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钱怎么来
作者:一个苦力      更新:2019-07-23 04:44      字数:2401

听了王浩情真意切的一番话之后,赵老大微微有些感动,说的对呀,他不是一个会在穷苦百姓身上榨钱的人呀。

“那这钱从哪来?你可知晓我大宋岁入几何?”

“似乎是一千六百万贯?”

这个数字王浩也是沈相那里打听来的,初听之下,感觉少了,大概只有两宋最高时期的一成。

除去耕地的增加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吴越国的那部分此时还没纳入大宋版图,这也足可说明海贸的收益是怎样一个惊人的数字。

“那你可知三百万意味着什么?”

“嗯……差不多是三成岁入。”

“那你还敢如此信口开河!”

“那要不减掉一半?”

“胡闹!如此儿戏,让朕怎能放心把这事交于你。”

“陛下您这也太难为人了,说多了您老人家又不肯相信,臣草拟的海贸规划书您又不肯看,还要让臣如何保证?

都这么晚了,臣连晚饭都还没吃,就想着为咱大宋搞点钱,让百姓的日子能好过一些,让义学那些娃儿的家中能蒸上一锅白馒头……”

“嗯!休要耍赖皮,便如你所愿,且等朕看完了这草案再给你答复,滚!”

这小子越说越离谱了,这么大的事情,当然要慎重一些,怎能说给就给。

不过这数字的确诱人,赵匡胤打算挑灯夜读,好好看看王浩递上来的这份草案。

结果这一看就连着看了三天,期间又数次召王浩入宫询问一些不明白的地方。

其实这海贸草案与之前的那个榷场草案也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海关关税一项。

种类繁杂,各有不同,废话还特别多,按王浩说法是这叫严谨。

而且有些进口商品的税率高的离谱,高达闻所未闻的五成,还说什么那是奢侈品。

离岸入埠街要征税,如此做法,真的还会有海外的番邦小国愿意前来与宋国交易吗?得改。

另外一处也得改,那就是茶案,草案中特别提到有关茶饼的新规。

港内开放茶饼互市,不受官府节制,这事情太大了。

西北北地产马,汉家土地种茶,以茶易马,谓之茶马,茶马贸易始于唐代,之后逐渐成为定式。

用茶叶交换战马,也是如今大宋战马的主要来源,所以茶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因此受官府多方面的节制,处于半垄断状态。

茶农收获茶叶按定额卖给官府的山场,商人买茶要到汴京榷货务缴纳茶价,榷货务给以茶引,商人再持券到指定的场、务取茶。

然而照着海贸草案所拟,商家只要向港务处报备后取得凭证,便可直接于茶农处购茶,随后入港销往海外,不再受官府节制。

这么一来无疑就是要跟朝廷抢生意了,官府做生意哪做得过唯利是图的商贾,要做的过,也就不用搞一套差榷制度了。

到时官府收不到茶,还拿什么去换北人的马,没了战马来源,还拿什么去跟辽人争幽云。

因此,这一条不能答应。

“王浩,你这茶榷新规太过行险,朕不能答应你。”

崇政殿内,君臣再次商议海贸协定,赵匡胤果然是直接拒绝了这个提议,而且是一点商量的余地都不打算给。

这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就目前而言,盐铁茶绢一类商品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一种普通的商品。

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是维持一个国家良性运转重要物品。

茶绢还好一些,盐铁那更是绝对的垄断,这其实就是计划经济一种。

王浩当然不可能跟赵老大再解释一番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之间的孰优孰劣,这玩意一时半会讲不清楚,也讲不明白。

再者市场经济虽说好处多多,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能够促进技术和管理进步,及时协调生产与需要之间的关系。

能够调整物价,纠正市场失灵的弊端,能够高度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和才力进行重点建设等等等等。

但是对这个时代而言,市场经济也有可能会是一剂毒药,并不见得会比计划经济更有助于国家及百姓。

因为市场经济除了上述种种优点之外,还有几个重大的缺陷。

那就是对经济总量的平衡及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缺少有效的调整手段,极速的提升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出现两极分化等现象。

因此,尽管市场经济能够带来空前的经济繁荣,却也不得不谨慎作出选择呀。

若是一味的纵容市场经济,一不小心,就会出现经济越来越繁荣,百姓的生活却是越发困苦的荒诞景象。

这绝不是一句玩笑话,尤其是在这个缺乏有效监管及调控手段的时代,更容易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般往前狂奔。

这最好的案例便是两宋之后入主中原的蒙元帝国,由于其对汉民的统治政策几乎就是一种放养政策。

直接促使蒙元在某一段时期出现了经济空前繁荣的景象,不但底下的民众热衷商业,甚至连中央政府都带头搞商业。

当时的元朝甚至还出现过规模巨大,工人人数达数千之众的国营企业。

尤其是海贸这块,蒙元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其范围覆盖大半个地球,是人类历史活动和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

马可波罗游记中遍地黄金,华丽建筑,无尽财富的巨大商业城市描述的就是元朝当时的城市面貌。

可那么好的经济环境最后的结果却是民不聊生,百姓更是没了活路呢?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没有得到有效制度监管与控制,宏观调控体系崩塌,财富越来越往少部分人身上集中,导致大量农民的土地被兼并。

以至于最后朱八八背着他老爹的尸体连块墓地都寻不到。

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老朱会那样的憎恨商贾,要把商贾打入贱籍的一个重要原因了,甚至还下诏沿海百姓内迁三十里,片板不得入海这样的奇葩诏令。

这真是人生经历决定行事风格的典型呀,也因如此,自己这走的每一步,都得小心谨慎,且要稳扎稳打。

不然哪天自己嗝屁了,人亡政息,之前所做的努力不但没有被世人接受,反而衍生出一个魔鬼,对后人造成无穷无尽的灾难也是有可能的。

若真是这样,那自己在棺材里也躺的不安心不是,况且就像还玉说的,万一哪天咱又不明不白的回去了咋办?

这狗屁倒灶的魂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有没有时间限制,鬼说的清楚,万一真回去了,回去之后发现一家三口成了山顶洞人,岂不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