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先把这封信看了再做决定吧,年轻人就是容易冲动。”
楚乐行回过头看着不懂。
“不懂,你不比他们大两岁,不要妄语。”了然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递给楚乐行,接着说,“这是你师叔青虚子道长要贫僧交给你的。”
“了然大师你见过我师叔?”
“就在十几日前。说来也巧,你师叔准备去天台山找贫僧,结果在杭州偶遇了。”
“可是师叔怎么会知道您会遇到我?”
“那他倒是不知道,他说如果贫僧遇到你,你便会知道事情的真相,那么你必然会要赶回武当,所以嘱咐我把这封信交给你。青虚子道长江湖闻名,但为人谦和,心思周密,让了然仰慕不已。”
楚乐行打开书信,印入眼中的那熟悉的欧体小楷正是师叔的笔迹,右上角的“乐行”两字就让楚乐行眼眶泛红了。
书信的内容不长,青虚子在信里大致讲了一下楚乐行离开武当后,武当发生的事情。弟子们都以前去别的道观借住,而他怀疑那七人是那个黑衣人所杀,现在正在江湖中暗中查找黑衣人的下落。他去天台山找了然是为了打探一些线索。
又嘱咐楚乐行不需要担心赤虚子和武当的安危,武当山下有旧友驻守,两月之内,没有人敢上武当山,而他会在这两个月之内查明事情的真相。
信的最后,青虚子说,乐行,沿着自己的江湖路走下去吧,不用回头,不要小看我们两个老头子。
楚乐行叠好信,放入上衣的最里面那层,默默的走出屋子。
杨月影见他精神恍惚的样子,想跟出去看看,却被夏同欢拉住了。
“男人有时候需要独处。”不懂带着笑说。
“离别总是感伤,人生就是如此。不过是把往事成诗,继续往前走。要走了很多人还是没见到,但总能感到力量。把感谢铭记于心,变成面对明天的勇气。不管能不能在见,我们都要用自己的力量站稳。”了然的声音化作屋子里的回响,可是根本没人在听。
一个时辰过后,楚乐行回来,脸上又恢复了平静。
“计划不变,我们还是去天台山。”楚乐行说。
夏同欢和不懂各自低着头露出同样的笑容。
道过别,夏同欢四人下山。
路上,杨月影递给楚乐行一个锦囊,说,“给你,把师叔的信叠好放这里吧,放衣服里没两天就皱了。”
回到客栈,大家把行李收拾好。
入夜后,不懂又来了,八层是偷溜出来的,跟夏同欢和楚乐行又喝了一夜的酒,这个晚上,楚乐行比夏同欢醉的还厉害。
照例把夏同欢和楚乐行扛回房间后,不懂出城换上密宗的衣服,来到林中的木屋内。
这次木屋里只有一个僧人。
不懂大大咧咧的坐到那个僧人对面,叹了一口气,“师父,我明天就又要走了。”
那个僧人闭着眼,也不抬头,“走吧,反正一年到头都见不了你几面。”
那个僧人一抬袖子,一个小竹筒滚落到地上,原来这个僧人是没有双手的,“这是老祖留个你的任务,回去后仔细瞧瞧吧。”
不懂把竹筒放入怀中,站起身,“那师父我走了。”
僧人口中喃喃念起了佛经,不再理会不懂。
直到不懂推开门时,僧人在背后说,“非识,少喝点酒。”
翌日,只在开封停留了两天的夏同欢四人跟着了然和不懂去往天台山。
因为路途遥远,武林大会只有一个半月,所以一行人没有游山玩水的兴致,马不停蹄的赶往天台山,十三日后,一行人已经到了台州境内。
当晚,六人在城内找了一个客栈住下。
“明日我们就可以到天台山了。”晚饭时候,了然在席间说。
终于可以见到不解了,这样夏同欢和楚乐行很是高兴。
“这样算来,我们在天台山只能带半个月就要赶往开封了。”杨月影在一旁算了一下。
“这么短的时间啊!”夏同欢一听,气卸了一半。
“如果你不参加武林大会,那你想待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咯,索性你就在天台山出家吧。”杨月影笑道。
“那可不行。”夏同欢一听不参加武林大会,立马否决。
“那明日你们就上山吧,我今晚就要走啦。”不懂突然说道。
“不懂,你又要走了?”了然有些吃惊,但是言语之间说明这显然不是第一次了。
不懂一看夏同欢几个手举着筷子停在空中,都看着他,大笑道,“这么看着我干嘛?我本来就是一个游僧。”
“游僧是什么?”夏同欢问道。
“就是居无定所,游离四方的和尚。”
“噢!”夏同欢脸上满是崇拜,他才知道原来和尚也可当得这么潇洒。
“你们别听他乱讲,”了然转向不懂,“你这次又要走多久?”
“还不清楚,不会超过一个月。”
“那不是我们再也见不到你了。”不懂随性洒脱的性格很对夏同欢的路子,不禁很是失望。
“哈哈,天涯何处不相逢。”不懂用手朝了然那边挡住嘴,用唇语说,“晚上喝酒。”
“不许喝酒。”也不知道了然怎么听到的。
了然虽是这么说,但吃饭完就直接回房休息去了,一副眼不见为净的样子。
又是一夜把酒言欢,第二天,不懂已经离开。
了然带着夏同欢四人前往天台山。
“不懂那个孩子十五岁之后,就很少跟天台宗的僧人待在一起了,总是一个人在江湖中乱跑。贫僧也曾想管教过他,但他就像那鹰一样,一把他留在天台山,他就没了生气,师尊也宠爱他,所以就由着他的性子,在江湖中乱跑了。”
在路上,了然跟夏同欢他们聊起不懂。
“游僧是他自己编的。”了然又说,“但他与不解关系有如亲兄弟一般,这次也是在外面听闻不解受伤了才回来的,这次与密宗谈判,也是他主动提出一起前去的。”
正说着,天台宗国清寺的庙门已经出现在众人眼前。国清寺原叫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寺前一片翠绿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