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酉时相约
作者:江淘      更新:2019-10-08 23:54      字数:2149

英雌我命由我第四百章酉时相约一晃眼,时间就来到了武德十一年的三月。

是月初一上午,原本正是春光明媚的时分,随着苍穹之上那一轮金乌骤现“初亏”之状,阳光开始缓缓变暗,天气也随之逐渐转凉。

早在半旬之前,太史局的司辰师李淳风便上书预报了今天会有日食之象。

受限于落后的科学认知,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看来,日食是一种极为不祥的天兆,他们认为“天狗食日,五谷不出”,出现日食,就意味着必会发生严重的天灾,从而影响全年的粮食收成,甚至这李淳风还在奏疏上说“日蚀必有亡国死君之灾”,搞得朝野上下一片惶然。

当然了,来自后世科学发达时代的穿越者肯定不会这么无知。

不过,李曜并没有贸然站出来对人们进行天文科普教育,为了维护大唐这个崇信“天人感应”的华夏正统与社会稳定,她只是根据诸道州县报告里面描述的一些异常气候情况,奏请朝廷提前做好预防各类灾害的准备。

而她身为大唐的国师,天下玄门教派的魁首,采取这般极具针对性的行动,也恰巧印证了李淳风那危言耸听的说法。

所以,李渊今日颁下一道“罪己诏”,便草草结束了朔日朝会,然后率领文武百官在长安南郊藉田坛举行祭祀仪式。

当太阳开始形成光环,天地陷入一片昏暗,身着大裘冕的唐皇李渊,两脚慢抬快落,开始沿着两道云龙浮雕之间的台阶拾级而上。

待皇帝登上圜丘,事先候在顶上的李曜当即手举玉圭,声音清亮地唱诵了一篇词汇绮丽、声律调谐的四六体骈文,随后在火盆里点燃一支精致的铜柄火炬,再以双手将其举至李渊面前“请圣人迎日”

李渊庄重地接过火炬,然后面向高台正中那一口装着火油、柴草和各种祭品的青铜大鼎,声如洪钟地道

“朕祈上苍,照临下土”

音落,李渊扬手一抛,火炬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准确地落入鼎口,一团绚烂的红色火焰旋即从鼎中腾起,高台两侧立时鼓号齐鸣,声音直上云霄。

祭天礼毕,仿佛上天真的感应到了皇帝的祈祷一样,太阳慢慢从漆黑的阴影中移出,茫茫天空复又渐渐变的明亮起来,直至灿烂的阳光洒满整片大地。

尔后,在一片山呼海啸般的庆祝声中,皇帝李渊与国师李曜各自乘车离去,参加祭祀的一众朝臣这才纷纷起身。

杜淹拍了拍衣袍上的泥土,开始指挥下属们打理祭祀场地,在人群中穿梭来去,忙得不可开交。

就在两天前,杜淹又升官了,而且这一次比上一次升得更加迅猛,竟被老皇帝下诏任命为正三品礼部尚书,并加授“参议朝政”之衔,一举成为当朝宰相,几令满朝公卿为之侧目。

刚开始的时候,杜淹想起袁天纲对他做出的预言,内心深处还是感到非常恐惧的。

因为他已经发现了,他能在短时间里,接二连三得以高升,要说李三娘没有在背后暗中捣鼓,只怕他家的四岁小孙儿都不会信的。

而且,他心里总有一种感觉,感觉李三娘的失魂症纯属胡诌,肯定对过去的经历知道得一清二楚。

所以他非常怀疑这一切都是李三娘为报仇而设下的借刀杀人计让李世民和前秦王府的故僚们对他生出什么误会,进而对他采取最严厉的报复手段。

后来,他辗转反侧,经过一夜思考,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将机就计,主动寻机向护国公主示好,虽不至于彻底投入对方的阵营,但最起码表面上也要学裴寂,做一个忠于李渊的帝党。

毕竟,无论护李三娘做出何种成绩,她得以权倾朝野的绝大多数资本都是来自于当今天子的信任与依赖。

也就是说,只有当今天子才是李世民真正的政治对手。

杜淹这人一旦拿定主意,行动起来也是相当雷厉风行,穿上紫袍玉带的第二天,他就趁着自己在两仪殿参与商议国事之机,悄悄将一封求见信塞给当时出席会议的李曜。

李曜不露声色地做出了回应,与杜淹约定今天酉正时分在长安普耀寺见面。

长安城东南,青龙坊。

杜淹忙完事务,眼见太阳已经西斜,顾不上身心疲惫,赶紧催马赶赴约见地点。

青龙坊地处曲江池畔,大部分的坊区都属于“芙蓉园”,而普耀寺则位于青龙坊东南隅,乃是前朝文帝皇后独孤伽罗为其外祖父崔彦珍所立的寺庙,由于是前朝皇家的私庙,再加上本朝崇道抑佛,所以到得如今,已经完全被人废弃了。

长安东南城区民居稀少,也没有多少建筑和街道,杜淹很快就轻松地找到了普耀寺。

此时寺门大开,杜淹打马进去,却不料刚驰出丈许,身后便传来了一道沉闷的关门声,他下意识地转头去看,就见两名黑衣客已经站在了紧闭得严丝合缝的门板前,待回过头来,前方又赫然出现了同样身着黑衣的一男一女,其中那女子的样貌竟与李曜有着几分相似,正是天辅国师府女典军兰韶英。

未等杜淹问话,兰韶英身边的男子已上前拉住马辔,沉声道“请杜公下马入内。”

杜淹虽然对此人的举动感到不满,却不敢发作,待他踩镫下马,把缰绳交与那无礼的男子,兰韶英抬手朝影壁后方一指“贵主正在里面等候,请随我来。”

杜淹跟着兰韶英一路来到主殿,环顾四周,就见院墙残破,地面青草丛生,台阶上也长满青苔,依然难掩建筑精致的布局结构,看着甚为庄严大气。

“杜公进来吧。”

“喏。”

李曜的声音从殿门口传来,杜淹恭谨地答应一声,抬脚步入大殿,殿内只有数盏石灯,光线并不太明亮,只能隐约看见一个纤细的人影立于斑驳的佛像旁边,正在端详着殿内墙壁上的经变图。

杜淹上前拱手拜道“臣见过贵主,希望贵主能为臣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