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左车可能对自己的两翼发动的攻击张耳不是没有防备,他特意准备了五千骑兵作为机动防守力量,目的就是要防住两翼,打击从侧方进攻的敌人。
只要两翼的骑兵能够稍微迟滞一下敌人,冲击的战车就能调转方向,将已经被分割的敌人碾轧成齑粉。
张耳唯一计算错误的是汉国骑兵的战斗力。当汉国骑兵与赵国骑兵一接战的时候张耳才明白汉国骑兵的恐怖。
双方接近后开始了第一轮的远程攻击,这一回合赵军面占优,弩箭出的箭矢既平稳,力道又足。赵国士卒一手拉着马缰,一手平端着弓弩,弩箭轻松的就了出去。反观汉国,虽然有了马蹬,双手解放可以在马上双手开弓,弓箭的力道远不如弩箭。但汉国骑兵连人代马都被甲胄包裹了个严实。每个人还装备了一面小圆盾,平常背在背后,当敌人的利箭袭来时可以拿下来护住体。因此赵国的弩箭虽然利害却对汉国造成不了多少伤害。
一轮对结束,接下来完成汉军的天下,在赵军选择是继续给弩箭上弦,还是拿起武器战斗的两难之时,汉军抬手之间又将两轮利箭向了赵军。由于距离接近,弓箭的威力显得更大。精钢打造的箭头轻松穿透了赵国士卒的皮甲,受伤的赵国士卒纷纷落马。
“冲上去杀死他们。”看着两军还没有交战,自己边的士卒已经纷纷被杀,赵军的军官也被激发出了狠劲,带领手下冒着汉军一轮紧似一轮的箭雨冲了上来。
见两军接近汉国士卒出最后一轮利箭,赵国士卒成片的从马上跌落,这时汉国的骑兵抽出了长长的精钢打造的马刀,刀尖直指前方。
赵**队和汉**队碰撞在了一起。双方的武器一接触,赵军又吃了大亏,长戈被砍断,铜剑断裂,赵国士卒变成了赤手空拳。
取得了优势的汉国士卒并不用手中的马刀劈砍,而是借助马的冲力,用刀刃在赵军体上划过,赵军的皮甲立时绽开,一条条的伤口迸出鲜红的血液。
汉国士卒冲击的势头不减,将马刀指向下一个目标,直到冲透了赵军的骑兵阵列,汉国士卒才在军官的指挥下减缓了冲击的速度。
冲破了赵军侧翼骑兵的防守,前方面对的就是正在努力调转方向的赵国战车。
汉军并不急于冲到战车跟前,而是重新拿起弓箭与战车上的弓弩手对着。战车上的弓箭手同样对防护的严严实实的汉军没有办法。而战车的目标太大了。汉军坠在后边,不紧不慢的一箭箭的过去,战车上的赵国士卒稍有疏忽就被利箭中,车上的人员越来越少,最后战车失控翻倒在地上。
汉国士卒见大王张政教给他们的战法效果很好。他们的信心大增,认准了赵国的战车,跟随在车后,将战车上的士卒部杀死,留下一辆辆失去控制的空车。
平原之上,赵国的战车仍然在飞驰,却不是在向敌人进攻,而是想甩掉象牛皮糖一样粘在后的汉国士卒。
张耳对眼前发生的一切目瞪口呆,他觉得自己的每一步都安排的很对,结果却很凄惨。没一会儿功夫赵国的战车兵和骑兵被清理干净了。汉国骑手重新集结在一起,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大批的赵国的步卒。
“结阵”张耳紧急下令,步卒面对骑兵并不是没有战而胜之的办法。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保持住完整的军阵,形成密集队形,不让骑兵冲入到队列之中。张耳深谙这一点,所以见汉国骑兵冲向步卒,急忙命令结阵。
赵国的步卒迅速的收缩在一起,长枪手持长枪排在了最外围,盾牌手高举着盾牌为队伍防护,弓弩手在队伍的中间,紧张的为弩箭上好弦,准备随时发动攻击。随着军官的一声号令,长枪手举起长枪,整个队伍变成了一个长满刺的大刺猬。
这种阵式根本不怕骑兵的冲击,用**向枪尖上撞不但人不会这么做,连战马看到明晃晃的枪尖也会不自然的转向逃离。只要弩箭不用尽,阵中的士卒就是安,且有攻击的。
汉军士卒既不是疯子也不傻,正如张耳预料的一样,他们冲到离赵**阵不远的地方就调转了马头向旁边跑去了。
唯一不同的是汉军在从赵军组成的大刺猬前跑过时,不停的用手中的弓箭向军阵中抛。赵军阵中惨叫连连,虽然有盾牌手的保护,百密一疏,仍然有大量的利箭从盾牌的空隙里钻进来,将赵国士卒倒在地上。
“弓弩手反击。”张耳气急败坏的大喊,敌人的弓箭能造成巨大的杀伤,自家的弓弩手是干什么吃的。要想中急速奔跑的战马本来就不容易,更别说汉军骑兵那种变态的盔甲防护,即便是被中也造成不了什么伤害。
汉国骑兵围着赵国士卒奔跑着,受到伤害的却总是赵国士兵。看着边的同袍一个个倒下,赵国士兵逐渐的心生恐惧,他们不知什么时候自己会成为下一个。
汉国士卒很有耐心,一次次的从战阵前掠过,将利箭出去。赵国的战阵开始松动了,举着长枪的长枪手颤抖了起来,他们手中的长枪不再那么稳定,整齐的战阵开始变得凌乱。赵国的士卒们不由自主的一点点向后退却,仿佛离敌人远一点儿就多一份安。
汉国的骑兵已经看出敌人的变化,在冲击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兴奋了。他们每次的冲击离长枪越来越近。甚至有时候直直的向着长枪冲过来,让赵国士卒以为他们要冲阵了,心中一阵紧张。就在将要撞上枪尖的那一刹那,汉国士卒轻盈的一个转,避开枪尖,出了他们的利箭,由于距离太近,几乎每箭都有赵国士卒的血流出。
一次次试探,一次次的冲击,赵国士卒终于忍受不了那巨大的压力,开始有士卒失去了理智,扔下武器转头向着后方跑去,虽然马上被阵中的军官斩杀,却也引起了阵中很大的动。
李左车敏锐的发现了敌军的变化,果断下达了命令“冲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