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声再响李辰和宋文明同时来到擂台之上。此刻台下的学生们各个欢声雷动欣喜若狂,都在给自己的同学加油。剑击挑战,本来是北朝出使提出来的,而且北朝的学生也都是剑士比武的各级榜单上的选手。而南朝的学生,没参加过社会公开的剑士比武,而且又是临时拼凑出来的,可比分却遥遥领先,这就意味着,北朝虽然以武功见长,可是却没有战胜南朝随意挑选的学生,可见无论是天赋还是实力,北朝要比南朝相差甚远。所以不仅南朝学生滋生起来的荣誉感、自豪感弥漫整个学院,连官员们各个喜形于色,都被意外的胜利冲昏头脑,他们觉得华夏正统就是华夏正统,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甚至看到一统中原指日可待。
宋文明一上场,便全心防守,刚才臧衿师叔以及大伙都替他打气儿,对手李辰是北朝最厉害的选手,面对落后的局面,加上知道他体力不济,一定会儿上来就猛攻,而他只要顶住对手的前几轮进攻,胜利还是有希望的,所以他全神贯注,死死的定住李辰。
反观李辰,重压之下一点也没紧张,相反显得不急不火,稳扎稳打。李辰是出名的心理素质过硬,越是压力大,发挥的越好,因此大伙没有看到李辰的猛攻,相反觉得李辰似乎不会抓住机会。师兄弟们都学了不少剑法,相比其他李辰最喜欢太极剑,大概比较喜欢他不动声色后发制人的性格,因此比赛场上他也不急于进攻,而是耐心的寻找对手的破绽。
宋文明的剑法也是正宗道门的传承,因此俩人的总体风格差不多,不过场上的激烈程度明显降下来,节奏一放缓,台下的学生们顿时紧张的心情缓解下来,热情也降温。
但台上俩人内心的紧张与专注一点不减,一招一式都很认真。此刻,宋文明的体力不支的劣势越发明显,进攻的到位率明显不够,宝剑的走位与自己的预想总差之毫厘。而一旦防守不到位,便看着有些险象环生,虽然多数有惊无险,不过这样令他的体力消耗更大,造成动作的准确率更低,他显得越吃力。
李辰体力充沛,抓住机会的能力正是状态良好的时候,因此俩人虽然相持,但比分开始倾向李辰。同时他每得一分和每丢一分,并没什么起伏,仍然专注比赛。相反,宋文明尽管也很平静,终究体力跟不上,动作走形越来越大,双方成功率的差距明显,加上宋文明本身进攻的次数就低于李辰,结果这场战斗耗时比上场少许多,最终李辰以53终于止住北朝的败势,双方总比分追到24。
宋文明虽然输了,不过台下依然给他不断的掌声和欢呼声。毕竟他一个人拿掉北朝三个学生,俨然成为大伙心目中的英雄。这边看到李辰稳定的发挥,毛逵、张子祥以及陪同过来的官员终于舒了一口气,大家心想好险,如果李辰再输掉,北朝的颜面真就荡然无存了。
毛逵道“好样的,最难的骨头被你啃下来了,剩下的是两个武将世家,他们的风格与贺拔纬类似,你虽然要谨慎对待,不过对你而言,相信会轻松处理。”
贺拔纬道“李辰,你还要有心里准备,武将世家有个特点,他们不怎么遵守比赛规则,不是得分的地方他们也不区分,因为那里没有防护服保护,容易受伤,所以你也要小心。”
李辰点头,二次登台,面对的是夏侯迭。夏侯迭终于有了出战的机会,尤其已经直接面对北朝的副擂主,如果获胜,则他可以扬眉吐气,给他们夏侯家族争光。夏侯家和曹家,都是魏晋时期的名门望族,跟随东晋迁徙到建业,因此保留了祖上的名将勇猛威名。
夏侯迭上场之后,立刻爆发威势,连吼带喊,虎虎生威。此外,从小弓刀石马步箭的训练,也练就他力气比寻常人大许多,即使对吴坚来也只强不弱,所以他挑选的宝剑也是最重的一只。只见他举起班剑,在台下的助威声中,上下翻飞,风雨不透,压迫着李辰无法还手。
李辰倒是看的开,不紧不慢的应对着,不过另他不敢大意的是,正如贺拔纬说的,夏侯迭进攻起来真是不管不顾,没什么目标,没什么得分点。按照规则有意集中对方非得分点是要扣分的,不过比赛起来纠缠不清,很难判别有意还是无意,所以罚起分来,也不那么容易。关键即便给对手扣分,可是自己若是受伤严重,还是影响下一步的比赛,李辰不得不防。
不过,时间一长,夏侯迭开始露馅儿,双方的实力明显不在同样的水准上,他虽然有时得手,可是不但击点不是有效得分部位,而且还被裁判警告了好几次,就差因为偏向没给他扣分。李辰并没有找裁判理论,反正他处在优势地位,过分拖延对自己并不利,而且裁判是南朝的争辩起来也不会有好结果,还不如静下心来,稳扎稳打,不让自己受伤。
