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反制
作者:阿幂      更新:2019-10-18 08:52      字数:2868

di

又因李氏还健在,田娘子不能停灵太久,不过七日就下了葬。旁人也罢了,独顺娘送葬之后便不肯还家,定要在坟前结庐,守灵三年。做女儿的要守孝,胡梦蟾身为长子便不好还乡,也只能一同留下守孝。

不想胡顺娘的守孝竟是依足了古礼,结草为庐,遮不得雨挡不了风,房内连个桌椅也没有,更罔论床了,只在地上铺一张草席,席地而卧。春夏还罢了,风雨熬一熬也能熬过去,秋冬朔风凌冽,寒冷刺骨,万分的难熬。且守孝期间,胡顺娘又日日吃稀粥,粥汤稀薄的能照出人影来,且不沾荤腥,连着鸡蛋也不碰上一碰,清苦至极。

这样的守孝,莫说是没及笄的小娘子了,就是小郎君也未必受得住,譬如胡梦蟾便受不住,病得满口胡言乱语,被扛下了山,倒是胡顺娘竟是真的熬了下来。

第一年,胡顺娘虽然消瘦憔悴,倒还似个人模样,就是头发掉得厉害,原先厚厚一大把,梳子都梳不通,走熬了一年,掉了一大半去,且又枯又黄,方法一把稻草。到了次年,胡顺娘面如菜色,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两眼凹陷,瘦得几乎脱了人形。第三年上,胡顺眼已是只能由人扶持着才能站住,略挪几步便遥遥欲坠,立在当场,叫风一吹,便似能凌风而去。

到了这时,无人不服她,都到胡家出了贤女,又要兴旺了,倒是把胡锦年扶妾室殷氏为妻,乱了纲常法度的事掩过去了。也是这几年大梁朝名存实亡,控制力大大减弱的缘故,不然,胡锦年一个朝廷命官公然的一切为妻,早得了罪。

胡锦年是在妻孝一年之后将殷氏扶正的,不但将殷氏扶正,连着殷娘子也一并接了过来奉养,算是谢她抚养照顾的恩情。这也是大梁朝大厦将倾,朝野乱纷纷的,胡锦年又辞了官回乡,这才叫他顺利地将事做成了。

说来也是报应,从前田娘子活着时,李氏动辄让儿媳妇立规矩,从自家张眼起服侍到睡下,又夹菜捶背泡菜,百般的挑剔,到胡锦年卸职还乡,将殷氏带回之后,竟是颠倒起来。

李氏也不是不想拿捏殷氏,无奈殷氏十分刁钻,看着在李氏面前千依百顺,俯首帖耳,可略有委屈,转头就能向胡锦年哭诉,一面儿哭诉一面还要自愧身世不明,怨不得李氏瞧不起她,还请胡锦年另娶名门淑女为妻,她甘愿退居侧室。

胡锦年本就愧疚不能为殷氏找到生身父母,再听她哀哀泣诉,更是怜悯,转头就来寻李氏,将殷氏如何可怜。如何乖巧,如何懂事说一回,请李氏看在他的份上不要刁难,将李氏气得倒仰。

开始几回,胡锦年一来为殷氏求情,李氏折腾殷氏定然变本加厉,殷氏依旧毫无怨言,不笑不说话,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可转头胡锦年就来为妻子说话,一回又一回,到最后,胡锦年更说了狠话,问李氏是不是希望儿子孤独终老:“田氏怎么没的,阿娘当我不知道吗?她性子是强些,可那些年哪里违拗过阿娘?阿娘不喜她,就有意抬举殷氏。田氏没了,阿娘又挑剔殷氏。殷氏那样柔弱安分一个人,阿娘也容不得吗?阿娘就不想想,要殷氏也没了,哪家还肯把女儿妹子嫁我!”

疾风骤雨般的一番话,说得李氏先是哑口无言,转而放声大哭,一面儿哭一面拿全体普捶胸,骂胡锦年忤逆不孝,有了娘子便将老娘抛在一旁,活该做不了官云云。

胡锦年辞官回乡是看得出天下形势,大梁朝朝不保夕,他要还在任上,要么殉国要么投敌,总归没有下场,倒不如自家急流勇退,到天下大势定了,再找出路。这原是个两全的主意,其中还有殷氏推手支持,不想到了自家娘亲口中,却成了不孝的报应,胡锦年很有些心寒,和李氏关系日渐冷淡,回护起殷氏来更不迟疑。

