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夏本纪篇 第一章 …
作者:笑傲江湖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73

争帝位启开继承制

启,史称夏启,生卒年不详,夏禹子。禹病死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同时启也是中国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变革的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这个人可不能不提。

禹在位十七年崩,在禹驾崩之前,此时中国已由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向奴隶社会变革。国君的权力已较尧舜时大大加强。随着权利的增大,油水自然也大大的增加。禹经过十七年的努力已把整个夏朝治理的蒸蒸日上,国民服服帖帖。每每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将要传给外人,不免心有不甘。于是在这一天将其子夏启招致近前面授机宜。

回去后,启借参与国事期间大肆收买人心,礼贤下士,谦恭待人,很得国人欢心。转眼间,又几年过去。禹自知去日无多又招几位大臣觐见。几位大臣到后禹半天不响,最后竟然落下泪来。大臣们连忙惊问何故。禹抽泣曰:“朕受舜帝践位以来,十七年矣,在这十七年里朕虽无为,但为天下治理了洪水。赖上天之助,得享国泰民安。朕已垂垂老矣,想必时日无多。真最忧心的就是夏启。望诸位能给朕出个主意。”各位大臣忙说:“陛下还很康健,哪讲的上什么老,想当年尧帝年1oo岁仍精神矍铄,陛下神灵护体想必不会次于尧帝。再说,小王子英明神武,诚恳守礼,礼贤下士颇得国人爱戴。陛下归天后自然当由小王子继承帝位。”禹说:“奈何自尧帝开禅让制度以来,祖宗之制是将帝位山让给外姓之人,朕岂能开此先例?”皋陶说:“祖宗之制虽有禅让之说,但也有让贤之制,小王子之贤明天下皆知,大王岂可拘于古制?”禹无语。

禹去世时依例将帝位禅让与伯益。伯益这个人倒挺实在,三年之丧毕,依惯例避于箕山之阳,把帝位让给了夏启。按照伯益的想法他本以为夏启会向丹朱和商均一样,再次依照惯例将他让出去的帝位再让还给他。没想到夏启在皋陶等大臣们的坚持下,竟然老实不客气地做起了帝王。天下之人竟都去朝拜夏启而不去朝拜伯益。这令伯益十分生气,但又无可奈何。毕竟是自己让给人家的!说出来的话还能收回来!他心想:真是人心不古啊!这人怎么能这样呢?这里不说他正在生闷气。

有一个人不干了。这个人就是有扈氏。有扈氏和伯益关系很铁,本来准备在伯益当上帝王后,沾上一点什么光呢。这下倒好,启拿走不还了,这还得了!于是他找夏启论理,你怎么不按规矩出牌呢?启笑了,这不是伯益让给我的吗?他为啥让啊?是因为帝位本来就应该是我的!你没看到尧舜都在即位前让给前任帝王的儿子了吗,那是因为,他们自己知道本来这帝位是应该由他们儿子继承的。当帝王本来没有一定的规矩,唯有德者居之。再说,也不是我自己相当这个帝王的,是大臣们逼我做的。不信你可以问问诸位大臣。他们非得让我做我有什么办法?有扈氏气的张口结舌,甩门而去。

这有扈是个很较真的人,也是个很迂腐的人。他转不过弯儿来,回去后越想越气,于是他招呼人马,反了!

于是启召集兵马征讨有扈氏,二人大战与甘(甘泽,今陕西户县一带)。两军对垒,大战开始前,夏启激励将士们说:“我要告诉大家,这个有扈氏对天帝不敬,王命不遵,是上天借我的手来消灭他!因此你们要服从我的命令,奋力出击,不可懈怠!你如果听我的话奋力杀敌,我就在祖宗的宗庙前赏赐与你,如果你不听我的话,我就杀了你!”。这是一篇挺好玩儿的战前总动员。直白,简单,通俗易懂,且很有效。士兵们果然奋力杀敌很快就把有扈氏打败了。打败了有扈氏的夏启顺便也把伯益也给杀了。有扈部落的成员被罚做奴隶。

坐上了帝位的夏启彻底废除了原来的禅让制,正式确定了帝位世袭制制度。天下为公氏族部落会议制度已经转化,开始出现了国家的雏形,奴隶社会天下为家到来了。

在夏启的治理下,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分工,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生产得到很大的展,人们的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

这以后,他又一反以往的作风,生活变得腐化起来,整日饮酒作乐,歌舞游猎。传说他曾创作了名为《九韶》的大型乐舞。由此可见,他以前的礼贤下士、爱护百姓,其实都是做给别人看的。

启的年纪老了,他的几个儿子激烈地争夺着继承权。小儿子武观(一说为幼弟)因为争得最凶,启就将他放逐到黄河西岸(今陕西义带)。武观聚众反叛,启派大将彭伯寿带兵将他打败,并押来见启。武观只好认罪服输。不久,启因为荒淫过度而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