这样夏侯迭开花的多结果的少,李辰凭借着繁乱的招式,硬是在夏侯迭的进攻中得手,最后以52比较悬殊的比分拿下第三局,双方比分提高到34。
这下南朝的学生们一下止住高兴和喊叫,纷纷担心起来,这个比分比较接近,只要稍微不慎就会追平。看见夏侯迭回到休息室,大伙的眼睛不约而同看向那里。
休息室里,夏侯迭一边摔打着木剑,一边较劲儿喊喝,大概角色这场比赛输得冤枉,伙伴们知道此刻理他也没有用,再说这会儿也没时间理会他,曹伉马上出场,大伙得给他打气儿,帮他忙活。曹伉道“夏侯,胜败兵家常事,输了就输了,有什么可抱怨的,看我来。”
说完,他收拾利落登台上场,台下有不少国子学的学生,他们抬头呐喊,带动太学院的学生们一起助威,场上又是一片欢动。曹伉要比夏侯迭冷静的多,并没有上来就直接进攻,而是直盯盯的看着李辰,没有轻易动手。这类选手,心态冷静,像猎鹰一样,不轻易出招,一旦出手必有不达目的不罢休。
李辰依然不慌不忙,按部就班,该试探试探,该进攻进攻,根本不在乎对手的特长,不在乎对手是谁,进攻得手,也看不出有什么沾沾自喜,失手丢分也没有什么遗憾,这倒不是他训练的有多成熟,主要是性格使然,他的性格比较哏,说话也含蓄和幽默,经常说完半天,大伙才理解他的意思,结果总是一半人哈哈大笑,另一半人还没反应过来。
此刻,俩人都比较谨慎,试探性的进攻比较多,比分增长并不快,打了半天才22平。台下臧衿对王远知和陶征道“你们看场上如此缓慢的情况,最后谁能获胜?”
陶征道“依我看,李辰是因为体力逐渐不济,而曹伉有意为之,所以曹伉差不多会胜。”
王远知摇摇头说“不见得,那个李辰总是一个节奏,并没有被曹伉带乱,而且我看他心理素质极其稳定,招法不慌不忙,陶征,你准备应战吧。”
臧衿道“远知说的不错,胜负就会见分晓了。”
几位小和尚虽然不愿意认可,不过他们的功力都超过四重,因此对形式的判断都认识清楚,所以都不住的摇头叹息,如果曹伉输了,他们佛门这边的弟子,也就全部掉队,剩下的只能看道家的弟子了。
果然,场上比分开始改写,李辰看着平稳,不过时机抓的很准,只要进攻,一套组合剑法下来,必定能够得分,很快42领先。这下场下鸦雀无声,都为曹伉捏把汗,曹伉也开始有些暴躁,放弃了固有的习惯,改为主动进攻,别说几轮下来还真得手一次,追成34。但李辰并没有因为对手的改变而改变,依然无动于衷,继续顶住几轮进攻后,突袭得手比分定格在54,获得胜利。随着锣声响亮,场下一片喧哗,总部分追成44平,南朝的学生开始有些不能接受,有的人开始抱怨国子学院的学生不争气。
而这边李辰成了力挽狂澜的功臣,随行而来的官员,看见李辰下台,喜笑颜开的迎接上前问长问短,簇拥着李辰回到休息室。毛逵说“李辰,体能消耗的怎么样?下场影响大么?”
李辰道“我还行,虽然有些紧张,不过体力还能坚持。”
张子祥说“下场对待陶征,他不算真正的道士,你和他应有一战之力,好好调息一下吧。”
李辰刚导引一个周期,锣声便响起,看来南朝这边加快了节奏,不想让李辰多休息,李辰收了气息,随着大伙走出来登上台去。陶征已经憋了一股火,本来他推测曹伉会战胜李辰,没想到曹伉关键时候不堪一击,害得他让人觉得毫无眼光。
来到台上,陶征气哼哼的不屑一顾,简单拱了拱手,便率先发起攻击。陶征一亮相,形式立刻大变,他主要和茅山派的师叔们学习剑法和道法,因此武功属于上清境洞玄无极功法,与嵩岳门派的无极剑法同源,与吴坚习惯用的剑法有相似的地方,不过陶征使用起来,要比吴坚凌厉许多。只见班剑在陶征的手中,上下翻飞,变幻莫测,李辰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好在李辰防守严密,比分增长缓慢,不过陶征依然抓住机会,一分、二分、三分、四分,场上竟然04,李辰竟然没有找到一丝破绽。
台下终于爆发出停歇半天的掌声和欢呼声,陶征是太学院的学生,经学和玄学都不错,家传的道术更让他在同学中很有声望,此刻他兵不血刃,不禁面露得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