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 69 章
作者:八月十六号      更新:2019-08-10 13:57      字数:5704

佳市进入九月,日夜温差就开始明显了。不过也算还好,晚上怕冷裹上被子,或者烧上一灶柴,就尽够了。

农场的人早早就开始提醒安安,要开始准备什么东西了。毕竟再过一个多月,夜间温度就在零下了。进入十一月,到处白雪皑皑,都猫着了,白天温度都在零下的了不要说晚上了。一直要持续到来年三四月份。

安安现在住的地方是新建的卫生所宿舍,就在卫生所后面。

新建的卫生所就在原来的小木屋边上。敞亮的两排平房,每排十多间屋子。前一排作为医务用,后一排作为医务人员住宿用。有些别的农场来学习的,学习期间就住这里了。安安也分了一间屋子,屋子挨着农场安排来看门的老刘住着。老刘虽然瘸了一条腿,但是很警醒,据说原来是侦察兵。

安安现在在农场,晚上没机会偷溜着出去,不是说这还有别的高手,而是怕半夜有病人来碰上自己不在宿舍不好说。所以都是乘着休息的日子,早上出门逛逛,再避着人,“逛”到老林子里,傍晚再带些“换”来的东西回农场。当然,有时候遇见老乡交易的也有换的。

在农场里,和些已经相熟的人像耿叔这类的,说帮自己留意下好的皮毛货和好药材,家里人多,要寄给家里人用,同事朋友知道自己在这也拜托自己帮忙淘换。

人小宋医生会拜托自己就是没把自己当外人啊。再说了,和谁不是换啊,人小宋医生是自己说多少就多少不带嫌贵的,虽然自己也不会坑小宋医生,但是这样心里舒坦啊,所以也尽心帮着淘换。

开始是小宋医生拜托的人四处显摆自己又帮着淘了什么好物,和小宋医生换了啥啥她自己做的药丸,好用的很。有些养身药丸,老东北一尝就知道有上年份的好参,药效也杠杠的!这大便宜捡得哟,都说人小宋医生太实诚了!之后再换东西时,还再搭点不值钱却有用的东西。小宋医生也会再多抓上把炮制好的草药,说跟汤一起炖了,补身体!交换的两边都很满意!

后来农场里谁有什么东西了,都先来问问小宋医生要不要。人家拿到好药材有制药的本事!大家都希望能换到,多少人都去找小宋医生了!如果真生了病的需要小宋医生自己做的药的,现在私人间不允许买卖,人小宋医生都是先给的药赊着的。多好的小姑娘啊!谁还敢说什么!

所以,看着小宋医生有段时间不停寄包裹,都不带有人怀疑的。还提醒要寄东西得赶紧的了,十月下旬再寄东西就不方便了。

九月下旬,很多人都陆续收到了安安寄的包裹。

老宋一家收到了安安寄回的大包裹。有上好的狐狸毛,皮毛做好的皮袄,鹿皮手套,还有成品药丸。

鹿皮手套、狐狸毛、药丸亲伯叔三家人各领了一份回家,狐狸毛爱做什么自己做。堂伯叔家里,每家一份药丸,一副鹿皮手套。

皮袄都是有数的,除了宋致远夫妻,也就长辈爷爷奶奶大爷爷奶奶才有的,家里乐乐有一件白狐狸毛做的袄子。

当然师伯那,晚上宋致远亲自送了一件里穿的毛袄和东北寄回来的成药。

制好的药丸,因为东北的药好,所以效果也更好。宋致远私下还悄悄地给宋家老俩口一罐炮制好的切了薄片的人参。看着切面,估计人参得有大胡萝卜那么粗。

“安安说了,品质这么好的参很难得。除了我那留了十片,就这些了。每家都分不太可能,而且不太好保存药效会减的,交代我一定要给她亲爷爷奶奶送来!”宋致远说话的时候都有点醋,“说你们炖汤的时候每次拿个半片的量一起炖了,吃着身体好!如果有谁需要人参了再给。不是小气,是怕补过头了!”

