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大军下南洋
作者:执笔绘斜阳      更新:2019-07-24 06:11      字数:2029

莫然五年年正月初,尽发浙江行省、福建行省、等沿海卫所的军队,为确保军队之间能密切配合,在松江、嘉兴、宁波三个地方进行航海训练,如今已经到六月,算起来已经是整整训练快半年了。

莫然宣布诏书,令在宁波练兵的郑泰、嘉兴练兵的董平、松江练兵的吴晗各率本部人马,分三路南下,每路军率领三万士兵、五十艘铁皮龙船、二十艘稍大一点的海船,即刻出发。

另外莫然感觉海盗是散居的状态,所以并没有让三路大军聚集在一起,不仅不让他们在一起,还给他们各自布置了任务,初期董平和郑泰合军一处攻打东番(台湾),由于大部分海盗的主基地都在东番岛上,他们肯定会不顾一切代价保护东番岛,董平和郑泰只需要围点打援就行了。

本身南洋能数得上名号的海盗不过十来支,在东番和琉球之间活动的不过七支,三支海盗是固定的,另外四支都是处于游动性的。即便七支海盗全来也超不过两万人,九万明军踩也把他们踩死了。

等推平东番岛后,留下两万驻军后,让驻军军队自行屯田,郑泰率两万士兵攻打澎湖,董平率两万士兵帮助吴晗攻打琉球,三军若是中途碰到什么意外,可以根据情况处理,以保护军队的实力为上。

最好在九月份结束战斗,十月初就可以配合南征军攻打安南,让安南三面挨打,扬我大明军威。

吴晗、郑泰、董平接到圣旨即刻出发,中途三支船队时而分散、时而聚拢,最后停在东番的对岸福建,在福建沿海的一个港口停了下来。

就在海军大部队走的时候,又有一批船从山东行省,经过黄海入东海,从东海经过长江,直直地闯入京师,来人是山东都指挥使高巍。

高巍对莫然说:“自靖难平息,快五年了,山东都已经恢复战乱前的样子了,这几年朱棣也一直老实本分,有铁铉在,皇上大可放心。

听闻安南杀我大明使节,琉球海盗抢我大明货物,都在欺负我大明无人,可是皇上也是想发兵,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大帅。”

莫然点头说:“高巍爱臣说的对啊,本身想让徐祖辉南征的,可是他一去,就没人守京师了。

本身我想让郑和统领海军的,可是郑和用起来最方便,毕竟内宫也只有郑和能来去自如,既能当侍卫,又能代为传话,我只好让董平和郑泰带兵去。”

高巍点头,“那我就来做这个水陆大军的元帅吧,我虽然没有其他几位将军名气大,可我还是会统筹全局的。不然朱棣篡位成功的那时候,山东诸府也不会那么卖命的反对他继位。”

莫然点头:“我懂,因为那时候你就在管理山东行省,不然我在淮安复辟的时候,山东诸府也不会一下子就响应起来的。”

高巍看陛下还记得当年的事情,心中真是太高兴。

莫然又说:“我们这次一下子征调那么多士兵,为的就是一举成功和一劳永逸,不能拖个三五年才把仗打完,那样不仅会折腾国运,更会影响大明在国际上的地位。”

高巍以为知道莫然的授意,“皇上我们打的就是以多打少,集中优势兵力把安南的士兵给围剿掉,尽快平定安南的国土。”

莫然摇头:“我说的是集中优势兵力,把那些安南兵给围困住,是胡一元直属军队的才做掉,其他的都可以招安。不过招安是有条件,需要服从大明宗主国的安排,到大明的东北安家。”

高巍点头表示明白了……

莫然有细细嘱咐:“记住哦,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重点围剿,打歼灭战和围剿战,最好的方式就是围点打援……”

高巍表示明白后,然后莫然就让他下去了,说明天会当朝亲自宣布任命他做征南元帅的。

第二天莫然宣布高巍为征南元帅,既然帅位已经有人坐镇,将就好安排了。

陆上进攻安南的分为东西二路,东路军从广西进军,由秦羽率领,马元钊和仡卢罗为先锋,王涛和项飞为副将。

西路军从云南进军,由沐晟率领,郑玉和唐阿梅为先锋,耿睿和田灵为副将。

两军将领会对云南和广西的军队进行训练,待九月份秋收完毕,粮足马壮的时候,挥兵直指安南。

陆军暂时还没行动,海军已经要开打了,高巍负责这次行动的总统帅,肯定要亲临战场的,再加上静娴这段时间也一直想去南洋,天天哀求莫然放行,她好早日见到自己的兄长。

莫然五年六月中旬,静妃坐船与高巍的船队一起远航,同行的船只有高巍的十艘大海船,莫然给静娴配置的五艘2.0的铁皮龙船,这五艘铁皮龙船是吴晗远航过南洋的,只不过铁皮有点创伤了。

潇恩曾经把船开到苏州府的常熟县进行维修,把铁皮龙船的创伤搞好后,又把船上的火炮从两枚增加到三枚,还改进了一下,每枚火炮下都有一个偌大的转盘,可以让火炮360°度无死角射击,船的四周都有一排又扁又锋利的船冲角,现在随随便便朝那艘船一撞,那船就算报废了。

静娴带着一千羽林军,三千镇江新兵上了铁皮龙船,由皇弟朱允熙带领,高巍则带着五千山东籍的大兵,走上自己身后的海船。

静娴和莫然深深地拥抱了一个,看着自己的夫君莫然,还有自己的女儿朱文茔,她说明年春天她就会回来。

朱允熙抬起胸膛,向自己的皇兄莫然保证,自己一定会把嫂子安全带回来的。

待送高巍和静娴远去后,莫然掰手算了下,自己已经派遣快十万大兵下南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