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后大乔号召百姓守城失败,无力抵御西陵军的进攻。眼看长沙不保,她上慧光明寺请吴国太做主,遂有了驾幸柴桑的主意。
长沙校尉黄柄带着三千楚宫禁卫刚出长沙城,迎面就碰上了带兵勤王的全琮。麾下两万铁甲军,盔甲精良,战马雄壮,浑身上下带着沙场百战的煞气。
张昭建议反攻长沙,谁知道大军才调头,长沙百姓竟然主动帮助西陵军守城。全琮见楚宫众人落魄至此,不愿在长沙城外空耗兵力。
孙家众人刚入柴桑,却得知吴王孙权以诸葛恪为统帅,张承为先锋大将,领兵五万入柴桑护卫吴国太。
张承先期进入柴桑,与老父张昭共议孙家的未来。
张昭以为长沙王自削爵位迎奉叔王倒也说得过去。只不过王太后大乔以及乔国老的安抚工作必须要做好。乔家的利益不容损害,必须要让乔氏一族安心。
张承向老父求计,张昭建议孙权先散布钦慕大乔的流言,试探乔家对续接姻亲关系的态度。
大乔与孙策伉俪情深,对于散布谣言的人宁可错杀,绝不放过。只不过乔家的态度就有些暖昧了。孙策失踪,乔家地位不稳。要是不能续接姻亲关系,用不了几年乔家就会从江南一流世家跌落为不入流。
乔家有名气的女人,小乔的儿子周胤在吴国为将,再加上周瑜人在江都,迫其再嫁孙权乔家也没有那个胆量。唯一可以利用的女子,就是丈夫失踪的大乔了。
孙权只在乎名正言顺的拿下楚地,至于娶不娶大乔,倒也不是那么的迫切。
柴桑英雄酒肆的负责人见楚地老臣有意迎奉吴王孙权,更是有意迫使王太后大乔改嫁。乔家为了固宠,也只能屈辱的认命了。英雄酒肆的负责人以为事关重大,忙向梅园送出了急件。
刘立收到消息,飞鸽传书兴汉山庄。毕竟孙策人在兴汉山庄,有些事情不能隐瞒。
孙策修炼出关,与吕布大战一场!痛快淋漓的流了一身汗之后,又洗了一个热水澡。
其实孙策的心中有一个梦想,就是与刘正真刀真枪的大干一场。来一回王者之间的对决。
刘正没有理会孙策的邀战,直接把梅园转呈的柴桑情报丢给了对方。
孙策看完之后,脸色十分阴沉的说:“庄主……”
刘正摆了摆手,缓缓的开口说道:“你不用说了,下不为例!”
孙策连夜离开了兴汉山庄,直奔南昌而去。
郭嘉说:“庄主,孙伯符?”
刘正说:“孙家一门双杰,与袁门双骄有些类似,既是家门大兴之兆,又是家门不幸!孙伯符是个聪明人,要是不回来,江南的地就不够分了。”
郭嘉明白了,孙策回归兴汉山庄。孙刘共争楚地;倘若不回,三家打成一锅粥,更加有利于梅园的统一大业。
孙策风尘仆仆的赶到南昌,夜闯吴王孙权的行宫。
孙权大惊失色:“哥!”
孙策神情复杂的说:“仲谋,你长大了!”
孙权无言以对,为了侵占楚地,吴宫不择手段。如今孙策就在面前,什么样的解释都难以释怀。兄弟再见却成了这般光景,孙策有些意兴阑珊了。
当年拼命的开创基业,却是费力不讨好。亲弟弟欺凌长嫂侄儿,让孙策的心里十分难受。
孙策不想叙兄弟情,只公事公办的提出了楚地归吴的三大条件:
其一,大乔的事情不必再说,孙策会带走自己的老婆。
其二,儿子孙绍自削王号,请封上虞侯,作为孙家支脉代代相传不可断绝。从此之后,不问政,不掌军,只做一个富贵闲人。
其三,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张昭的丞相大位不容动摇。至于周瑜,水军大都督的位置必须要保留,周家永镇柴桑,不得削权削爵。
孙权不想受制于人,哪怕是亲哥哥也不行。八百解烦军出动,准备困杀孙策。
孙策提枪上马,只出了一招,八百解烦军脱力倒地。
孙权大声质问:“大哥,你有这般武力,为何不统帅江南豪杰北伐中原?”