“谁敢说我安安小气的!把东西都给我还回来!”宋奶奶白了眼儿子,接过儿子刚打开的罐子,看着里面比荔枝还圆一圈的参片,活了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好的参片啊,“这么好的东西,这孩子怎么不自己留着啊!”

说着还伸长了手,给老头也看了眼参片,就赶紧的盖好盖子。

“不是老记挂你们吗!”宋致远帮着整理着东西。“有啥好东西肯定想着你们!”

“还是我孙女能干!大老远还想着家里人!就是肯定费了不少心思,才能淘换这么多东西!”宋老头算是有见过市面的,也没见过这么好的参片。摸着厚实浓密的皮毛袄子,“冬天穿上这,都能抵得上两件棉大衣了!”

“您啦,就安心享受吧!安安每次挂电话写信都念着你们俩老呢!”宋致远开了父母玩笑,“当时小的时候,让你们俩看孩子,没亏吧!”

“去!”被宋家老娘赏了一巴掌。

大爷爷家。

傍晚,大爷爷屋子少见的亮起了电灯。平时村里就算是晚上,节省习惯了的村民都点煤油灯或者蜡烛,很少开灯的。

几个儿子儿媳妇孙子们都挤在大爷爷屋里,一家人顾不得吃晚饭了,分了东西,还围着放着皮袄的床边上。

宋致远快傍晚才回到村里。回家了一趟放了东西,又立马来大伯家送了东西,没吃晚饭就走了。

“小安安真是有心,太孝顺了!东北遇上了好药材还眼巴巴的寄回来!”养身的药丸已经收到橱子里锁好了,现在大奶奶洗干净了手擦干了才摸上了床上放着的毛袄子。

“这么好的袄子指不定花了多少钱搭了多少人情呢。看这毛又厚又顺的!”大爷爷看着袄子就知道是很贵的东西。

有谁想摸一把都得先洗个手,婆婆检查了才能摸一下。

“是啊,从小就聪明,大了又能干又孝顺!”

“我还没见过这么好看厚实的皮毛呢!就是我们这的活物身上也没有的!”

“哎哟,真滑溜!爹娘,冬天你们一穿,再没更洋气的了!”

“这鹿皮手套!我带着都不想脱下来了。以后天冷了,赶车也少受罪!”

“我们也是跟着爹娘沾光了!过年回娘家少不得大家又得羡慕我们老宋家了!”

宋家大爷爷,这会儿也不拿烟嘴了,怕弄脏了袄子,就坐在衣服旁边,看着一屋喜气洋洋的家人,想着待会人走了,再好好摸摸袄子!看着就很滑溜!

西北农场。

农场的管理干部敲开了华老的门。

“老华啊,有人从东北给你寄包裹了,来办公室领下!”办公室就在平房的前面点,单盖的两间屋子。

华老裹紧了外衣,埋了一半的脸在大衣里,半低着头躲着带着冷冽的风沙。

进了屋,看见桌子上放着一个没拆的大包裹。

“来,按规定,你拆了我们检查检查。没问题的,你就领回去!”另一个干事说道。

遇上些小人得志的,不是没有提前私拆包裹,没下点东西的。不过,这个农场的干部还注意“吃相”,一般都让人自己拆包裹,然后再看看哪些可以意思意思。相信年纪一大把的华老应该懂得“规矩”的。

华老想不到有谁在东北的,还会寄包裹来。

打开包裹,一看最上面的信封字迹,就知道是谁了!这个傻丫头怎么跑东北去了,还给自己寄东西了!

