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柳万财的话,赵兴东也笑道:“万财叔,那我可就不客气了。”贾有林也接过话道:“我和志邦也沾沾光,好长时间没吃弟妹擀的面了。”张志邦也点头称同去。
柳万财听三人都这么说,把手一挥道:“时候不早了,那咱现在就走。”说完拉起赵兴东先出了屋门。
赵兴东提出先看看已经做好的大衣柜,柳万财就把他领到木匠家里,等看到实物,把赵兴东吓了一跳,这个大衣柜比在田翠蛾家看到的大整整一号,样式他不懂,但做工、油漆还是能看出来,绝对是好手艺。赵兴东是赞不绝口,听的木匠师傅也是如沐春风,一脸喜色的介绍起来,说一般大衣柜都是三开门,他做的这个算是四开门,所以镜子就装了两块,这个样式也不简单,是省城大干部家才有的,是他今年上半年农闲时,在省城做工的时候留心记下的,又说每块板子他是如何处理的,油漆是怎么样的讲究,把个外行赵兴东听的只剩点头了。
三人说话之际,柳万财问起这大衣柜怎么运,因林强的交待,赵兴东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就说自己让人明天来取,不用村里派人送了。又给了柳万财1o元,说是这种大衣柜,比自己预想的又大又好,应该加钱,不能叫村里吃亏太大。柳万财自然是拒收,说本来就是还赵兴东的情,而且前面已经收了2o元,不能再收了,俩人让来让去,闹腾半天,最后还是赵兴东说了句狠话,村里不收这1o块钱,大衣柜自己就不要了,柳万财这才收下钱,然后交给木匠,让他明天给村里会计入账。事情说完,赵、柳二人出了木匠家门,往柳万财家走去。
赵兴东为什么非要加1o元钱呢?因为他不想良心不安。原先计划是白送个大衣柜给林强,但人家两口子硬给了27元钱,他要不给村里这1o元,岂不是还赚林强7元钱,这赚谁的钱都可以,但林强的钱他不能赚,赚了那还算人嘛!于是赵兴东就加了1o元,这样这个大衣柜他实际出了3元钱,也算略表寸心了。当然除了这个目的,他还有另外的打算。
贾有林和张志邦在后面锁了村委会大门,然后进了村委会对面的商店,张志邦特意打了一斤散酒。这贾柳沟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典范,除了自家院墙内的东西属于私人,剩下村里的东西都是集体的,这个商店也就是个小卖部,同样也是村里开的,赚钱谈不上,平时只卖些生活必须品,村里安排了两个外姓人家的妇女在这里卖货,属于照顾外来户,毕竟这是占人口两成的一部分人群。全村不用下地还享受工分的岗位只有六个,小学占了三个,商店占了两个,村里会计占了一个,贾姓、柳姓、外来户各自瓜分2个,而三位村干部自己都要下地挣工分。贾有林和柳万财上任已经15年了,经过二人不懈的努力,整个村的清正廉洁、和谐统一是别的村不能比的。
张志邦论威望、资历、年龄都不能和两位当家人相比,不敢空手去柳家做客,这才打了酒。村里的小卖部也不收现金,只是记账,在年底生产队分钱时,根据账本扣除,而平时进货都由村里垫资。这种赊账式的经营方式,说白了,这也是村里的一种救急措施,毕竟农民手头都没余钱,但也占用了村里公帐上的很大一笔资金。幸好村民质朴,加上村里管理异常严格,还没有谁恶意透支,否则这种商店是活不了多久的,现在它的运作还算良好。