孙策说:“仲谋,你不懂!有将星公约的存在,谁敢越雷池半步!”
孙权不敢再劝,只是觉得周瑜坚守江都,绝对不会轻易的归吴。孙策只好留下亲笔信,主动说服功利心重的老兄弟。
孙策返回柴桑,悄悄的接走大乔回转兴汉山庄。孙权让张承接张昭回建业就职,开始整合楚地,修缮武备,全力巩固江南。
江都,周瑜看完孙策的亲笔信,知道了楚国崩溃的前因后果。南宫家翻云覆雨的本事,不是区区周家就有能力抗衡的。吴楚归流,是唯一的出路。
周瑜召集程普等人商议,毕竟楚国崩溃已经是既成事实,十万楚军的未来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程普说:“大都督,我是孙家老臣,只能奉诏!”
黄盖也表示孙权也是孙家的后人,值得长沙黄家效忠。
周瑜与孙策约为兄弟,更何况周家在南宫家的强势碾压之下奄奄一息。倘若十万楚军覆灭,周家的下场会比楚国还惨。
江都楚军全力南渡,赵统本想带着麒麟镇帅军迫降。然而吴军统帅诸葛恪出南昌进击九江,合肥镇帅张辽鞭长莫及。九江倾危,淮南粮区不安。
梅园命徐州将军吕蒙接替麒麟镇帅军围困江都,赵统整合兵力驰援九江。
张辽安排好淮南防务之后,立即派人向赵统移交关防,随后进驻江都。
楚军诸将离开江都之后,孙权立即进行整编。留程普领兵三万守南昌,黄盖带兵两万进驻豫章边境一带,防御西陵军大将刘磐东进。
周瑜带着剩下的五万水军回柴桑,主持编练吴国水军西线军团。广陵陈家遵守盟约,随军前往柴桑安家。
孙权不忍贤才没落,任命陈登为柴桑太守。柴桑就这样任由周陈两家瓜分了。
吴国实力突飞猛进,让尝到了甜头的诸葛恪决定攻占九江全郡,把战火烧到淮南,增加建邺的防御纵深。
麒麟镇帅军进驻淮南,与诸葛恪统帅的十万吴军在九江郡南部展开了激战。
和县是吴师进攻的重点区域,诸葛恪巧布迷魂阵,引走了以轻快著称的骑兵督。再声东击西引得刑天督疲于奔命。
和县多水泽,黄悦的嗜血督多为中原人,不适应当地的战场环境不说,行军速度也无法达到参谋部的预估值。
再加上三步一小泽,五步一大坑。嗜血督将士深一脚浅一脚的行军,一双脚泡在水里。长此以往,非战斗减员急剧上升。
费诗紧急调运防水军靴保障前线的战斗力,只可惜远水救不了近火。步兵的双脚受创,战斗力随即大打折扣。
历阳麒麟镇帅军驻地,吕猛向督帅太史亨哭诉,骑兵督的马掌都生锈了。行军道路坑坑洼洼,马蹄与马掌的集合部受损严重。
骑兵督进入九江以来,战马方面的非战斗减员超过了三千匹。北方马高大威猛,到了和县战场却发挥不出相应的威力。
淮南地区必须要拥有马场,用来培育适应江南地形的战马。北马南下,很容易降低骑兵的战斗力。
好在吴军没有成建制的骑兵,也没有大型攻城器械,麒麟镇帅军足以稳定局势。
赵统屯兵巢县,不许诸葛恪肆意妄为。麒麟镇帅军受到战场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后勤保障方面的缺陷,大军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境地。
九江战役,麒麟镇帅军似乎捉襟见肘,再也不复徐州战场那般风卷残云。
费诗说:“镇帅,江南靠打真的是赔本买卖。难怪梅园喜欢让吴军主动进攻,等江南攻不动了。再仗势欺人一举拿下!”
赵统说:“江南环境复杂,只有攻心才是王道。挟大势南下永远都是最正确的抉择。一寸山河一寸血,不像北方战场那样,攻守易势一泄千里。”
麒麟镇帅军在巢县和历阳之间构筑防线,全力撤走和县百姓到西面的寿春周边安置。
赵统拿和县当战场,打算跟诸葛恪过招。
诸葛恪集结十万吴军,也想向世人证明吴国也有天命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