打开信封,连着一起倒出来的,除了信纸,还有几张粮票。华老把信递给了其中一个干事,粮票也没数,全装回了信封中。

一个干事先看了信,这倒是一定有的程序。华老这点挺放心安安的,就让干事好好的看信里的内容。自己看包裹里剩下的东西。

也不知道安安怎么打听到自己的处境的。

一件又厚又长的毛皮袄子,鹿皮手套,鹿皮靴子。还有一张老羊皮子。这个冬天怎么也不会冻着自己。

十来包处理炮制好的中草药,而且有几包都是几种药混装。安安是想着如果做成成药,会不会被别人都扣下来,所以干脆只寄半成品。对于不懂医的人拿到这些都没有。让希望能拿到成品的人,不会克扣了原材料。这样至少老师能留一些。

然后是两筒细面干。

干事很快就看完了信。内容很简单,就是问好而已。还表示了遇上好的药材了,自己又没老师炼制药丸厉害,所以把材料给寄给老师了,老师自己制作药丸吧。

华老拿回了信,在离开办公事前,给两个干事留个一筒细面干。

回到自己的屋子,华老放下包袱,认真地看了安安的信,内容很简单,其中说了大家一切安好,自己要照顾好自己。这个“一切安好”,小姑娘要付出很多心思吧。

手上无意思的摸着皮袄,想着小姑娘当初为自己藏药的情景。

咦,手感有些不对。虽然不明显,但摸脉的指尖最是敏感。

华老连忙拿起了袄子,先是翻过来看了皮的一面,很光滑。又翻回毛的一面,摸了个大概位置,小心的分开厚实的毛绒。果真发现了一道一厘米长的划痕,中间缝了一结。这么好的皮子也就安安舍得这样霍霍!

安安不担心自己没发现吗?不会,这个地方是自己一个习惯的小动作经常会无意识搓到的地方,总是会发现的。也就安安心细。

剪开中间缝线一摸,油纸包!把叠得平整薄薄的油纸包抽出来一打开,东西没看到先闻到味了。一看,上好的人参片!

十月中旬,安安驾着马车去了青山农场。这次安安自己带了两个大篓筐和扁担。

因为天气已经冷下来了,路上开始有薄雪了。安安除了衣物、药丸、好存放的食物,还带了整只傻狍子鲜肉。往屋外头一扔,不怕坏。

“山里的病人没有药费,用来抵药费的!你们放心吃!”检查完后,留了两只又大又肥的山兔给这些小战士。安安挑着两个大篓筐,和警卫摆了摆手,熟门熟路的进去了。

确实有部分是“药费”,更多的是“逛”老林来的。

“别看宋医生年纪小,医术很好的!我们几个休息的时候去了趟县里,旁边几个农场都传开了!”

“徒弟都这么厉害,想必里面那位医术更是了得!”

“瘦瘦小小的,没想到力气挺大的!”

“你别说,帮她老师准备的挺全乎的!”

“我觉得吧,这妹子最让人佩服的是老师这种情况都还敢来!”这句话说的几个人都沉默了。如果自己是她老师,那当然很欣慰;如果是安安,估计做不到这步了。

几个人小声地嘀咕着,以为十米开外的安安听不到了。安安却听了清楚。

“郭叔,这给您打打牙祭!”安安先找到了郭叔的屋子。

能顺利进出,带东西进来,知道这也是郭叔人好,没为难自己没克扣东西。人家的好,咱要记的还不是!

“多了多了!”安安拿了一只肥兔,一只飞龙。看着飞龙,“这可是好东西啊,炖汤特别鲜!”

“不多,应该的。这些是我进山给人看病,人家抵药费的!您放心!”安安又从背包里抽出了个小瓶子,晃了晃,“还有这个!村民自己酿的!”

“哎哟,好东西!这个我肯定收了!”知道小姑娘的本事,老郭也不和小姑娘墨迹了。“东西我都收下,不耽误你去找你师傅了!”

“行!您进屋去。我走了啊!”不费力的挑着担子往师傅屋子走去。

刘一刀看着小徒弟带来的东西,两个大篓筐像个百宝箱一样,连野藤编的小篓子都有。里面放着最新的小麦米,正和水缸排排坐呢。

自己夫妻俩让小姑娘摆着穿上了厚实的皮袄子,戴上了把整个头都兜着的狐狸毛帽子,手上鹿皮手套,脚上鹿皮靴子,膝盖上还绑了护膝的毛料。

衣服扣还没扣呢,都感觉要出汗了。夫妻俩看着对方,被毛皮包着,都快成狗熊了。仨人对了眼都笑了。

“行了!冬天冷不到我们了!”师娘摸了摸小孩儿的头。现在得伸高了摸了,比自己还高了。

“柴够不?要我运点进来吗?我听农场的人说,最多半个月,这的温度就都是零下了!你们晚上要烧足了柴火啊!”

