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刘文泰、高挺和、徐昊三人去民间当赤脚医生,让朱厚照突然意识到,自己光想着培养外科手术医生,紧要的时候给自己救命。
却忘记了大明偌大一个帝国,居然连最基础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都没有,全靠民间松散的药堂医馆来维系健康,老百姓生病受伤却无处可医,无药可治,这是何等的可怕!
想到这里,朱厚照不寒而栗。在现代社会一般人崴个脚,划伤个手都恨不得要去三甲大医院看病,生怕死了去。
而在封建时代,老百姓生了病,稍微有点家财的还能做牛车去县城里看个郎中,没钱的只能按照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去山上采一些草药,然后吃了躺在床上听天由命了。
在老百姓生老病死上面,大明朝政府没有尽到半点责任,完完全全的责任缺失。
朝廷有吏、户、礼、兵、邢、工六部,这些部门却都是为统治集团效力的,对百姓的压榨多过服务。
统治集团光想着掠夺老百姓,却没想过互惠互利,用公共福利安抚百姓。
难怪历史上的朝代都逃不出两三百年就会灭亡的怪圈,其实就是百姓被压榨到了极限,自然会群起造反掀翻朝廷。
在后世国务院下辖的部门和机构足有74个之多,很多都是社会服务部门,其中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更是一个独立的大部门。
尤其可见,公共卫生是一个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万万不可缺失的。
既然现在想到这个问题,不妨就拿出来在这大朝会上说一说,看看这些大臣会有什么反应。
也不能怪朱厚照没有一个统筹全局的思维,才想到公共卫生的问题,毕竟他当皇帝才多久?很多想法都是突然出现从脑子里蹦出来的,如果不做记录说不定转眼就忘了。
此时刘文泰案结束,刘大夏蠢蠢欲动,刚想要上奏的时候,朱厚照给刘大厦一个严厉的眼神,吓住了他。
朱厚照盯着站在最前排的谢迁,面沉如水道:“现在的大明除了人群聚集的城镇有药堂医馆之外,庞大的乡村地区医疗卫生资源趋近于无,烈性病泛滥,寄生虫病肆虐,婴儿产妇死亡率极高,人均寿命低于三十岁。
大明帝国偌大的版图上,生活的七千万百姓,却没有一个统筹全国医疗卫生的独立机构,这是何等的荒谬!
谢师父,你是内阁首辅,替朕统管着全国朝政,难道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谢迁被朱厚照突然地问话给梗住了,他的脑海中正在消化“统筹全国的医疗卫生系统”这么一个他闻所未闻的名词。
虽然这是后世的政府机构,在这个时代非常的新鲜,但是谢迁到底是内阁首辅,饱读诗书,仅凭着字面意思,瞬间也就明白这个机构背后的含义!
这是一个全新的服务于百姓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
谢迁虽然是个为士绅集团服务的官僚,但同时他还是个深受儒家礼义廉耻教育洗礼的读书人,为百姓当官也是他的人生理念,所以他相当认同朱厚照的这个理念。
只是自秦始皇统一中华家以来,历朝历代从未有过一个这样统管全国医疗卫生的机构,达官贵人从来就不存在缺医少药,所以自然也就无人去考虑广大百姓的问题,即便是有人想到也会被巨大的资金投入给吓的退缩。
“皇上所言,深得臣等内心所想,只是臣对这样的机构闻所未闻,不知从何着手,更不知需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以及财力!”
谢迁虽然心中认同朱厚照,但他也想到了这个卫生部门从无到有建起来,需要投入天文数字一般的财力和人力,吃力不讨好,所以揣着明白装糊涂轻易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朕意欲革新朝政,刷新吏治,这必然不会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所以朕想要在六部之外,新组建一个公共卫生部,自上而下建立起包括朝廷中枢、到省、府、县、乡的各级卫生防疫站,这些防疫站的功能包括防疫疾病、瘟疫传染病、妇幼生产、卫生宣传。并且针对某些瘟疫传染病泛滥的区域,建立专门的疾病防治所,从根源上对瘟疫进行预防和控制。
这个公共卫生部暂定独立于六部之外,由御前会议成立一个领导小组直接统辖,中枢负责管理拨款,而地方上也必须成立相应的机构配合这个部门消灭全国的瘟疫疾病,改善乡镇的卫生环境,提高妇婴存活率,治理病虫害等等。”
朱厚照说的是唾沫横飞,大殿内的群臣听得一愣一愣的,各自心思飞转,只不过多数人想到的是这新成立一个部门,将会增加多少的萝卜坑?这也意味着有多少人将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
至于这个机构对老百姓有多么的好,暂时就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了,朱厚照说了那么一大堆,只有极少的几个人全部听了进去。
谢迁和刘健、李东阳三人脑袋凑在一起,低声商量了一下,都觉得皇帝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公共卫生部是个为民办事的好部门,成立了对朝廷有益无害。
况且皇帝也没准备吃独食,而是让御前会议负责,御前会议就是内阁六部的大臣和皇帝讨论国家大事的会议,其实也就是让内阁负责了。
这个新部门将会增加数以万计的官职位置,且能增加朝廷中枢对地方的控制,这是符合文官集团利益的,所以内阁也没理由拒绝。
但是不拒绝并不代表内阁愿意去做!
