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作者:lys862051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59

正说着,就见赖常挥推一个太监拿着托盘里一摞奏折走了进来,轻声把托盘放在书案上在旁边站定,嘉靖奇怪的拿起一份看了一眼,然后也不管杨廷和他们竟自把奏折看完,方才示意赖常把奏折交予各位大员们。

“怎么了?诸位爱卿?”嘉靖玩味地看着陛阶下重臣们凝重的表情,不以为然的说道。

“圣上,南京、凤阳、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在此正月来接连地震。恐是天地示警,今年要有大灾呀!皇上怎么可以用这样漫不经心的话询问!?”杨廷和睁目道。

“你们害怕了?诸位爱卿都是几朝元老,几十年过来了,现在这样惊恐成何体统?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在座的都是朝廷万民所倚重的大臣,理当解百姓于倒悬,你们现在应该考虑如果想去年那样大灾、外扰不断的话要怎么办!”

嘉靖的话在他们心中一颤,心里对这位少年皇帝评价由高了一层。他们都知道皇上受他父王影响崇尚道教,刚才那句不怎么样的诗句表现的不正是道教自然清静的意境吗?而面临今年可能的困境皇上竟然还可随心所欲,可见皇上已经成长到什么样了。

“皇上说的事,臣以为此时朝廷应该多备些粮食以备灾荒,还有药品、衣物等物资。不过现在朝廷财政紧张,算上今年从内库拨给的四十万两徭役银也是杯水车薪,还须认真筹措规划才是!”蒋冕闷声说道。

“开禁海禁的事情怎么样了?从正德十二月开始已经议了一年了,反反复复没个定音,现在到底准备好了没有,今年能不能开禁。从安南等地可以得到大批应急的粮食,现下朝廷大船不够,有商船自然可以减轻压力。”

“圣上,这是急不得。微臣和户部、工部、礼部等六部合议,开禁海禁先就要沿海安全,然后就是市舶司的职能、税收、船只建造规制,一系列问题在四个月里急促了些,而且广东还没有完全肃清海面,这时开禁有些行险了。”杨廷和应道。

“船只还有一个建造的过程,朕问过了,能出海的大船建造就算物料齐备怎么招都要三个月到一年的时间。这段时间足够你们的议论了,朕现在只问你们两件事,一、你们同不同意开禁?二、市舶司现在能不能先按成祖、宣宗时期制度行事?”

“这……”

杨廷和看了看蒋冕、毛纪等内阁成员,略作沉思,然后坚定的点点头示意内阁同意皇上的说辞,内阁同意开禁海禁,市舶司现在也可以按成例办事。

“好!现在是正月。给你们一个月时间准备。三月初一日。朕将明诏天下开禁海禁。让天下可以出海!诸位还有何事?”

三月。那我们就必须到六月弄出一个新地章程出来。要不然就只能依照太宗成例执行了。三十税一地商税可对财政没有什么好处。蒋冕如是想到。

一声‘退朝!’声中。六部尚书和内阁相继离开乾清宫。嘉靖目光没有焦距地延伸到乾清门。思考到眼前地朝局。

学制地增订是总所周知地。两个月前大学士王鏊在寿安皇太后薨逝地时候呈上奏疏。里面讲学、亲政两篇文章让嘉靖抓住机会推及广义。命内阁重订各地学所就以传开。天下皆知。现在礼部闱试还有士子猜测是不是在孔孟、荀子等劝学篇张中出题。因而现在提出大家没有反对。

不过现在正月里地频繁地震实在不是好事。虽然早就有明代灾难频地准备。而且读历代实录地时候也清楚地知道。但现在这时候可真不是自己能够承受地。

而且现在京师地植被也逐渐枯竭。沙尘暴也越来越严重。自己在京师附近植得树木杯水车薪。三北防护林是北京被沙尘暴侵袭还可作壁上观。事到临头可就不见得了。

嘉靖曾在去京师三营训练和拉练时见过京师周围的景色,不仅没有燕京数景的气象,而且还是一片光秃秃的山。回宫后特意在经筵上和平时查询,才获知京师环境的破坏从建立大都时就开始了。一百年不间断的砍柴烧煤后永乐大帝迁都北京都使得京师周边树木遭到一次次的浩劫。

到了弘治年间,燕山已经被砍伐的差不多了,当时的兵部尚书马文升也曾忧虑地指出,“自成化年来,在京风俗奢侈,官民之家争起第宅,木植价贵,所以大同、宣府规利之徒,官员之家,专贩筏木,往往雇觅彼处军民,纠众入山,将应禁树木任意砍伐”,“且大木一株,必数十年方可长成,今以数十年生成之木,供官私砍伐之用,即今伐之十去其六七,再待数十年,山林必为之一空矣”

宫中现在已经没有闲散人口来进行植木了,今年本想可以抽出一些银两动顺天府住户,把人力用于植树造林上,但现在可能连人都养不活,怎么可能再考虑树的问题?!长此以往京师可能就不能待了!!

