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外,向来严谨的老臣跪在那里久久不起。与他一起跪着的还有稚嫩的嫡子曹瑾华。旁边的陈公公再三劝解面前的老臣,语气中满是无奈。可是老臣严谨的脸上有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就是不愿意从那里站起来。
“曹大人,皇后娘娘没有怪罪你的意思。知道你整天忙公务,忽略了对孩子的管教。你只管把孩子带回去,以后严加管教就是了。只是令郎这样的品性,皇后娘娘是不敢再留下他的。太子殿下今日真是把她气坏了。”
曹大人沉痛地说道:“老臣兢兢业业多年,一心想要报效国家,报效朝廷。没想到老了却被子嗣污了名声。太子殿下聪慧睿智,又体恤百姓,是不可多得的未来圣君。差一点啊,差一点毁在这小子的手里。今日老臣不求皇后娘娘原谅,娘娘也别管老臣,只让我们跪上十天,让我们赎了这大罪。”
“你年纪大了,哪里受得了十天?这孩子也还小,你让他跪十天,那不是废了他吗?”陈公公轻轻地摇头。“曹大人,知道你公正严明,对朝廷忠心耿耿。皇后娘娘向来认可你的政绩。你再这样下去就是逼迫皇后娘娘了。”
“老臣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就算借我十个胆子,也不敢逼迫皇后娘娘。”曹大人瞪着陈公公。
陈公公甩了一下浮尘,没好气地说道:“那你就跪着吧!反正也不是娘娘让你跪的。你爱跪多久就跪多久。”
养心殿。裴玉雯处理完奏折,看着外面的天色蹙眉道:“还没走?”
“可不是。”陈公公侧了一下身,朝裴玉雯弯腰行礼:“比驴还倔。老奴没见过这么硬骨头的人。”
“那孩子确实有些心机。只怕是家里的环境造成的。曹大人整日忙公务,不知道后宅里的复杂。据说曹大人也是世家子弟,只是出自旁系。那孩子整日与府里的堂兄堂弟勾心斗角,自然没有普通孩子那样纯粹。其实本不是大错。他在那样的环境里,要是没有心机,又没有爹做依靠,只怕也活不到今日。他不该对太子殿下使这样的心机。”
“是。老奴从来没有见过娘娘这样生气。”陈公公应道:“娘娘放心,太子殿下本是好孩子,这次是对没有见过的东西产生了好奇,现在知道错了,想必不会再犯这样的错。”
“但愿吧!”裴玉雯站起来。
“娘娘要去见曹大人吗?”陈公公见裴玉雯出门,问道。
“他年纪大了,又对朝廷有功,不能看着他这样折腾自己。他就是想赎罪,我就给他另一个赎罪的法子吧!”
裴玉雯一边说着一边迈出殿门。
曹大人跪了几个时辰,身子摇摇欲坠。当裴玉雯出现在他的面前时,在黑暗中几乎相当于盲人的他根本没认出来。还是裴玉雯开口他才听出来是她的声音。
“别跪了,真想赎罪,乌城那里百废待兴,需要一个可靠之人前去管理。你就去那里治理乌城吧!”
曹大人身居要职,如今把他下调,就是直接降了他的官。可是,曹大人继续在这个位置上也没有上升的可能。如果先去乌城做个四品官,只要把那里治理好了,回到京城极有可能变成内阁大臣。这明着是贬,何尝不是机会?
曹大人虽然古板,却不是笨蛋。凭曹瑾华今天做的事情,皇后娘娘把他们家全部斩了也不过份。可是她不但没有迁怒于他,还给了他另外的机会。
“谢皇后娘娘恩典,千岁千岁千千岁。”曹大人趴在地上,恭敬地磕头。
“至于你这个儿子……到了乌城再好好教导吧!希望以后我还能再见到他。而那时,他已经成为曹大人的继承人,接替你为朝廷效力的忠诚。”裴玉雯看向曹槿华。
曹槿华早被今天的变故吓破了胆,哪敢再有别的心思?他趴在地上,**地开口:“瑾华遵旨。”
“夜色已晚。陈公公,派马车送曹大人回府。”
“是。”
裴玉雯看着这清冷的宫殿,轻轻地吐出一口气。
接二连三发生事情,不仅身体疲惫,这颗心更是劳累。
她的夫君啊,何时归来?何时接下她身上的胆子?
“娘娘,晨曦已经没有大碍,你别担心她了。”陈公公见裴玉雯这样疲惫,有些心疼。“皇上离开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能累着娘娘。要是娘娘觉得辛苦,就把大权交给下面的大臣。就算他们有了别的心思,等他归来也可以收回大权,绝对不会让奸人得逞。他还说过,你的身体是最重要的。他宁可自己委屈,也绝对不想你委屈。”
“我知道。可是这个国家已经经不起折腾了。我不想再让百姓经受一次动荡。如果可以控制,当然希望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样他回来的时候也没有那么辛苦。”裴玉雯转身走向寝殿。“明日就送太子去福田外的小庄子。”
陈公公想到细皮嫩肉的太子马上就要变成种田娃,还是没有任何人帮忙的那种,有些不忍心。可是皇后在气头上,这个时候劝她是没有用的。只有等她什么时候气消了,他再为太子说几句好话,让他能够早些归来。
“失败了?”在某个隐密的破屋里,一个高大的男人抓住黑衣人首领的衣领,狠狠地将他扔在地上。“一群废物。她没有带人出宫,总共只有那么几个人,就算有暗卫保护着,也不至于失败。你们连个娘们都对付不了吗?”
“宁将军,她本是个奇女子,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你想用这几个人对付她,失败了并不奇怪。”
“贺郡王,不会是见了旧相好,就有些舍不得了吧?不要忘记你的爹娘还在国内,要是这次失败了,你倒是可以和旧情人双宿双栖,他们就没有这么好的命了。上次你做的事情被陛下知道,陛下早就怀疑你的忠心。难道你想印证他的猜疑吗?若是如此,你大可以在那里兴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