朱厚照有些想当然了,公共卫生部如果要建立一个体系,需要筹建医院,聘请郎中,这钱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找?
省、府一级还好说,有足够的资源可以把架子搭起来。
但是到了县乡这一级,人力资源匮乏,即便是有钱也办不成事。
而在大明朝,最需要医疗卫生服务的,恰就是人数最多的县、乡区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事儿要是能做成,谢迁可以打赌把手中的象牙笏板吃下去。
谢迁拱着手,摇头道:“皇上一心为民,老臣深感欣慰,只是新建的卫生衙门、官吏每月俸禄,皆所费不赀,不知钱从何来!如果没有钱财支持,皇上的想法就如云中蜃楼,毫无根据。”
谢迁虽然说的委婉,但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这事儿皇上您想想就成了,真要去办就省省吧!朝廷没钱给你折腾。
“此事朕也只是刚刚想到,有一个初步构想而已,具体怎么做还要拿到下午的御前会议再详谈。至于钱的来源好说,朕可以等内阁整肃了全国盐业之后,成立一个新的盐业机构,然后从盐税中抽出一部分资金来筹建这个公共卫生部门。诸位想必知道全国盐税每年至少有五千万两之巨,每年挪出两千万两就足够公共卫生部门的花销运转了。”朱厚照摸着自己光溜溜的下巴,淡然道。
谢迁差点没当场气得一口老血喷出来,朱厚照绕了一圈又扯到了盐政上面,居然要拿盐税银子去建公共卫生部。
更让谢迁气绝的是,朱厚照不仅要新建一个公共卫生部,还要新建一个子虚乌有的盐业部门,小皇帝这是要搞多少新机构!
看到内阁三位大学士全都是郁闷的样子,朱厚照心满意足的笑出了猪叫声,盐政现在就是他手里的一把利剑,拿来绑架内阁,逼迫这些官员去执行自己的政治目标。
朱厚照不想管盐政系统的腐败,可以放任内阁随意去处理那些腐败官员。但是整肃贪腐之后,盐政的管理机构必须重组,否则治标不治本,查掉一批人过几年又会滋养一批蛀虫,盐税依然收不上来。
满朝的大臣都以为,等查完盐政的腐败案之后,大量的腐败官员落马,大家可以瓜分盐政系统空出来的官位,将自己利益相关的人员安插进去,然后享受盐带来的丰厚收益。
却没想到朱厚照这边另有打算,他不可能让士绅集团像以前那样继续鲸吞盐业每年的巨额利益,盐税的收入必须拿来用于公共服务,增加社会福利。
如果内阁不同意,朱厚照将不介意亲自下场巡盐,他手里有东厂和锦衣卫,保准能血洗江浙、山西、山东以及九边这些涉及盐政的地方,因为按照朱元璋制定的标准,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立斩,剥皮揎草,所以但凡是和盐政有沾染的官员,几乎都难逃一死。
那些参与到盐业的富商巨贾,将成为一只只肥羊被朱厚照宰来熬汤吃肉。
虽然这样会遭到利益集团极大地反抗,但只要朱厚照铁血的执行下去,迟早也能杀干净。
这种杀贪官和搞政治风暴杀人是完全不同的,搞政治风暴会人心惶惶,政局崩坏。而杀贪官会震慑官场,肃清吏治,内阁在明面上必须全力支持。
在封建帝王时代,惩治贪腐多采用人治,就是拉拉关系,罚点钱这个罪名就算缓过去了。但是在法律层面,古代帝王对待贪官污吏是无情的,动不动就是杀头,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因为各种利益问题无法实行,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如果内阁愿意配合,朱厚照可以放过那些贪污的官吏,并且将那些吃得滚胖的盐商拱手相让,送给内阁去杀肥羊。
这就是掌握政治主动权的好处,内阁只能乖乖听从安排,毕竟这样好歹能保住自家在盐业系统中的门生故吏,同时还能掠夺那些大盐商,割最后一波韭菜。
否则内阁什么都得不到,一切利益被皇帝收割。
至于朱厚照要成立新的盐业机构的事情,内阁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阻挠,不过到时候朱厚照又会有新的手段,用更加丰厚的政治利益来换取内阁的同意。
毕竟朱厚照的执政理念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如果没有必要就不能去踩士绅集团的利益红线,
实在没办法要踩了,也要拿出相应的好处进行交换,总之尽量不要招惹这批人。
内阁三位大学士忧心忡忡,他们完全跟不上朱厚照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兵部尚书刘大夏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大殿内众人都在想事情,自己手里的军情到底是上报呢!还是不上报呢?
朱厚照看到了刘大厦蠢蠢欲动的样子,于是默然的点了点头,示意他上来奏对。
刘大夏如释重负,赶紧咳嗽一声,迈着小碎步走到龙案前,声如洪钟道:“启奏皇上,臣有宣府八百里加急军报!”
虽然早就知道刘大夏会上奏军报,但是朱厚照依然装作很惊讶的样子,焦急道:“既然是加急军报,为何不第一个呈上来!这拖延一时半刻的,前线战况不知道又发生多大的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