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像似年轻了十岁,腾地站了起来,“你真是这么想的?”
李宽点点头,“不错,儿臣一直便是这么认为的,大唐位于世界之巅,唐人只需要遵从自己的意志。”
“好一个只需要遵从自己的意志。”李世民大笑,话锋一转,“你弟弟当如何?”
李世民跳跃性的思维,李宽有些跟不上,双眼发愣,想了想,道:“十五弟年纪不大,大可留在长安,父皇给个合适的爵位,若是父皇惦记着间人皇女,儿臣便让臻儿护送间人皇女到长安。”
“最多五年,孙儿保证间人皇女到长安。”李哲替自己老爹许下了承诺。
李世民对待女人薄情的,唯一能让李世民真正心心念念的大抵只有长孙皇后一人,就连李宽的亲生母亲也不行,似乎大唐的大人物们都是这个样子。
听到李哲的保证,李世民摇了摇头:“不必强求。”
不知是否是想到了间人皇女在长安时的日子,想到了间人皇女伺候的很舒心,李世民又补充道:“当然,若是能让间人来长安最好。”
一代帝王唐太宗,可以说是大多数帝王的楷模,令人诟病的除了杀兄囚父不念亲情外,大抵便只有这好色一途令人所不耻了吧。
日头偏西,李宽父子也没打算从宫里离开,陪着李世民用了顿饭,李哲留在了甘露殿吹牛,李宽则早早找了个住的地方睡下了。
翌日一早,李宽尚未起身,迷迷糊糊中总感觉有人在饶自己痒痒,也不管是谁,一把就抱到了怀里,然后睁开眼睛看了一眼,果不其然,是新城。
小人儿在哥哥的怀里咯咯的笑着,“二哥大懒虫,太阳都晒屁股了,还不起来。”
“二哥是大懒虫,新城就是小懒虫。”李宽放开新城,起身穿衣。
小人儿反驳道:“新城很早就起床了,新城不是小懒虫,二哥才是,今天大家都要去桃源村吃酒,哥哥作为桃源村的主人家竟然在宫里睡大觉。”
“去桃源村吃酒?”李宽有些疑惑,距离妹妹成亲还有七日的时间,今天吃什么酒。
“对啊。”新城仰着笑脸,望着李宽,掰着手指头数道:“有好多人要去呢,父皇、九哥、十四哥,就连刚来的十五弟也要去,还有长孙舅舅、房相、魏相,新城的手指头都数不过来。”
“新城啊,你告诉二哥为什么这么多人要去桃源村吃酒。”李宽一把抱起新城公主,走出了睡觉的大殿。
“我不知道呢。”新城揪着小脸,似乎不能回答二哥这个问题让她很难过。
“不知道没关系,咱们去问知道的人。”
话音未落,便有人笑道:“二哥,你看看现在什么时辰了,早朝都结束了,你当然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去桃源村了。”
李宽望着说话的兕子,笑道:“你知道?”
“知道啊,今日一早,高州总管进宫拜见父皇,父皇便决定在桃源村找到高州总管,所以下朝之后,大家便准备前往桃源村。”
“你是说冯公来长安了,为何我没得到一点消息?”刚问出口,李宽就想到了前几日有人回禀说冯盎快到了,只是没想到竟然来的如此之快。
见兕子要开口回答,李宽尴尬道:“不用回答了,父皇他们现在是否已经去桃源村了?”
“还没走,就等着你一起去了,要不然小妹也不会来打扰二哥睡觉了,话说,二哥,你是真能睡啊。”
李宽有些尴尬,他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睡这么久。
难道是最近没睡好,全留在了昨夜?
