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担忧
作者:然籇      更新:2020-06-10 11:29      字数:2209

“陛下,陛下?”

尉迟贞轻轻摇醒李荩忱。

“什么事?”李荩忱看着同样睡眼惺忪、还打哈欠的尉迟贞。

现在应该还是凌晨才对,窗外一点儿光亮都没有。

这丫头大半夜的不睡觉,出事了?

“太尉府张卿在门外求见。”尉迟贞解释。

李荩忱顿时来了精神。

张须陀这家伙不会大半夜没事跑来打扰自己休息,肯定是有要事相商。不然的话,以这家伙平日里熬夜的次数,往往到了后半夜睡得比自己都香,好几次有其余部门的紧急情况需要和太尉府协商,都得专门派人去把张须陀从床上拽起来。

尉迟贞看李荩忱的神情就知道陛下是肯定要走一遭了,所以急忙去给他那衣服。

看着和小媳妇一样乖巧的尉迟贞,李荩忱揉了揉她的脑袋,难免有些歉意:“这几天让你跟着朕,倒是受了不少苦。”

尉迟贞吐了吐舌头,俏皮的说道:“恕臣妾直言,苦是没有吃多少,不过就是晚上没有几次睡好的。”

西北战局紧张,牵动每个人的心弦,李荩忱身在长安,更是直接表明了大汉朝廷对西北之战的重视程度——关乎未来的西域战略,甚至还关乎到关中的安全,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吐谷浑虽然在河西那一亩三分地上也是数一数二的霸主,但是实际上在关中还有其余中原地区,人们对于吐谷浑的了解有限,没办法,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摆在这里,再加上数百年来南北分裂、各地也多有自成一体乃至于听调不听宣的历史,各个地区之间的往来几乎都已经中断,人们所能知道的、所能看到的不过就是自家门口的这点事罢了,因此世家在南北朝早年的崛起也在情理之中。

长期的战乱让每个人的眼界都受到影响,人们所能看到的就是近在咫尺的天空,既然这片天空是周围的某个世家支撑的,那就姑且信服于这个世家好了。世家自然就能够凭借本来就强大的人力和物力,再配合以百姓的信服和依赖,从而称霸一方。

吐谷浑也就是这几年才因为在西北和大汉的合作而能够驱逐突厥、进入河西,也顺着河西的商道逐渐进入到汉人的视野之中,不然的话就算是他们在青藏高原上经营再久的时间,和大汉没有什么必要的往来,百姓们自然也就听不到这个名字。

最典型的例子自然就是东北的高句丽等国,隔着一个辽东,几乎已经是另外一个世界了。现在走在大街上随便拉住一个百姓询问,他们或许知道报纸上几乎天天报道、甚至很多专家学者都已经分析透彻的吐谷浑,甚至可能就连吐谷浑的发家史、大概的国力等等都能够说出来,但是要问他们高句丽,那估计绝大多数人都是连连摇头。

朝廷对吐谷浑的宣传,自然是让百姓能够意识到西北之战的重要性,换取百姓的支持,或者说至少换取朝野舆论的不反对。

南北多年战争,大汉总算是一统北方,很多人也就跟着松了一口气,以为太平盛世总算是到来了,结果又凭空冒出来一个吐谷浑,而且还在西北和大汉打的颇为热闹,这自然就引起很多人的怀疑和不满,这吐谷浑到底是没事找事自己找上门来的,还是因为陛下穷兵黩武,主动发起的挑衅呢?

因此朝廷的舆论必须要咬死了吐谷浑是主动侵略、汉军是被动还击的事实,并且夸大其词宣传吐谷浑在西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罪行,实际上早在武威之战开始之前,西北各处州府就都已经坚壁清野,而且西北大家也都知道,实际上出了城池也没有多少村镇,本来就没有多少百姓,吐谷浑人想要烧杀抢掠可能都没地方。

但是普通老百姓谁会在乎这个?让他们知道吐谷浑主动侵略、知道吐谷浑对我们大汉的同胞犯下了累累罪行,这就够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汉的报纸也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转体系,并且凭借着新颖的信息传播方式、图文并茂的详实内容,逐渐培养了一个范围广阔的受众群体,这些受众群体涵盖社会的各行各业,自然在他们阅览了报纸之后就能把这样的信息再传播给身边的人,从而整个大汉上下都形成了一种“不破吐谷浑誓不罢休”的基调。

我们大汉现在好歹也是有目共睹的繁荣昌盛,北面的那个北周嚣张了这么多年,不还是被打趴下了?再北边草原上的突厥人也很嚣张,不也是被打的分崩离析?

怎么还有不长眼的来挑事?就是欠揍!

不过这样的宣传效果也有一些负面影响,那就是百姓,尤其是关中的百姓,因为这样的宣传再加上陛下的亲自到来,对于西北战局都变得很是关心。

因此西北但凡有捷报传来,必当满城欢庆,一旦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传来,大街上的人都少了很多,倒是慈善堂等地由内府出面设立的募捐点,会又多了很多钱财和衣物,百姓们显然是在用这种最简单也最真诚的方式在为前线浴血厮杀的儿郎们祈祷。

大汉最先顶上去的援军,以巩汉军、镇林军为主,实际上都是不折不扣的关中儿郎,这长安城中也不乏有家中子弟正在西北拼杀的,因此更是闻捷则喜、闻败则哭。

当然还有一层原因,当年五胡乱华,氐人和羌人便是从西北入关中,虽然已经过去了两三百年,但是这种记忆还是存在的。关中百姓们在愤慨吐谷浑之入侵的同时,又何尝不在担心,大汉会不会变成又一个被五胡搅乱的西晋?

吐谷浑又会不会是新的蛮族,祸乱中原?

李荩忱结合历史上吐谷浑的表现可以肯定,这个答案是“不可能”,但是他能看到的,百姓们可看不到,因此百姓们有担忧在情理之中。

对此,朝廷上下当然也不敢大意。

百姓关心的多,朝廷这边一旦有消息,自然就得尽快做出反应,不然的话明天有什么消息私下里一传,少不了就要闹得满城风雨,到时候光是平息舆论就够费劲的,因此官员们现在都已经养成了不管消息什么时候送到,立马起床召集人处理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