四个人分成两拨走,但却同时到了柳万财家,这生产队长的家也比较富裕,基本都是瓦房,院子西边是个石头碾子,看上去有些年代了,磨的锃亮,院子正中是个大石桌,还配了六个石凳,看年代也很久远了,赵兴东问过才知道,柳万财祖上是石匠,家里这类石器还有一些。
柳万财招呼大家在石桌旁落座,又吩咐媳妇弄饭。赵兴东也不等诸人问,就说起了这次买油的原因。听到这次是县公安局办福利,三人不禁佩服起赵兴东来,贾有林曾经仔细了解过赵兴东的底细,也向另外两人说过,大家对赵兴东小小年纪,还是个农村出来的孤儿,能跟县里这么多单位有关系,都很好奇,言语中带了不少询问。赵兴东对这类事情是守口如瓶,倒不是怕人家敲走自己的关系,而是怕给林强两口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只是含混交代了一下。这种谨慎的态度,反让三位村干部觉得他高深莫测起来,谁都不敢因为他年轻,生出怠慢之心。
说了会儿话,就提到这次的价钱,因为贾柳沟规定,买一千斤以上的油才o.5元一斤,而八百斤应按o.55元一斤算,这里外里差了4o元,可不算小数。赵兴东自然想少买,价钱还想低,这也是刚才看大衣柜时,坚持多给1o元钱的目的之一,试图让得了好处的贾柳沟此时让步。农民们厚道,柳万财还真因为刚才那1o元,现在不好意思同赵兴东讲价钱。张志邦并不知道刚才1o元钱的事情,他见柳万财不做声,有点奇怪,因为通常讨价还价的事情,都是由这位生产队长干的,最后拍板是看支书贾有林的,他这个外姓村委员不过是个具体执行人罢了,但见柳万财不言语,总不能把拍板的贾有林支到最前面吧,张志邦只好开口道:“兴东,咱村规矩严,啥事都不好有例外,哪怕买999斤油,也得按o.55元一斤算钱,你要想按o.5元一斤算,这还真让我们几个为难。”
赵兴东很沉着,不慌不忙的说道:“张叔,上次买油我只需要12oo斤,可为了解决村里的困难,我愣愣多买了4oo斤,现在还一滴都没卖出去,把钱都压成死钱了。这次我买8oo斤,就比1ooo斤的标准少了2oo斤,村里照顾我一下算,为啥不行呢?我两次总共买了24oo斤,平均一下,每次也12oo斤,比咱村1ooo斤的标准还高啊,村里就不能灵活一下吗?”
这话说的有礼有节,让张志邦一时语塞,他扭头看了看两位当家人,显然是寻求支持。贾有林见柳万财迟迟不开口,也很纳闷,心说你这个财迷,今天咋转性了?但张志邦被问住了,自己要是也不说话,那还不被这个年轻后生小瞧了贾柳沟没人。贾有林只好张口道:“兴东,村里原来的规矩你也知道,这油原来最低就是o.55元一斤,因为我们都没有想到有人能买千斤以上,就是因为你上次买的多,我们才改了规矩,降到o.5元,可以讲这是专门为你定的价,有鼓励你多买的意思,而且村里又重新把这价钱定成了规矩。要是这次你买不够1ooo斤,却按o.5元一斤算钱,就等于我们为你又改了一次规矩,这接二连三为你改规矩,我这村支书不好给社员们交代啊。要不你再努个劲,多买2oo斤,凑个1ooo斤算了,你看咋样?”
贾有林话一说完,张志邦、赵兴东、柳万财三人都觉得这番话入情入理,不由不佩服一把手就是一把手,这话说的是**后面挂电壶――有一定的水平啊。(电壶就是暖水瓶)
不过一切都在赵兴东的算计当中,他假装低头沉思,良久才猛的抬起头,像下了决心一样,毅然说道:“有林叔,你话了,我不听那就是不懂尊卑、不知大小了,好,就买1ooo斤。”说完又一叹气,有点痛心的说道:“哎……上次多进了4oo斤,这次多进2oo斤,这靠我一天几斤几斤的零卖,不知道要卖多长时间啊!”
