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话你们要充分重视起来,但一切事情还只是一个苗头,不值得我们专门开个会议用来搞自我批评。
送给大家我很喜欢的两句诗,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讲完这个化茧成蝶的故事之后,就要进入今天会议的正题。
我这个人还有一个特点,不能让自己闲下来太久,所以在我去休假之前,就给埃里克布置了一个任务。
这个案件是我选定的下一个侦破目标,这段时间他已经进行了前期调查,埃里克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乔治长篇大论的说了这么多话,又是胡萝卜又是大棒,外加高剂量的心灵鸡汤。
每个人的表现都不一样,有贝琪小姐的若有所思,有科迪的自怨自怜,有苏姗和埃尔文的懵懵懂懂,即使老油条道森和林德,至少也要在表面上装出一幅,正在深刻体会领导指示精神的样子。
埃里克的心则比较大,听到乔治的点名,他一半怜悯一半调戏的拍拍身边科迪的肩膀,就笑呵呵的站起身,有点兴奋的走到办公室的中间,没事人一样开始说道:
“大家上午好,老板让我调查的这个案子,和以前我们经办的案子都有所不同,这次的案件不是谋杀案,而是一个系列强奸案。
现在发现的一共有2名受害人,分别是1954年5月,发生在佩拉大饭店的乔安妮·丹尼斯强奸案,和1955年12月发生在丽晶假日酒店的西拉·波特小姐强奸案。
我走访了两位受害人和当时负责办案的警官,又从警局借调了调查卷宗,发现这个罪犯不是随机作案,他的作案方法和选择受害人的方式都比较特殊。
1954年4月,他在每日电讯报上,刊登了一篇给自己企业寻找销售人员的广告,联系报社广告部编辑时使用的企业,是在利物浦注册和生产的一家饮料公司。
这个企业是真实存在的,其它信息则是罪犯伪造的,广告中留下的联系方式是佩拉大饭店的一个高档套房。
警察在当时的调查中,经过查证后已经证明,这家企业的老板和管理人员,对这个招聘广告完全不知情。
第一位受害人乔安妮小姐,就是在看过报纸上的招聘广告后,按照广告上的要求,邮寄出了自己的应聘信息。
包括姓名、年龄、住址、联系方式和受教育情况等等基本资料,收件地址正是佩拉大饭店的那个房间。
大概10几天之后,她接到通过邮局邮寄的信件通知,信中说她已经通过了初选。
让她在指定的时间,到佩拉大饭店去进行下一步的面试,这封打印的信件中,除了面试通知之外,还包括5英镑现金的车马费。
当她到达酒店房间后,看到了一位时尚健美、风度翩翩的男士,大约30多岁的白人,戴着一副现在很流行的飞行员太阳镜,脸颊上有修剪的非常整齐的胡须,就是那种所谓的羊排胡。
这位彬彬有礼的男士让人心生好感,她也没有什么防备心理,在之后的交谈过程中,喝下房间内他准备好的饮料后,就不小心中招了,很快就失去了神志并被强奸。
警方的实验室,在事后化验后知道,她的饮料中一定是混杂了高剂量的致幻药剂lsd。
这里必须要解释一下什么是lsd,我刚开始接触这个案件时就没听说过,这是一位德国化学家,在十多年前发现的一种单一化合物。
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力的致幻药剂,仅仅需要100微克,相当于一粒沙子的十分之一,就能让一个成年人,有6-12小时的幻觉体验。
服用lsd后的具体表现是,人会在几十秒之后,就陷入到各种强烈的幻觉中,对自己的身体失去控制力,神志不清。
它不仅是药效非常强大,还必须要承认,与安非他命等同类型的致幻药剂相比,它有很多的优越性。
比如lsd致幻的功效非常大,但和其它毒品和兴奋剂不同,它本身没有成瘾性,不会产生戒断反应,现在还不是政府限制的禁药。
最初只是在科学家中小范围传播,有些科学家会在实验室大批量制造,然后以成本价向外供货,所以市场上的售价也很便宜。
在工作前后服用lsd,在知识分子、科学家和艺术家团体中非常流行,因为他们觉得这种幻觉体验,有助于他们深入思考,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也是因为这两个原因,lsd的传播途径有限,知道的人也不多,在市面上其实很少见到,因为那些毒贩贩卖它根本无利可图,自然不会去宣传推广它。
不过毕竟lsd本身的优点太多,虽然销售渠道上天然受限制,仅仅依靠口口相传,最近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艺术家,尤其是那些玩摇滚乐的新人类当中,更是泛滥成灾,几乎是生活中的必备品。
我收集的资料中显示,有一些摇滚乐队,甚至会在进行演唱会现场表演时,将之当做一项给粉丝们的福利。
乐队成员在表演的时候,在舞台上像洒糖豆一样,将大量的低浓度lsd,直接向下面的观众泼洒下去,然后一起如痴如狂的疯狂摇滚。
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更多的普通人开始服用lsd,它的危害性也逐渐显露出来。
它本身对身体危害不大,但造成的意外事故很多,除了少数人是服用过量后致死外。
更多的情况是,人在服用lsd之后会幻觉重生,这时候的人,对自己的行为根本没有任何控制力。
不知不觉走出房间到路上被车撞了,迷迷糊糊地自己放火把房子烧了,或者神志不清时从楼上失足坠落等等。
现在对于是否要禁止它,已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我看成为禁药的时间也不遥远了。”
听着埃里克的介绍,乔治也想起了一段关于lsd的介绍,它在前世六七十年代的影响也很大。
科技界有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企业界有微软的比尔·盖茨和苹果的乔布斯,音乐界有以披头士为代表的摇滚乐队等等,这些不同领域的大人物,都曾经是它的使用者和忠实崇拜者。
最后为什么快速销声匿迹了呢?乔治觉得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lsd从没有真正市场化,之前是被一些喜欢它的化学家,在实验室义务生产,不以赚钱为目的的成本价供应。
后来被宣布为禁药后,就切断了这个主要来源,哪个实验室都是资本把持的,自然不会允许员工犯上法律责任。
而它不上瘾的特性,又是那些毒贩深恶痛绝的,自然不会允许贩卖和生产它,种种原因加在一起就导致它的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