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出面
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么?
“太太明鉴,往年咱们都是按时交租子,从没少过半个子儿,今年是实在没办法。求太太大发慈悲,且宽限一年,来年丰收定会补上。”那老者哀求道。
管事的见状,上前和唐太太说道:“太太,这几位一直租咱们地,好几十年矜矜业业,从没有少交过。要不,这次您看宽限一年吧!”
唐太太顿时变了脸色,尖着嗓子一叠声儿地质问道:“这个家你是主子,还是我是主子?几时轮到你说话的份?”
管事的被唐太太飞了一脸唾沫星子,当着这么多佃户的面,当真是丢尽了颜面。只是唐太太性子不好,再多说也是无益,索性站在一边去。
“话撂这,按时交租,交不上趁早给我搬出去滚蛋!”
唐太太放下话,甩袖子回了屋里。
佃户们一脸绝望,无精打采地从地上爬起来,望着管事的问道:“管家哥,您前阵子派人让咱们冒雨收了些稻子,想你也看到了,才头一天稻子不是被水冲走,就是烂在地里。到明年这个时候才收的上粮食,可怎么好啊!”
管事的摊了摊手,叹息一声,说道:“能怎么样?如今大爷不在府上,咱在太太跟前也说不上话。要不,各位先回去凑凑?”
众人苦着脸,折算下来多的要交上四五十两银子,少的也是十一二两银子,拿什么凑?
说了一阵,也是没办法,只好各自回庄子上想办法不提。
却说管黎那头,果然钱庄上有不少大户们等着取银子,少则百两,多则千两,一大群人将钱庄围的水泄不通。
一个在外头的伙计见管黎的马车过来,赶紧撇了众人,过来悄声道:“娘快走,如今这些人闹的不成样子,说今儿不给银子就要上唐家要去!”
管黎在车里听说,没走反而让人通知:“唐家大娘来了。”
取银子的都是些商户,本想趁着这个时候取些银子到外地贩米粮过来,但没想到钱庄的伙计和管事的只管推脱,不拿一个银子出来,心里便疑惑是不是唐家想一家独大,把这个生意自己兜揽下来。
“来的正好,咱们存的银子,取银子天经地义,唐家凭什么不给?”
众人将管黎的马车团团围住,吵嚷着让管黎拿银子来。
不知道谁说了一声:“唐家最近都是这个娘们出来算账,唐老爷差不多两个月没露面,说不定是卷着咱们的银子跑了!”
众人闻言,纷纷挤上去,小厮们赶紧拦在车门口,不让人冲撞了管黎。
“今天不把钱交不出来,咱们就闯到唐家府里头去拿东西抵押!”
管黎揉了揉额头,命丫鬟:“打开车门!”
丫鬟虽然疑惑,但管黎说过,她说什么都必须听话照做。
车门被打开,所有人都愣住了,管黎弯着腰从马车里出来。
管黎站在马车头,一手扶着车壁,神色平静地看了一眼众人,沉声说道:“各位想的的确不错,唐家现在是拿不出银子来,但不是为了垄断生意,想必在唐家米行买过米粮的人都知道,我家的粮食都是照着原价给大家的。”
阁楼上,一位身穿华服的贵公子倚在窗门望着喧嚷的人群中,目光焦距在女人身上。
“都是乡里乡亲,唐家实在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发国难财,因此将唐家所有的银两全部取出拿到外地购买粮食,尽量保证让街坊和乡亲们能度过难关。”
管黎此话一出,赢得许多围观百姓的掌声。
“好!唐家果然是心善,咱们以后都光顾唐家的生意。”
“正是,今早除了唐家米行,其他的米行价钱都涨了一半,听说还能赊账呢!”
百姓们是感动的一塌糊涂,纷纷夸张唐家。
管黎都看在眼里,摆下手示意诸位安静,对着取银子的商户们深深的福下去,诚恳地道歉:“按规矩说,各位存银子,取银子都是理所当然。这次是小妇人失信于大家,道歉已是无益,若是各位愿意给唐家点时候,我愿意等到洪灾结束之后,再亲自摆酒给诸位赔罪。”
因为围观的人起哄,这些商户们楞了半日神。等到管黎说出这一番话才回过神来,气愤的道:“好罢呢!拿着咱们的银子做人情。你要做善事是你们唐家的事,与咱们无关。若是不给银子就拿东西赔!”
“给钱,银子是咱们存在你家的,不管到期不到期,都该奉还。”
只见管黎站在人群中,丝毫没有慌乱,等到叫嚣声弱下去,才道:“现在正值多事之秋,唐家现在的确是拿不出银子,但我在这里向大家保证,银子和利息一定会一分不少给大家。咱们威远县水患,朝廷一定不会坐视不理,即便现在我变卖家产,各位取了银子到外地去,朝廷的救济粮下来,各位的粮食还能卖出去?大家劳心费神从外地运粮过来辛苦不说,反倒亏损,岂不是得不偿失?倒不如将银子放心存在钱庄来的实在些。”
起哄的声音逐渐弱了下去,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唐家娘子,即便如你所说,但是你唐家的银子都拿了来做善事,咱们的银子你什么时候能还?”
“对!我们总不能把银子存你们钱庄一辈子不取吧!”
“我看这小娘儿在哄咱们玩呢!唐家大爷把家中银子卷包和小寡妇跑了,咱们可不是傻子,你一个妇人,拿什么还?”
管黎转身回到车里,取来一块才织好的彩织。
彩织一入众人眼帘,众人的目光便被其吸引了,那布匹色彩斑斓,在阳光下泛着五彩光芒,仿佛是天空中绚丽灿烂的彩虹。
管黎和一个丫鬟将整个彩织摊开,织布细密不见缝隙,整块布轻软覆盖在手中犹如无物。纹路细密,装饰最时新花纹样式,花瓣或伸或卷,枝繁叶茂,栩栩如生。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一些懂行的人不禁感叹:“老朽贩卖布匹也有四五十年,从未见过有人能织出花纹,敢问唐家娘子从何处寻来这等妙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