师父听我说完,丝毫不买账,他说道:“思想上的懒惰比行动上的懒惰更可怕!人不是草木,生存不能全靠外界,你得主动的去想办法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你说,今天为师替你想出了夺回玉环的方法,明天为师替你想出解决别的问题的办法,那后天呢?要是哪天为师不在你身边呢,要是为师百年以后驾鹤西去了呢?那时你遇到问题该怎么办?难道束手待毙?”我被师父说的哑口无言,一句话也不敢说,只能一边听一边点头。
师父见我没说话,又说道:“圆宝啊,你记住,还是那句话,不管你跟为师学了什么本事,你最应该从为师这里学到的就是要学会用你自己的脑袋去解决问题,而为师能教你的,也就是如何使用自己的脑袋去解决问题。比如,我会教你解决问题如何先找到入手点,解决问题要用什么样的思路,遵循什么样的逻辑,为想出一个能解决问题并切实可行的办法组织一下思路等等。”我应了一声“哦。”
师父说道:“现在,我们可以想想,既然想要拿回玉环,又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能在不伤害猴群的前提下阻碍它们行动,那我们应该考虑再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呢?”我无奈的说道:“师父,这个问题我不是没考虑过,想要拿回玉环,就那么两种方法,第一种,在我追捕那只拿着玉环的猴子时,能阻止它把玉环传出去,或者阻止其他猴子拿到玉环,这种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然后我又想,如果这种方法不可能,那能不能让那些猴子们都往一个方向跑呢?如果它们拿到玉环后还是往同一个方向跑,而不是突然改变方向的话,我应该也能抓住它们,因为我在树上根本做不到突然的转换方向,想要转换方向,我只能花比猴子们多得多的时间和力气才行。可是想让猴子们拿到玉环后还朝着同一个方向逃跑也是不可能的,没有方法能让它们这样,所以我觉得,我是不可能想出方法夺下玉环了。”
师傅语气和缓的说道:“嗯,你刚才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你思考的不深入,思路也不够宽,看在你是第一次解决困难问题,我就教教你如何去分析并且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但只这一次,下一次你就得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了。”我目不转睛的看着师傅,点了点头。
师傅说道:“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必须认清这个问题的本质,这就需要打开思路,多角度的考虑,不然的话,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会是片面、肤浅的,那自然不会想出什么好方法。就拿眼前这个从猴子手里夺玉环这个问题来说,所有问题的症结在于为什么我们夺不回玉环,那答案呢?第一点,我们作为人,在树上的行动能力比不了猴子,猴子们在树上可以轻松的躲开人的追捕,逃到深山里,那么第二点呢,第二点就是你不断强调的,我们通过不断的训练,已经可以做到在树上活动,如果只朝一个方向移动,速度还不输给猴子,但是呢,猴子很狡猾,一旦你在单一方向上快要追上它,它又躲闪不及了,它就会把玉环传递给它的同伴,它的同伴拿到玉环后会立刻大角度的转换方向逃跑,让你抓不到。”我全神贯注的听着,不断的点头。
师傅继续说道:“那么想要夺回玉环,我们必须更加深入的思考刚才分析得到的那两点,从刚才分析的第一点我们得出,因为我们人在树上的行动力远不如猴子,所以我们抓不到猴子,这个结论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行动力,一个是树上,那如何解决‘人在树上的行动力远不如猴子’的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这两个关键词上,这两个关键词也就成了解决问题的着手点,从第一个关键词是行动力,我们可以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我们可以提高自己在树上的行动力,把自己练的比猴子还灵巧,甚至灵活程度大大的超过猴子,只要能做到在树上随便荡几下身体,就能很轻松的抓到猴子,这样就可以让它们来不及做出反应的抓到它们,你也就能拿到玉环了。这个方案应该说是可行的,但是想要具备这种能力要长年累月的练习才行,你比如说像我,如果我去夺玉环的话,很快就拿到了,因为我具备这样的能力,而你就不行了,你的水平不够,在树上快速移动的技巧太生涩,如果练习的话,起码得要十年才能练出来,可是我们并不想用这么长的时间去解决问题,所以这个方案虽然可行,我们暂时不使用它,它变成了备选方案。”卢前辈说到这,我点了点头,不自觉的笑了一下,我感觉自己好像听懂了点什么。
