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四五年一月十一日,农历十二月十四,广阔的人民广场上。由人民军战士、各个行业的群众代表组成的,数十个方阵,神情肃穆的伫立在纪念碑的正前方。上午十时,凄厉的警报声在帝国的各地同时响起。往日在人民广场上高高飘扬的华夏龙旗,降至半旗。陈安东身穿一袭黑色龙袍,胸前佩戴白花,带领着同样黑衣的所有在京官员,通过承天门走到了纪念碑前,面向纪念碑庄严肃立。同样的场景出现在所有华夏统治区各级政府的大小广场上。二十一响礼炮隆隆响起,华夏帝国的第一个国家公祭日正式开始。
礼炮响过后,陈安东登上高达六米,两层结构的汉白玉基台。用力的将覆盖在纪念碑上面的红绸揭开,底宽五米,整体三十米高,上窄下宽,顶端呈尖锥形,造型简洁,通体呈青黑色,由青铜铸就的纪念碑主体呈现在世人面前。正面由陈安东亲自书写,由最好的工匠,制成金字镶嵌到上面的“华夏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十个大字金光闪闪。背面也是陈安东亲自撰文,题写的纪念碑文:“千百年来,华夏大地历经磨难沧桑,才有了今日各个民族兄弟姐妹生存的空间和土壤。为华夏的自由和解放,为华夏开疆拓土而牺牲的各民族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揭幕后,陈安东走下台基,第一个在纪念碑前安放的,直径两米九九的九龙青铜大鼎里,竖起了三柱高香。随后各级官员在赵明德等人的带领下,逐一上前燃香进献。紧接着各个团体都派出了代表,上香祭奠。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庄严肃穆,听不到任何其他的声音。纪念碑前青烟袅袅,寄托了所有人对英雄们的哀思,有亲友在战场上牺牲的人,已经泪流满面。
上香完毕后,陈安东走上一个装有隐藏音响的小台上,面对广场上数万军民,开始宣读祭文: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美丽而强大的国度,她的名字叫--华夏。几千年来,她创造了无数不朽的文化,并延续至今。几千年来,这片土地上哺育了无数的各族华夏儿女。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华夏人!
作为一个继承了前人文明和智慧的华夏人,我们绝对不能,也不应该忘记我们华夏的成长的历史。几千年来,在一代代华夏人的不懈努力下,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贡献出他们无穷的智慧和宝贵的生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广阔发展空间。今天我们在这里祭奠英烈,在缅怀烈士的同时,也是在激励我们自己。
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只有有了强的祖国作为依靠,才能拥有安心幸福的小家。没有强大的的祖国,将会面临的就将是国破——家亡。历代王朝的兴衰,已经无数次的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的国家还要继续前行,还要继续发展,在前行和发展的道路上,一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还会有无数的敌人阻止我们的发展,壮大。窥视我们的土地和财富。
华夏虽大,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所以我们华夏各族人民要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不断的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让我们有能力斩断一切伸向我们的黑手,砸碎一切挡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为了子孙后代拥有更广大,更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这个美丽的国度变得更加强大,为了华夏帝国的明天更加辉煌。我们作为后来者,要继承和发扬前人的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精神,敢于面对一切挑战,共同去创造华夏帝国更美好的未来。”
陈安东浑厚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无论是身处人民广场的各界代表,还是在广场周边围观的群众。所有听到讲话的人,都被这从未经历过的,庄严的仪式给深深地打动了。从古至今,皇权总是高高在上,祭天、拜地,敬神,从来没有一位当权者,用如此隆重用的方式祭奠过为国家民族牺牲的英雄,把‘人民’二字镌刻到如此显耀的地方。
更震撼的一幕出现了,一队队身着人民军礼宾服的威武战士,八人一组,抬着装满一排排灵位,堪比皇帝銮驾的木台,从承天门内鱼贯而出。路过纪念碑时,陈安东走到了第一个木台前,替换了第一排最左侧的战士,赵德胜作为总理大臣替换了右侧的战士。皇帝和总理就这样抬着英烈的灵位,走在第一排,向对面的民族英烈纪念堂走去。
人们目送着长长的队伍,走进了占地面积广,建筑风格古朴,大气、整体成黑灰色,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巨大建筑里。百姓们原以为这座巨大的建筑是新帝登基,为了彰显功绩而修建的,今天在知道修建的目的是为了供奉英烈。
帝王扶灵,从未有过的至高荣耀。为国为民牺牲无上光荣的概念,在这一刻深深的驻扎在了所人的心底。承天门外为了推广公历而树立的,大大的公历牌。上面大写的一月十一日和阿拉伯数字1月11日,注定会被世人铭记。因为在这一天,有一位皇帝,不论出身贵贱,亲手把为国为民牺牲的各族英雄送上了神坛,被万世祭拜、敬仰。
老天也仿佛感受到了公祭时的哀伤,祭奠仪式结束后,天空中开始飘起了雪花。没多久整个广场上就变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可广场上的人们却迟迟的不愿离去。站在风雪中等候着他们的皇帝从纪念堂里出来。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这位真正的把平民百姓放在心上的皇帝的敬爱。
一个小时以后,所有的灵位都已经安放完毕。陈安东领着众人从人民英烈纪念堂里走了出来。本来就在安放灵位的过程中,见到不少熟悉的名字镌刻在灵牌上,悲伤不已的陈安东,在见到广场上早已变成雪人,在寒风中伫立的人群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和悲伤,声音有些嘶哑的喊道:“人民英雄万岁!人民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