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静萍去哪儿了?
作者:影山红      更新:2019-07-26 12:01      字数:2224

玄阳子松了口气,沉吟了片刻,将手一摊,道:“现在还不行,因为静萍在什么地方,我也不知道。”

张力一怔,原本按他的想法,既然玄阳子道长都收到信了,总会有静萍落脚点的消息吧?

“这信道长是怎么得来的?”张力一脸疑惑之色,开口问道

玄阳子眉头也皱了起来,沉声道:“是静萍通过日月阁--呃,不,团山堡情报部送到真如居士手上的。”

张力连忙追问道:“送信的人呢?”

玄阳子微微一笑,道:“真如居士当然会追问,不过也只是知道一点点情况而已。”

顿了一顿,玄阳子接着道:“那信是从……从情报部苏州分部送来的,静萍先前应该是在苏州府。”

接下来玄阳子道长将这封信送到真如居士手上的每一个细节原原本本地说给张力听了,张力终于明白了始末。

自己的女儿,现在交由真如居士在南京安置,而静萍却已经离开了苏州。

按时间算来,静萍居然生产以后只休息了一个多月,便离开了自己的女儿。当然,真如居士是女儿的外祖母,交给她抚养倒也算是合情合理,无非就是请乳娘之类的小问题,不难解决。

“究竟是什么样的事情,让静萍那么着急离开?静萍冰雪聪明,不是大事,她一定不会离开女儿的!”

显然,玄阳子道长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两人大眼瞪小眼,看了好半晌,张力最终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唉,静萍就是太有主见了。什么事情都不跟我说,难道还有我处理不了的事吗?”

玄阳子道长撇了撇嘴,也道:“谁说不是呢?唉,贫道这个女儿啊……跟她娘一样,太有主意了。”

忽然,玄阳子道长似乎想起了什么。急忙道:“张力,静萍曾经跟真如居士提过一个人的名字,说是要去找他。”

“啊?--”张力一声惊呼,连忙追问:“道长。你怎么不早说?静萍要去找谁?”

“我也不认识,好像是叫什么汤若望……”

“汤若望!”张力眼睛露出了深邃的精光,原来是他!

汤若望在历史上相当有名,应该属于张力老朋友德国的容克什先生的上级--也就是说,他也是个传教士。

当然。这个年代“德国”应该叫做“普鲁士”。只是张力后世在德国留学,故而也不用纠正叫法。反正“德国”也好,“普鲁士”也罢,大明都没人知道具体是在哪。大明此时将西欧人都称作“佛朗机人”,亦或者“西洋人”,并不对具体的国家做区分。

汤若望是利玛窦来中国之后,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天主教布道者。这位的履历非常丰富,也不便细表。不过张力知道两件事,一是汤若望与徐光启关系极好,二是汤若望乃是一个科技全才。特别擅长铸炮。

“静萍妹子此前答应徐光启帮他传播天主教……”

张力喃喃自语地说道,很快,他惊呼了一声:“呀!原来如此!”

有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张力猛然间想到了静萍妹子的打算。

她为了救自己,不得不答应帮父亲传播天主教。然则传教这事儿可以有很多种方法,譬如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找个人来帮她。只要她大力支持那个人传教,那么也就没有违背承诺。

汤若望,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对天主教的忠诚自不必说,只是苦于无权无势,传教举步维艰。若是静萍找到他。由静萍来出钱支持他传教的话,静萍岂不是可以抽身事外了?

张力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笑容……

玄阳子看得一头雾水,小声问道:“张力,你想到什么了?”

张力微微一笑。道:“道长且宽心,静萍没事,她是去找一个高级打工仔呢!”

玄阳子道长脸上疑惑的“雾水”变成了“雾霾”:“大公子?什么大公子?哪家的大公子?不能吧……张力,你不要污我女儿清白!”

张力脸上挂满黑线,这位“可爱”的道长听岔了了……

“呃,这个嘛。我说错了--反正静萍应该很快就能和我们团聚,我有信心!”

玄阳子道长长出了一口气,显然张力既然说静萍很快能回来团聚,那么就一定是了。这段时间以来,张力“领袖”的气质彰显无遗,早已不是当初蓬莱县、南京城那个“吴下阿蒙”了!

……

这几日京师中忽然变得喧嚣热闹起来,因为万寿节到来了。

万寿节,也就是皇帝的生日。在古代,“万寿节”堪比春节,因为皇帝又大了一岁。

金碧辉煌的大明皇宫率先响起了第一声鞭炮,而后,整座京城,乃至整个大明天下,鞭炮声一起噼里啪啦,此起彼落地争相响起……

无论天下局势如何,皇帝的生日总是要过的。到了万寿节这一天,除了一部分实在已经无力存活的人家在忍饥挨饿的“等死”之外,只要勉强可以凑活度日的人家,总要“喜庆”一番,以示对皇帝的忠心,对大明朝的忠心。

甚至,这是比春节还要隆重的节日,因为这不是一个节日,这是一个政治态度。升斗小民们不懂太高深的道理,但是对皇帝不敬那可是要满门抄斩的。

在大明皇宫中,不管国家的财政再怎么困难,民间的经济多么萧条,百姓的生活多么痛苦,也绝不会减少了供应。光是为了“万寿庆典”这件事儿,偌大的皇宫早从一个多月前就已经调动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先把皇宫中看起来有些损坏、陈旧的地方重新修缮了一番,再把整个紫禁城全面粉刷、油漆了一次。这么以来,每个地方都看起来“焕然一新”了。

皇帝又年长了一岁嘛,自然要除旧布新了……

为了“万寿庆典”所准备的各种器具、装饰品,也花了大把的银子来置备。皇宫里的人,从皇帝、皇后、皇贵妃到皇子公主们都添置了各式新衣新帽新鞋新袜乃至于新饰物,连平日里稍微得宠的宫女、太监们,也赏了新衣--

这样,用民脂民膏所营造出来的大明皇宫,呈现出了一番“普天同庆”、“欢欣鼓舞”的假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