最近李宽睡的不是很好,苏媚儿睡到半夜的时候总是腿抽筋,明明孕中期出现的情况却在快要生孩子的现在发生了,李宽不知道什么原因,心里挂记着,苏媚儿一动,他便会被惊醒。
抱着新城走到太极宫前,李世民正与冯盎说着话,见到李宽前来,冯盎望着李宽笑了笑。
老头儿精神头十足,全然不像去年病怏怏的样子,估计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冯盎再活个两三年,李宽估计问题不大。
李世民装模作样的冷哼了一声,然后拉着冯盎上了马车。
这都多少年前才干的事啊,如今的冯盎可不是当年的岭南王,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还一如当初冯盎初次进京一般。
从宫里出来,才不过一夜光景,长安城仿佛变了一个样。
不知道有没有经过李世民的准许,城里拉起了横幅,一些街边的店铺挂上了红绸子,似乎家家户户都有喜事一般。
长安城里最近谈论最多的话题便是关于安平公主大婚的事,街头巷尾都在讨论安平公主大婚会耗费多少钱财,是怎样一个盛景,有没有当年长乐公主出嫁那般风光。
长乐公主乃是陛下嫡女,十分受陛下宠爱,安平公主比起长乐公主差了一些,有些人认为比不上当年长乐公主出嫁时的盛况。
不过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安平公主虽常年不在长安城,或许与陛下不亲近,但奈不住安平公主有个亲哥哥,乃是当今楚王殿下,是大唐最富庶的人。
为此,还有人开了盘口,赌安平公主大婚时有没有当年长乐公主大婚时的盛况,不过据说下注的人很少,大家也就是嘴上讨论讨论,实际上心里都明白,长乐公主其实比不上安平公主。
有自认自己有本事的学子,最近忙着统计,根据统计的结果显示,就准备婚事的这段时间楚王府在婚事上的花费就有一万贯。
一万贯对于楚王府来说不算对,但是一万贯可以救济很多的百姓,让许多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自认为国考虑的学子开始在长安城中宣传楚王府铺张浪费,开始宣扬楚王府不够仁义,不配为大家所敬重。
这些事,李宽都知道,但是没心情去计较,李治的这点小手段他看不上眼,顶顶大名的狄仁杰为宣传四处奔走,李宽也没放在心上,更不会去找狄家,或者狄仁杰的麻烦,就是有些感叹电视剧里那位智慧非凡的狄仁杰原来不过如此而已。
从宫里回到桃源村,饭菜都已经准备好了。
或许是从李哲哪里得到消息,也或许是李哲特意请来的娄师德与李哲站在李渊宫殿前的坝子上说说笑笑,见到李世民和众多大臣前来,与李哲一起不卑不亢的行了礼。
李世民诧异的望了眼正被李哲带着给冯盎见礼的娄思德,李世民都有些佩服李哲的眼光,作为朝堂中仅有的几位特选官,娄师德出生贫寒,却是几位之中最优秀的,有宰辅之才。如今,看样子就知道娄师德已经完全归心到了楚王府。
李世民难得对楚王府有些怨念,楚王府是会巫术怎么的,怎么国家的栋梁之才都投靠了楚王府。不过一想到儿子将来会继承大统,李世民有笑了,兜兜转转还是在帮自己进了自己毂中。
“冯公,师德不久之后便要去闽州连江县任职了,到时候您老可要帮晚辈好好照看照看。”
冯盎大笑道:“闽州乃是你小子的封地,用得着老夫照看?”
自从孙女被李臻册封为了皇后,虽未成婚,但冯盎对已经完全臻李哲兄弟俩当成了自家人,言语之中也没那么多的规矩与弯弯绕,直来直去。
毕竟按理说,冯盎得叫一声贤王殿下才是。
“必须用得着啊,毕竟小子远在台北,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
李哲倒不是与冯盎客气,自从冯文馨到李家住着之后,楚王府对岭南之地的扩张便停止了,冯家现在在岭南依旧有很重的话语权,可以说没有李哲亲自在闽州,冯家在岭南的话语权便是最重的。
连江县又临近冯家的地盘,有时候冯盎一句话,比如今在闽州的王玄策和牛子言都有用,要知道这两人现在可是除了李哲之外,闽州最大的官员。
不远处的李治看到李哲带着娄师德与冯盎说说笑笑,不屑的撇了撇嘴,心想李哲也就能找泥腿子的人投靠了,但凡有点家世的人都看不上李哲。