师傅继续说道:“那么第二个关键词是树上,人们之所以在树上的行动力不如猴子,就是因为我们天生生活在地上,而猴子们天生生活在树上,它们在树上活动早就习惯了,所以它们在树上比我们人在树上灵活是肯定的,那么根据这点,我们可以想到:我们可不可以把猴子们熟悉的环境改变一下,改变成我们人所熟悉的环境,这样,人就成了有利的一方,猴子们就成了不利的一方,那么我们抓它们还不是手到擒来?根据这点,我们提出的方案就和你之前说的一样了:我们可以把猴子们生活的树全部砍倒,让猴子们下地,等它们到了地上我们再抓它们。结论呢?这个方案不可行。首先我们没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把树木全砍倒,其次,即便是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把琅琊山上的树全砍了,也不一定能抓到猴子们,因为到了那时,猴子们或许全都跑到别的山上去了呢?猴子们选择在哪里生活可不是你我说了算的。综合考虑,选择场地的权利在猴子手里,我们改变不了。那么‘改变抓捕猴子时的场地’的这个方案不可行,这个方案弃选。”卢前辈说道这,我的眼睛里开始闪烁光芒,咧嘴笑的更欢了,我似乎摸着了点门道。
卢前辈这时有点口干舌燥,他随手拿起桌子上的一杯茶,喝了一口,然后继续说道:“刚才我们分析了第一点,得出了两个方案,有一个方案作为备选,一个方案弃选,第一点就算是分析完了,现在我们分析第二点,第二点就是你不断强调的,即便我们可以很灵活的在树上活动,可以做到在树上的行动力大于猴子的行动力,甚至在一对一的追逐中我们能抓到猴子,但是猴子一旦快要被你追上了,它就会意识到危险,从而把玉环传递给其他同伴,它的同伴拿到玉环后会立刻大角度的转换方向逃跑,这样一来,你在树上移动的速度就永远提不起来,从而慢于猴子的速度,从而抓不到猴子,从而拿不到玉环。那么第二点里有好几个关键词,第一个是行动力,然后是同伴,再然后是大角度的转换方向逃跑这三个关键词,我们一个一个分析,首先是行动力,从行动力这个关键词,我们能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方案刚才已经说过了,就不重复了,这是作为备选方案。第二个关键词:同伴,从同伴这个关键词,我们可以得出,之所以我们拿到玉环那么难,就是因为猴子们相互之间不断配合,那我们能不能大幅减少猴子们的数量,或者把它们全都控制起来,从而让它们无法相互配合呢?根据这点,我们能提出的方案是:大幅减少猴子的数量,或者控制所有的猴子,让它们相互间完不成配合。这个方案的结论呢?也是不可行。首先,我们没法在不伤害猴子的前提下减少猴子的数量,其次,猴子是群居生活的,一旦某一个猴群就剩下一两个成员,那这个猴群会迅速的和别的猴群融为一体,所以我们永远也不要想猴群里只剩下一两只猴子,那么显然我们也控制不了每一只猴子,所以这个方案不可行,弃选。”卢前辈说道这,我已经兴奋的坐直了身体,因为我感觉,我似乎就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了。
卢前辈继续说道:“第三个关键词:大角度的转换方向逃跑,这个关键词有点长,但它只表示一个动作,那么我们可以想想,我们可不可以不让猴子们去做大角度的转换方向逃跑这样一个动作呢?这样说你可能不明白,猴子又不会听我们的,怎么可能我们不让它做它就不做呢?那我可以换一种说法,可不可以让猴子们做不到大角度转换方向逃跑呢?这个问题,我们得好好的琢磨一下,猴子们之所以能做到大角度的转换方向逃跑,不光是因为它们本身能做到,还因为它们所在的环境非常适合它们去做这个动作,这两条缺一不可,也就是说,主客观因素都具备,它们才能如此随心所欲的活动,如果没有合适的环境,它们也是做不到的,这就和人在地上能做出的动作比在树上能做出的动作多得多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环境不同。那么什么样的环境如此适合猴子们呢?答案是:树林。是的,树林是个隐藏条件,我们抓猴子的地点就是在树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树上进行的,所以树林往往会被人忽视,其实树林是最重要的因素,正是因为如此广阔茂密的树林,才成为猴子们嬉戏游乐的场所,也正是因为这广袤无垠的树林,猴子们才能肆无忌惮、随心所欲的活动,因为场地太适合它们了。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的方案是:我们必须想办法改变猴子的身体,或者改变环境,让它们做不到大角度的转换方向逃跑这样的动作。那我们还得一条一条的分析,改变猴子的身体是不可能的,改变环境?这是可以的吗?或许我们可以试着改变树林的规模,或者分布,让猴子们前进的路线受到环境的限制,从而让它们做不到大角度的转换方向逃跑这样的事情,这个方案可行吗?”“可行!”我在一旁直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