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炒价
作者:凉凉沧桑      更新:2019-08-06 03:36      字数:2290

来哥估计也没预料到那纸的价值,也发言催促。

“林泉,林泉当然知道,这纸,这纸……来,大哥,给林泉仔细看看!”斌爷一时有些语塞,但拉不下面子说自己不知道,企图拿过来哥手上的东西,估计来哥没给,紧接着便是何昌龙‘嘿嘿’的冷笑。

斌爷被逼得没办法,结结巴巴的说,

“因为这纸,……这纸,它少,所以贵。物以稀为贵嘛!”

“哼哼,也算是一种说法,”何昌龙的语气更加的不屑,估计是认为斌爷就那么随便蒙的,“那你说说,这叫什么纸?”

“纸就是纸啊,还叫什么纸!?你这人真是……”斌爷被问得气结,大叫道。

“好了,老三,你先出去吧,林泉他们还有正事要谈。”来哥发话道。

“大哥,林泉真没瞎讲,这纸真的很值钱,林泉兄弟说的,他可是这方面的行家。”斌爷有些急了。

“就外面那个?他认识?”何昌龙不相信的问道。

“那是,林泉那兄弟可是深藏不漏,刚刚就那么随便瞟了一眼,……”斌爷陡然觉得林泉给他长了面子,说话中气十足起来。

“那叫他进来吧!”何昌龙不耐烦的打断斌爷的话。

斌爷很高兴的跑出来找林泉。其实里面的话林泉全都听见了,但是林泉打心眼里不想趟这趟浑水,也看不惯里面那帮人不招人待见的嘴脸,本不想去,经不住斌爷的一番苦劝,只好跟他一起进去。

“你认识这种纸?”何昌龙看着林泉问道,其他人也都朝林泉盯过来,全是一副不相信的神情,只有薇姐依然微微笑着,一脸平淡。林泉估计这群人里除了这个何昌龙,也没其他人认识这种纸。

“不就是个二夹宣么,也没什么稀奇的。”

林泉进来之后,又抓紧瞟了一眼来哥手上的那纸,确定自己的判断没错后,很轻描淡写的答道。

“呵呵,你还真认识啊!二夹宣确实没什么稀奇的,可像这张这样的,你也觉得没什么吗?”何昌龙一听来了兴致,口气也收敛了一些,但还是透着高傲。

“林泉家里这样的有好多呢,第三号铺的也有几张,你想要林泉可以送一张给你!”林泉可受不惯他这鸟气,没好气的道。

何昌龙一听林泉说出第三号铺这么专业的名词来,神情瞬间庄重起来,道,

“看来是同道中人。”

接着又对其他人道,

“早就告诉你们这纸很贵的,你们都不信,现在这位小兄弟证实了林泉的看法,怎么样,这下信了吧!?”

来哥见斌爷的小兄弟没给他丢面子,也很是高兴,连忙催促林泉先给他们讲讲这是个什么纸。

林泉有心显摆一下,也省得今后被人叫拖油瓶,于是清了清嗓子,

“世间任何东西,只要做精了,都能成为无价之宝,就拿这简单的纸来说,造纸术是林泉他们的老祖宗贡献给世界和人类文明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纸也分为劣质品、日用品、中品,上品、精品甚至是神品,一般的就不说了,来哥你手上的这张可称得上是上品……”

“啊!上万一张才只算上品,那精品神品什么的……”斌爷大声的怪叫起来,不仅他张大了嘴巴,其他人嘴巴张得也不小,来哥眉头一皱,让他别打岔

其实纸这个东西说起来实在是没什么,有些之所以价值高,并不是现今的工艺做不出相同质量的东西,只是因为其是早期制造的,时间无法复制,拥有了历史的沉淀,或者是一些不一样的故事,人文成分所占比重更高,就如一些古董一样,具有了收藏价值,所以才会出现高价。

林泉国历史上自远古时期便出现了原始的造纸技术,其实早期的造纸术只是古人养蚕的副产品。当时古人以上等的桑蚕抽丝织绸,下等蚕或是劣蚕病蚕则用漂絮之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之后,用于漂絮的篾席上会残留一些絮丝。经年累月漂絮的次多了,那些絮丝变慢慢集结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日光下晾晒干涸之后,可整块剥离下来,用于书写,这就是最早期出现的纸,只是当时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工艺。经过长期的演进积累,至东汉时期,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加进了各种不同的制作材料及特殊的工艺流程,并将此技术传播向世人,各地便陆续出现过很多不同品种的纸,因产地不同,所使用材质不同,导致纸的品名和性质各异。在林泉国境内,众多纸品中尤以宣纸最为出名,来哥手上那张二夹宣就是宣纸的其中一种。

宣纸,出产于现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因泾县唐时隶属于宣州府,故得名。据史料,‘宣纸’最早见于唐代,当时著名的书画家张彦远曾在其著作‘论画体工用塌写’中,有‘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之语,是为宣纸得名最早之纸由来。亦有说宣纸源于汉代,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命其门下一叫孔丹的弟子外出传播。孔丹奉师命云游四方,一边传授改进的造纸之术,一边勘察各地山川风物,找寻各种可用于造纸的材料。孔丹传术不到两年,听闻老师不幸辞世,悲痛不已,并发誓要造出世间最好的纸,拓画下老师的音容笑貌,以供缅怀。年复一年,孔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河流山川,始终未能如愿。这一年,他来到皖南山中,有一日在一条溪谷边徘徊,看见林子里一颗怀抱粗的青檀老树倒在小溪之旁,树干横卧溪水之上。那树干也不知被溪水冲刷了多少年月,树皮早已腐烂不堪,一缕缕白净的纤维从树干里露了出来,在溪水里漂浮。孔丹灵机一动,取那白纤维作为造纸原料,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大功告成,所成者便是后来的宣纸。

宣纸以白净细密,柔软均匀,久藏不化,百折不损而得‘千年寿纸’的美誉。宣纸的制作工艺复杂,考究,制作材料也特别,是以其名气远远高于其他纸品。长久以来,宣纸一直作为贡品给皇宫大院、王公贵族所使用。自唐以来,朝廷也一直参与宣纸的制作改良,希望将这种品质上乘的纸推广出去。甚至曾经在巴蜀、两湖、两广等地都设立了专门的衙门来监造这种纸,可惜由于宣纸所需材料除泾县及其周边地区外,其他地方没有,所以造不出同等品质的纸,后只得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