村委会三位领导见赵兴东愿意买1ooo斤,都长出一口气,因为随便更改村里的规矩,是贾有林最不能接受的事情,要是朝令夕改,那贾柳沟就不是贾柳沟了。有时明知道错了,但为了维护村委会威信,都必须坚决执行,这就是执法如山的贾柳沟的现实。
油的价钱说定,万财媳妇也把饭弄好了,先炒了两个菜还有一盘鸡蛋,让几个男人先喝着,面也擀好了,随时伺候着下。毕竟是开了磨坊,贾柳沟人吃油要比别的村用筷子沾油强多了,又加上是招待贵客,每盘菜的油腥都不少,吃的赵兴东是大快朵颐、满嘴是油。不过他以晚上要赶路为由,只喝了一点酒,贾、柳、张三人倒是喝了不少。
酒喝的差不多了,菜也一扫而空,柳万财让媳妇下面。赵兴东感觉差不多了,抹了一把油嘴说道:“三位叔,我今天来还有个事,要麻烦你们。”
张志邦接过话道:“兴东,你别跟叔客气,有啥事尽管说。”他喝的已经有点兴奋了,抢在两位当家人面前了话。贾有林喝的不多,柳万财酒量极大,都很清醒,也点头示意让赵兴东说。
“叔,我想从咋村买七千斤包谷,不知道成不?”赵兴东问道。
“你要那么多包谷干嘛?”贾有林谨慎的问道,他怕赵兴东倒卖粮食,这个罪可比偷偷卖点油大多了,而且数量实在太大。
赵兴东就解释了一下,要用包谷喂一百鸡的事情。听赵兴东不是倒卖粮食,贾有林放心了,就说道:“村里的粮库还有一千多斤,一下凑不够那么多,不过秋粮马上下来,到时候给你弄个一万斤也问题不大。”
“有林叔,我有困难,这七千斤包谷我一下买不起,这不是把钱都压到油上了嘛,再说就算买了,也没有地方搁,能不能每月从咱村买6oo斤,我每次买的时候,再付现钱。价钱也算低一些,我现在确实没多少现钱了。”赵兴东说道。
柳万财觉得大衣柜的事情已经欠了赵兴东的情,另两人觉得刚才逼着赵兴东多买了2oo斤油,都觉得不好意思。柳万财看到他俩的神态,已经明白意思,就说道:“兴东不是外人,做事又仁义,每月买6oo斤能行,价钱嘛,现在市场价是o.13元,咱就按o.1元算得了,6oo斤每月就是6o元,也好算账。”
贾有林虽然心疼柳万财出的价钱低,但也不好再驳搭档的脸面,说道:“成,不过每月6oo斤,我只供应12个月,多了不给。”
赵兴东得到了满意的答复,笑着说道:“成,就12个月。”
价格达成一致,四个人又商量了具体细节。赵兴东明天安排魏家寨的姜解放来取大衣柜,然后送到县城,再回来拉2oo斤油和6oo斤包谷回村,以后每月姜解放都来拉6oo斤包谷,并当场付款。后天,贾柳沟送8oo斤油去县公安局食堂。赵兴东说完,见其他三人无异议,当场付给柳万财56o元,然后连面条也顾不上吃,也不顾三人挽留,就匆匆告辞,一个人先回贾有林家取了自行车,然后直奔魏家寨而去。
柳万财让自己的儿子去喊村会计来收钱,然后端起大碗,跟另外两人美滋滋的吃起面来。突然,他像被噎住似的,嘴里叼着面条,愣了起来,张志邦看着奇怪,问道:“万财哥,你咋了?”
柳万财艰难的咽下那口面条后,才说道:“我们上当了!”
贾有林听了不放心,问道:“上啥当了?上谁的当了?”
柳万财耐心的给两人解释起来,“赵兴东刚才因为大衣柜的事情,多给了1o元,让咱觉得占了便宜;又在买油的事情上,没为难咱,让咱觉得亏欠他;最后在买包谷的时候,他一下就把价钱压死,这时候咱们还好意思跟他讨价还价吗?可买油他给的是最低价,只是押了点现金,而且只有2oo斤,所以他一点亏都没吃;但是买包谷,一斤少o.o3元,七千斤就少了21o元,这闹了半天,他除了大衣柜多掏了1o元,剩下净省了2oo元。难怪刚才连面条都不吃,就跑了,这是怕咱想明白了,反悔啊!这娃厉害!厉害啊!”
贾有林、张志邦一听这才明白过来,不过说出去的话,是怎么也没脸收回,而且钱都收了,他们一直认为:赵兴东是飞机上放电壶――高水平;而柳万财是膝盖上绑电壶――比较有水平,以后和赵兴东打交道,要谨慎。
……………………………………………………………………………………………………
作者语:上班忙了一天,更新晚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