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声音十分的清晰,只听王猛说道:“包大队,确认无误,欧阳进说,干冰泡沫箱是他打开的,他是故意的,是怕曾念薇没有死。”
听到这话,颜晓晓“哈哈哈哈”大笑了起来,对着林晨说道:“林晨同学,你知道吗?你刚才的装逼行为,实在是太高明了,我是真相信了。
“什么行为证据!什么犯罪心理!好高大上啊!我是真没有听说啊。
“但是,事实却胜于雄辩,实际情况,根本就不是你说的那样,你说好笑不。
“我真要给你点赞——你作为失败的典型,你实在是太成功了。”
沈月半也是揶揄道:“我早就说了,你的那些东西靠不住,你偏要长篇大论的进行论证。我的手术刀,才是最忠实的伙伴啊!”
却说刘长发,也是笑了,既有嘲笑林晨的意思,更有看到沈月半盯着手术刀发呆的意思。
包大仁却还是面无表情,但他真的认为,林晨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只是事实摆在眼前……
等到大家安静了下来,他这才对着林晨说道:“你不想解释一下吗?”
颜晓晓一听,跟着起哄道:“对啊,林晨同学,你应该发表一下失败感言啊!”
林晨却没有生气,而是十分高兴地说道:“欧阳进这样的说法,我十分高兴,恰好印证了我刚才观点的正确性。”
“我去!”
颜晓晓第一个感叹,“林晨同学,你不会是精神错乱了吧?”
“当然不是!”
林晨接着说道:“与这个问题相类似的,还有几个问题,相信也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
包大仁心思缜密,十分镇定,说道:“你说的就是,欧阳进没有强见曾念薇,为何要承认强见了她?欧阳进应该是帮助曾念薇自杀,罪不至死,为何还要承认故意杀人?”
林晨接着道:“没错,这些问题,都是同一个问题,都反应了欧阳进同一个心理。”
颜晓晓着实来了兴趣,急迫地问道:“什么心理?”
林晨解释道:“欧阳进承认这一切,强见、杀人、放干冰,是因为一心求死,把自己的罪责尽量往重的方面说,便于判决死立执。”
颜晓晓双手一摊,笑道:“欧阳进为何要一心求死?不会是想要殉情吧?”
林晨解释道:“当然不是。他深知杀人偿命,他掐死了曾念薇,可能难逃一死……”
颜晓晓疑问道:“不对啊!曾念薇不是死于二氧化碳中毒吗?”
“可是欧阳进不知道啊!一是,他亲眼看见,曾念薇被他给掐死了;二是,侦查员也多次问他,为何掐死曾念薇?进一步强化了他的认知。”
林晨接着说道:“杀人偿命的畏惧,只是他承认这一切的一个方面,这个案件中,还有其他更加重要的原因,让欧阳进一心求死。”
“什么原因?”
颜晓晓追问道。
林晨淡然道:“因为,他有病!”
猛然听到他这话,颜晓晓“噗嗤”一下就笑了出来,“人家有病,你要药啊!”
包大仁盯了颜晓晓一样,示意她不要胡说八道。接着,对着林晨说道:“具体说一说。他有什么病?”
林晨说道:“应该是艾滋病!”
沈月半却是不屑道:“你凭什么这么说?”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心里应激微反应加以分析。”
林晨却是不慌不忙的,打开了摄像机的视频,点击了回放。
听到他这话,大家再一次雷到了。
这个家伙到底是何方神圣啊?
不但精通法医学、犯罪心理学、痕迹学,看样子,还懂微反应,真是牛逼到家了啊!
当警察,只要搞懂以上任何一门学问,就足以傲视警界了。
要是全部都懂,真是可以上天了。
……
林晨没有看他们的表情,将视频回放后,暂停在了给欧阳进做体检的时候,体检医生问他,有没有什么病之际。
当时,欧阳进说他没有病。
对此,林晨解释道:“此处,欧阳进的面部表情表现为:
“双眉下压,邹紧,表示关注,内侧三分之一处形成扭曲向上,表示恐惧或者悲伤。
“上眼睑努力提升,但是遇到下压的双眉,形成了皮肤褶皱,结合眉形判断为恐惧情绪的表达。
“提上唇肌收缩,上唇提升,鼻息两侧形成浅鼻唇沟,表示厌恶。
“颈阔肌将嘴角向两侧拉伸,降口角肌向下拉低嘴角,降下唇肌向下拉开下嘴唇,颏肌收缩,上推下唇中部,这是典型的咧嘴哭的特征,表达了强烈的悲伤。
“脸色微微泛红,应该是表达了羞愧。”
包大仁、刘长发听到林晨的描述,懵逼了。
现在,只有沈月半、颜晓晓二人大概听懂了,他们毕竟学习过面部解剖结构。
“我知道大家听不懂,这个涉及到解剖学,我下面直接给大家一个总的结论。总的来说,刚才的表情特征表达的是,特别悲惨,并伴有羞愧的表情特征。”
林晨接着说道:“但是,刚才欧阳进却说他没有病,他的表情特征,却出卖了他。”
包大仁经验老道,当即质疑道:“不对吧。欧阳进知道自己杀人了,下场注定不好,悲伤是自然的啊!”
“你的问题很好。同时,你刚才说的‘悲伤’二字,就很能够说明问题。”
林晨说着,就点开了欧阳进其他一些录音录像,说道:“你们看,此前欧阳进的表现,就是典型的悲伤特征,我刚才说的是悲惨。
“二者的区别很复杂,为了直观,我们就对比一点,鼻唇沟的深浅。”
颜晓晓眼睛小,十分尖锐,对比后,随即说道:“确实,问欧阳进有没有疾病的时候,他的鼻唇沟要比此前深得多,如果之前他是悲伤,现在用悲惨来形容不为过。”
林晨总结道:“因此,我的意见是,欧阳进当时说谎了,实际上他有病。这个病使他特别的悲惨,并且感到羞愧,那么我想应该是艾滋病。”
“不对,不对。你刚才的微反应,或者叫微表情,根本就是江湖把戏。看着花哨,实则无用。”
沈月半当即否定道:“大家都知道,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具有科学性,已经被公安部列为九大侦查手段之一。但是,其测试结论依然没有被《刑事诉讼法》列为八种法定证据。
“因此,什么心里应激微反应,更是不能被法律所接受。忽悠一下外行、网民,倒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