还别说,李治想的真没毛病,去年朝堂上的特选官之中,也就娄师德与李哲关系最为亲近,也就前不久因为李宽的关系才多增加了一位杨执柔。
作为主人家,李渊带着李承乾、安平等人出来,见着涌动的人群笑了笑,“既然都来了,那就上桌,有什么话,桌上聊。”
李渊发话了,众人这才坐下。
冯盎作为主角,自然是喝酒喝的最多的一个,估计是喝迷糊了,在酒席快要结束的说是多些楚王殿下的照拂,在大唐自己就认楚王。
当着李世民的面说这句话,李宽都不知道怎么接,尴尬的望了李世民一眼,只好劝冯盎的酒。
李治的脸色很难看,但也没怎么放在心上,毕竟岭南那地方在他心目中本就属于李宽的。
李世民笑着说好,说就认楚王好。
李世民这句话让原本心中就不怎么高兴的李治更生气了,不由得想到了表兄给自己说过的话,你还不够狠,没有李宽狠。
酒宴结束,冯盎拉着李宽说冯凌云今年下半年便要与王家女子成婚了,让李宽这个做师父一定要去广州,得到李宽的肯定之后,又歪歪扭扭的找到了李渊和李世民,请两位皇帝也赏脸去看看。
听李渊笑着说到时候一定到,冯盎惊呼了一声“真去啊!”然后就倒地不省人事了,不过李宽总觉着冯盎是装的。
桃源村的酒宴在未时的时候结束了,李世民带着臣子回了长安。
长安城里的百姓又有话题了。
一位买珍玩的老掌柜正在自家店铺前挂着红绸子,店里的小二要帮忙,老掌柜还不让,必须得自己挂。
旁边是一家卖绸缎的店铺,掌柜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望着李世民与朝臣从大街上路过,青年望向了挂红绸子的老掌柜。
“张叔,您说陛下他们去哪儿了,怎么这么多贵人?”
“还能去哪儿,肯定去桃源村了。”老掌柜随意的回答着,手中的动作没停,甚至连头都没转一下。
“去桃源村,难道是因为安平公主大婚的事?”青年见老掌柜转头给了自己一个白眼,便有些恼怒道:“张叔,别的铺子挂红绸子那是为了庆贺安平公主大婚,而那些铺子的掌柜都是人楚王府的手下人,您这是闹那般?难道钱多找不到地方花?您买的这匹绸缎可不便宜啊。”
“你懂什么?按我说,你小子的店铺也应该挂,当初没有楚王殿下,你以为你小子能有这间绸缎铺子,我们都是受了楚王府大恩的,你小子信不信最晚不过明日,你爹就得让你小子在店铺上挂上绸子庆贺安平公主大婚。”
话音刚落下,青年还在摇着头,便见着自己老爹赶来了。
忙碌的老掌柜看了眼来人,望着旁边的青年,笑道:“看吧,老叔说的没错,你爹来了。”
青年没理会老掌柜,望着风尘仆仆的老爹问道:“爹,您咋来了?”
“今儿个回长安见到许多铺子挂上了红绸,打听之下才知道安平公主快要大婚了,大家都替安平公主庆贺······”
老爹的话还没有说完,青年便打断道:“爹,安平公主大婚与咱们有啥关系?听说别人家庆贺安平公主大婚的红绸都是楚王府送去了钱财的,要不就是楚王府的产业,咱家不是楚王府的产业,楚王府也没送来钱啊。”
“你懂个屁,老子让挂你就挂,哪那么多废话,安平公主大婚,咱家没资格前去桃源村,只能以此聊表心意了。”
青年很倔强,站前门前没动,被老爹踹了一脚也没动。
挂完红绸的老掌柜看着青年笑道:“傻小子,你家的绸缎铺子早些年是个什么样估计你忘记了。当年眼看就要不行了,是你爹找到了李大掌柜,从李掌柜那里借到了一笔钱才周转过来,才有如今的光景。
没有楚王府,你家早就败了。当然,我家也可能早没了。
当年没有现在的繁华,大家也穷,那时候大家其实都想着将店铺承包给楚王府,不过李大掌柜那时说,楚王殿下念咱们生活不容易,不接受承包,但是借给我们资金周转。
有了无利息的借款,有楚王府帮大家想法子,大家才富庶起来的,这条街上的多数铺子都是受过楚王府大恩的。
当年生意不景气,全靠楚王府才有如今的样子,大家嘴上没说,但心里都记着楚王府的好。
当年楚王大婚,咱们没机会庆贺,如今楚王殿下的一母同胞的妹妹大婚,咱们赶上了,别说一匹红绸,就是十匹百匹,又算得了什么。”
青年半个字没说,扭头就跑回了自家的绸缎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