到了这时,李氏才知道后悔,后悔当时拿捏田娘子太过。可事已至此,她也无可奈何,因为忌讳胡锦年,不独不敢象折腾田娘子一样的折腾殷氏,有时还得从自家的妆奁里拿出簪子镯子来赏殷氏。

胡顺娘回家后面对的便是殷氏彻底压倒李氏的局面。

要说殷氏是妾扶正的继室,胡锦年对前后两任妻子的态度又天差地远,胡顺娘对殷氏应该有不满才是,连着李氏都在一边惺惺作态的叹息,意图挑唆了她与殷氏对上,她好从中取利。

不想胡顺娘虽然因守孝太严,病得七倒八歪,神智倒是明白。一来,她阿娘病故,胡锦年回来不回来差别不大。便是胡锦年真赶回来了,也未必能救她阿娘的命。田氏实实在在的是叫李氏折腾死的。因此殷氏在这件事上,并没有太大的干系。更要紧的是,李氏把殷氏无可奈何,不独拿她没半点法子,还得瞧她的脸色,看在胡顺娘眼中,十分快意。

什么叫报应,这才叫报应呢!

且她日后总要出嫁,出嫁之后,母家就是她的依仗,殷氏既能掌住这头家,她合该与她和和睦睦才是,是以胡顺娘半分没有同殷氏做对的念头。

而殷氏,她能哄住胡锦年,能将李氏堵得有哭难言,自然也是要心机有心机要手段有手段,起先也担忧胡顺娘会因为胡锦年待田氏薄情寡义,从而迁怒自己。不想胡顺娘回家之后,就遣了丫鬟来给她请安,说是养些日子再来给殷氏请安奉茶。

有了胡顺娘这句话,殷氏的一颗心算是放了一半。胡顺娘既然先来示好,那她这做继母的也不好再端个身份,所以开了箱笼取了些参芩阿胶等物,以仲郎三岁了,还没见过阿姐为由,亲自带着仲郎到胡顺娘处走了一回。

两人见面,殷氏先按着胡顺娘不叫她起身,又推仲郎与姐姐磕头,又说胡顺娘节孝,要仲郎效仿学习。

胡顺娘知道殷氏来意,丝毫不肯居功,只说父母生养子女一场,连这最后一程都不送枉为人子,并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又夸仲郎肥壮可爱,懂事听话。

这几日,殷氏夸着胡顺娘,胡顺娘夸着仲郎,继母女两个相处甚欢。

说起来,殷氏虽然有些心机,秉性倒也不坏,不然也不能事殷娘子如母了。胡顺娘肯把善意对她,那她也肯以好意相对。看胡顺娘守孝这些日子熬得辛苦,容颜受损,她从前是殷娘子当个雅妓教养的,除了会弹琴吟唱,穿着打扮,调理肌肤也都学过,现在拿出本事来照顾胡顺娘,也算是学有所用。

胡家虽然不负祖上风光,底子倒还没丢光,所以胡顺娘打小底子打得就好,年纪也轻,内外调理了一年有余,渐渐恢复了从前的模样,虽然不算十分颜色,可也秀雅端正,见之望俗。

她能恢复从前风采,固然家里收藏的美颜养身方子奏效,也离不开殷氏的仔细照拂,所以这对儿继母女虽然不好说亲如母女,却也是你敬我让,竟有几分手帕交的意思,。因此,胡顺娘看幼弟仲郎亲近,因殷氏有孕在身,还要主持中馈,索性将仲郎带在身边,姐弟们好得仿佛亲生。

这些都叫胡锦年看在眼里,他即得意于新妻的贤惠温良又满意女儿孝顺懂事,还特地到李氏面前夸耀过。他倒是好意,本意是想劝李氏放开心胸,哪里想得到李氏起先只是无事挑剔殷氏,后来在殷氏身上屡屡吃瘪,竟是深厌殷氏,只碍着她要依着儿子过活,只能强忍,再被儿子说了这几句,一口乌气往上一撞,竟是气到晕厥。

李氏也是有些年纪的人了,又身体丰肥,原就有些气滞血淤的毛病,再一激一气,竟是中了风,待再醒来,已是口眼歪斜连着话也说不清了。

李氏病了都不肯放殷氏过去,一心要她来床前服侍,这一回都不用殷氏诉说委屈,胡锦年就先拦在了头里,说了一通:殷氏怀有身孕应该好好休养,家里这许多丫鬟还怕没人服侍的话,将李氏的病又气重了几分。

过得四个月,殷氏又生下一子,唤做季郎,次日,李氏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