“够的!这方面农场不会苛待我们!”

“行!”安安从大篓筐里一手一提,把肉扔屋外墙边上了。

“哪来的这么多肉!”

“有的我换的,有的是山里病人抵药费的!师傅你放心吃吧!”安安麻利地整理着带来的东西,“师傅,雪大了,你们要注意扫屋顶的雪啊!别忘了!”

“记着呢!去年来的时候雪都还很大呢!有经验的!”

“这些药丸你们收好啊!”然后安安把个小布包交给师娘,又从自己的衣兜里掏了个扁平的火柴盒大小的小盒子,“师傅收好!这是参片!”

“品质这么好!”刘一刀打开一条缝,浓郁的香气就漫开了,一看好大的参才能切的这么大片啊。

“恩!有幸遇上了!”安安“逛”老林的时候无意跑进了一隐蔽的小山谷里发现的。那估计没人去过,竟然扎堆长了好几支。自己先起了一只。怕剩下的跑了?自己才不信了,除非它们成精了。再说自己的本事还怕找不到!

“对了!这是张老他们父子俩的。小安安妈妈给我寄了钱票,怕南方买的在北方不顶用,让我在这换了。我给换了。待会儿给他们拿过去。”安安拎出一大包。

“前半个月他们收到了信,知道家里都好,挺开心的!”

“师傅,这是给其他叔叔伯伯的。”安安又拎出了一个小点的包袱,“皮毛就没那么好了。都是皮毛的马甲,穿里面多少暖和点,也是我一点心意吧。”虽然买再好点的也可以负担,但过犹不及,又是这种特殊时期,不是每个人的心都经得住诱惑的。

升米恩,斗米仇。安安上辈子见了太多了。

师娘打开包袱,虽然说是没那么好,至少厚实啊。

“你这孩子,有心了!很好了!”刘一刀看着一摞的马甲,“你自己有准备吗?钱够不够花啊!”

“是啊!别都送来了,你自己不够用了!”单自己老俩口的衣服就很贵吧,还有这么多东西。哎,就是自己身上现在没钱贴补安安。

“师傅师娘!我向农场借了三个月工资!”安安挤在了俩人中间,拉住了要开口的师傅俩,小声地说道,“这是做给别人看的!我还给老家给老师寄了东西,怕别人眼红做样子的!我自己做药丸和人交易呢!还有人欠着我呢!你们就放心吧,养得起你们呵呵!”

“这就好!”俩人彻底放心了。

制成了成药比单卖药材又赚得多了。但是不能说暴利,因为如果不懂制药不懂医术,就是拿到上好的药也发挥不出更好的疗效啊。

只是刘一刀夫妻俩不知道,安安大多数药材真的是无本买卖。只是没人能够复制。

不说青山农场里收到安安礼物的这些人多感谢安安这个小姑娘了。

老张父子俩打开包袱后,看到全套的行头,还有两包挂面,都觉得安安肯定贴钱了。儿媳妇信里只说要安安给买个马甲帽子的。

安安确实也贴了点。不过卖皮毛的按最低的成本,安安也不想占老实人便宜,多给了几颗制好的药丸,两边都觉得值!

进入了十一月中旬,安安第一次见识到了东北的冬天。天冷得能冻狗,雪厚得能封山。到处都是白茫茫的,还好路旁种了树,要不都找不到方向。

怕师傅师娘担心,安安也不再去青山农场了。联系过郭叔,知道了他们冬天最后一次采买车的时间,搭了顺风车把信和东西捎了过去,相信师傅他们这个冬天能过得好些。

安安找了机会又“逛”了几次老林。在无人的冰雪世界中飞奔,感觉不是一般的好。

采集够了冬天猫冬消遣的药材,又打了几只猎物放在了农场没人去的偏僻的地方藏着,时不时地猫在自己屋里温暖的屋子里打打牙祭。猫冬的日子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