与此同时的南京,则是一番喜气洋洋的氛围,沿海码头上南京留守的官员和张永、张励等人正在迎接王守仁所率的海军重建后第一次跨海成功——这距离最后一次郑和出海已经整整九十年了。

“伯安兄这次乘海而来,想必是体验了一番海景了?!”

赵鉴缅怀地欣赏着晨光中徐徐靠岸地福船,三艘福船都是在南京建造的,他一次次的到船厂里面观看进度,就像医生看难产的孩子从自己辛劳中诞生一样自豪。不过当看到王守仁随着一对对海员小心的踱下舢板,玩笑着说道。

“鉴兄就不要取笑我了。我愿不过不放心他们才随行来此,且以为海上和河里的风浪差不齐了事,谁成想竟让我受了这般罪!”王守仁苍白的脸上勉强挂上笑容,嘘声说道。

“下官内阁给事中张励见过王总督。”一个晴朗的声音响起,让王守仁不觉瞧向声音来源。奇道:

“这不是子成吗?你不在京师里侍奉皇上道南京来干什么?!”

“下官是在九月份到的南京,奉旨协助赵大人、杨大人、边大人赈灾巡抚,接到总督要来这里下官理当前来相应。”张励恭敬的笑道。

张励在朝中可是清楚的知道有人对区区佛郎机人而特地重建海军不以为然,甚至经常对皇上的‘小题大做’腹诽不已。不过看到这样的楼船从辽阔的海洋里进入码头,尽管它并不华美,张励还是觉得激动非常。

“好了,伯安兄海上辛劳,还是先回府里歇息一下,有事咱们明日再说。”赵鉴见王明阳强打起精神和周围官员寒暄,解围道。

“是是是,卑职等糊涂,快请大人回府休息。”

王明阳的确感到疲劳,不过还是先把船队安排好了才进入早已准备停当的轿内,随着迎接团队一起回到边宪府邸歇息。

第二天,王守仁精神饱满的来到南京兵部的时候,南京六部尚书都在一起等着他。而他也依照成例进行文书转换等事项,以备船队二月初二再次启航回广东。

诸事完毕,王伯安松了口气,步出大堂回自己在南京的宅第好好休息几天,顺便走访一下年逾未见的老友,意外的现张励在一旁等着他。

“子成你不好好办事,在这里做什么?!”王守仁皱眉道。

“大人,下官正是有要事想和大人谈谈,才专程在此等候。”张励一脸严肃的说道。

“哦?”

跟随张励的引导,他进入皇城中的校场里,属于五军都督府,王守仁在这里看到了正德十六年初次见到皇上是皇上给自己展示的那种‘步枪’,还有一种火炮,记得这种‘步枪’造价昂贵,自己的护卫队每个季度都领到一定数量的子弹。

“这是……”

“大人,这是新型的火炮,它是专门用于海战的,射程仅百步(明代制度,每步合1.92米)虽然它尚可使用,可皇上不觉得它优秀,认为三百步太近搁置起来重新研制,所以想知道佛郎机人的火炮是什么样子。大人,下官来是受张公公的意思,想让您看看它能否在海战中立功,二是想请您想办法能不能搞一两个佛郎机人的大炮过来。”

“百步?!”摸着粗大的炮身,王守仁吃惊的说道,“我现在的船上所设火炮射程不过五十部,皇上为何弃之不用?!”

张励听到王明阳的话张张嘴,没有出声。王守仁这时也明白过来,皇上这是没上过战场而自觉太差,以致现在弃利器于不顾。

“我一定上奏皇上,这种火炮不说6战,海战也一定会有用处。请求朝廷从铸造调拨!对了,这种火炮制作一门多少两银子?”

颤着手抚摸着没有任何铭文的炮身,上下看看炮管并拿起放在一旁的炮弹颠颠,王守仁激动的说道。

“五十五两白银,听说因为德莱赛是后装的,制造不易,而这火炮属前装,铸造炮身时比德莱赛简单所以虽然威力比步枪大用钢比步枪多,银子却没增加多少。”

张励说出价格后见王守仁有些惊讶,知道他为这么大的火炮竟比小巧的步枪贵不了多少而这样,苦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