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河边 十
作者:月下梧桐雨如丝      更新:2019-08-06 05:21      字数:2049

惠秀敏,究竟会给我带来什么呢?

如果用门当户对、条件相当的标准来衡量,确实已经是最佳人选了。或许,近几年来,有意无意之中,我让一些机会白白的溜走,就是为了等待着她吧?说得形象一点,她简直就是彩霞与玉姐的合体。如果真能够把她追到手,以前的那些失意、苦涩与苍白,大可以看作过眼云烟,付之一笑了。这一次,上苍真正垂青于我了。

自然,我可以这样想。只是,另一种可能就是,竹篮打水,白高兴一场。

像她这样漂亮的姑娘,似乎不至于没人追吧?如果她已是名花有主,那么,我就将会是一个多余的人,或者说,是一个迟到者了。如今的大学生,在大学里就谈恋爱,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因此,目前,我还不能高兴得太早,还不能盲目乐观。从这个角度看,带有相亲性质的介绍,确实有积极的一面。要不然,就有可能雾里看花,表错情。

这惠秀敏,目前有没有男朋友呢?

这个问题,确实是要尽快弄清楚的。

那么,以后的一些时间里,我该做点什么呢?

自然,向她求教这件事情,依然要继续。无论成与不成,学业,也就是自学考试,或许对以后的晋升有帮助,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够落下的。而且,这样的一件事情,说不定有助于揭开她的情感之谜。除非,有那么一天,人家不欢迎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失去信心。哦,倒有点像那句歇后语:“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而如果从以往的经历来看,一旦轮到我,情感这件事情,似乎都不会太简单。嗯,还是要慎重一点......

“嗯,先不去想那么多,”梁浩轩这样轻声说道,“这一路上,还是先好好的回味一下这个夜晚的情景吧。这脚下的路,从来都是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

一番遐想之后,梁浩轩返回单身宿舍。

这天下午,拿着两本书,梁浩轩信步走向中学足球场南侧的茶子岭。

由于时间有限,一本英语教材,自然是要随身携带的。而另一本书,则是《中国古代文学》。这古代文学,也属于自学考试的科目,不过由于是在次年四月才有安排,因此也就不急在一时了。大体上可以这样理解,这次梁浩轩带上它,带有某些调节一下脑神经的意味:这正儿八经的英语学习,未免有点枯燥乏味,因此,如果觉得有点累了,尽可以翻看一下唐诗宋词,在艺术的氛围里,让脑神经适当的放松一下。

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考试的压力,梁浩轩倒是宁愿只带这本《中国古代文学》的。

一路信步走着,不一会儿,就走到了茶子岭南麓的小路边。

四下张望一番之后,梁浩轩向坡顶方向走去。

人们都习惯于说爬坡,不过,这茶子岭,坡度不大,也比较平缓,也就是三四十度的样子,因此,用一个“走”字,也不算太离谱吧?下坡路虽然容易走,不过,由于有着某种隐喻,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说的。

来到坡顶之后,看了一阵子英语之后,梁浩轩只觉得一阵莫名的烦躁,于是,皱了皱眉头之后,就把那本英语教材放到一边去了。闭目静默片刻之后,他睁开双眼,漫不经心的翻阅起那本《中国古代文学》来。这种信手翻书的习惯,对于梁浩轩来说,也是由来已久的了。不一会儿,他的目光,停在了这样一首词上: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明眸注视了一阵之后,梁浩轩露出一丝苦笑来:这,又是一首写“离恨”的词作了。嗯,也不知道别人是怎样看的,对于这“离恨”什么的,我倒是颇有感触的。太远的地方,就不说了,单是这片土岭,也足够我感慨一番的了。哦,九年前的那个盛夏,在那样一个上午,我傻乎乎的按照正确的道路,从这儿,将梅玲玲送向西南方的火车站。那时的我,未免太青涩了吧?走错路又怎样呢?只要两个人并肩前行,多走一点路,不是更好吗?

当然,那时我还是一个学生,心思单纯一点,也还是情有可原的。

而去年,也就是在这片土岭上,我也曾和徐心怡在一起。只是,当时我万万没想到,那是我与她的倒数第二次相约了。或许,也只能这样解释了,这一片土地,已经不再属于她了,于是,这片土岭上,留给我的,也就是离愁别绪了。确实,这样的一大片土岭,不乏离离青草,如今,青草依旧,那过去的一切,却再也无法重现了。

其实,对于得失成败、聚散离合,我大体上也还是看得开的。只是,回忆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要将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往事,忘个一干二净,也是不可能的。有人说,往事就是用来回味的,也不无道理啊。有些事情,有些场景,有些画面,迟早会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沉淀下来的,让你慢慢回味的。是啊,走到如今的这一步,也不会是无缘无故的,眼前的事情,或许就有着过去的投影。在这种意义上,那些往事,确实就像一面镜子。

当然,谁都能意识到,往事虽然值得回味,却是一去不复返的了。

老是沉湎于往事,也没有多大意思。

既然是这样,还是回到现实之中来吧。

这几天夜晚,我也还是到惠秀敏那儿去,到那儿去看书学习,去向她请教。只是,和第一个夜晚相比,那宿舍里的氛围与气息,似乎已经出现了某种微妙的变化,难以言传的微妙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