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算计
作者:谈兵论道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90

“千里之外,亦能断言识人。先生真奇人也!徐荣鲁莽,不知先生大才,请勿见怪!”

徐荣上前道歉,郭嘉见此,依旧泰然自若,只是微微点点头,示意徐荣不必如此,却再无其他客套礼数。

郭嘉以他乎寻常的察人之术,顷刻之间,使徐荣对他转观,并主动上前道歉,周琛静静看着这生在眼前的事情,不由想起他所了解的郭嘉。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先在实力较强的袁绍军中出谋划策。后现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遂受荀彧推荐,归依曹操。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显赫功勋。郭嘉去世后,魏军屡屡受挫,一蹶不振,可以说若无郭奉孝,曹魏绝无机会取代东汉。

史书上称郭嘉“才策谋略,冠绝一时”。因其为曹操出谋荡平乌丸,得罪了后金(满清)的祖先,故而郭嘉在现代知名度不高。郭嘉尤以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而闻名。因其能通观全局,在选择作战目标、作战时机的把握上,拥有极为精辟独到的见解,用计使谋,犹鬼神之策,必有所中。故此人称“鬼才”。

周琛此刻已经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如果将他和少年合二为一,郭嘉的点评全部准确。特别是郭嘉见识之不拘一格,见解之独到深刻,即便是他这个现代人都深受触动。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本是儒士奉行的出世、避世准则。在郭嘉眼里,却不过是腐儒无能消极的表现。由此可见郭嘉虽一文士,胸中血性男儿之豪气,却是丝毫不属于任何军中武人!

至于那些只懂明哲保身,有才却无血性的大儒,他则视其为腐儒!

周琛深思不语,眼前不过十五岁的郭嘉,行为举止,不拘一格,时而狂放不羁,时而温和谦恭,完全非常人所能揣度。其智谋才识,绝非他这多拥有了两千年知识的人所能及!

史书记载,郭嘉少年时便展露出了非凡的智慧。他喜欢与长者交谈,往往见解独到,使长者自愧不如。一个外地术士,路过颍川,见郭嘉聪慧如此,惊呼其为姜太公转世,因此其少年时,便被人称为“小太公”。或许正是自小天生不凡,因此郭嘉自信清高,喜欢无拘无束,交友也非常挑剔,只与他心中的仁人志士来往。

周琛想到这点,再想想方才荀彧叙述郭嘉的话,立刻明白郭嘉的意思了。这田野里的伏军,明显是郭嘉等人故意设置,有意试探他,可惜他却没有现,因此本已对‘他’改观的郭嘉,此刻难免因此看低他。起码不会像先前那么看重了。

依照郭嘉的性情才识,如果不是像曹操那样计谋智略过人的豪雄,一般人是绝难收服的。周琛纵然再过自大,也不会因为比郭嘉、曹操等人多知道两千年的知识,就敢说他比这些人聪明英明。他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这两千年的知识,将这些知识使用恰当,自然能够趋利避害,转劣势为优势,不输于曹操等人。

周琛心**电闪,转瞬淡定起来,既然一时半刻无法挽回郭嘉对‘他’的固有认识,那何必现在强求。郭嘉愿意交往的都是荀彧、审配、沮授,这些三国时计谋政略顶尖的人物。何不慢慢展现才华,积攒实力,让郭嘉对他改观?

周琛想通这点,再不急于一时,心下淡定从容起来,忍不住对郭嘉玩笑道:“奉孝,今次断语可不要再错了!”

郭嘉微微一愣,未料到周琛会和他玩笑,欲开口要说什么。一旁的荀彧却是抢先道:“二位若要辩论,可到庄中设论战台,一较高低。莫要在田间地头大煞风景了!”

“好主意!只怕有人不敢!”郭嘉不由出声赞同。

周琛听说论辩,心中欲要推辞,仔细一想,郭嘉明显是要借此再次察看他的才学见识,何不故意引他上钩?索性便微微一笑,道:“若非军情紧要,需要追讨彭脱残部,便是辩论十天半月也无问题!”

“还不是推辞!”郭嘉微微摇头。

荀彧见郭嘉有意相激,赶紧上前道:“奉孝,公璞自颍阴行军到此,还未休整用饭。此处不是说话地方,先让他率部到庄上去,暂作休整。到时你在与他寻机会辩论可好?”

郭嘉这才微微点头,不再纠缠周琛。荀彧劝完郭嘉,又转而对周琛道:“公璞既然到此,便到荀庄,让我等一尽地主之谊。家叔也想知道,公璞南下返家,遭黄巾贼绑架后,是如何逃出贼营,又是如何投军立功的。”

“如此甚好。只是关于从军之事,说来话长……”周琛忙答应下来,他本就打算去荀庄休整,当下遂让徐荣看好军队,莫要践踏麦田,不要扰民,遂与荀彧等人边说话,边往荀庄而去。

荀庄是颍阴荀氏族人聚集的村落,庄中除家奴和佃户为外姓,其他多为荀姓。荀彧一族则为庄内最大一支。其族中多出人才,‘荀氏八龙’之后,又有如今的荀彧、荀谌、荀衍、荀悦、荀攸等人。

周琛等人到了荀庄外,遂吩咐徐荣领军在庄外驻扎警戒,同时又命军粮官上荀庄购买猪羊与酒水,为士兵造饭,吩咐妥当,这才带领几名亲兵,与荀彧等人往荀氏庄园而去。

荀氏庄园是典型的坞堡式庄园,四方八面建有箭楼和哨塔,庄园围墙极为坚固,庄内家兵约有五六百人,再加上荀彧、荀攸、郭嘉这些天才谋士,黄巾军要想攻破,确实极难。这怕也是荀庄没有遭到破坏的原因。

周琛跟随荀彧步入庄内,在其带领下,来到一处别院,刚进院中,就见一个头半白,相貌清癯儒雅老人,已站在院中等候。

周琛知是荀彧的叔父,也是他顶替的少年游学颍川时的老师荀爽,赶紧上前拜道:“学生见过老师。老师身体康健,不知新书著完了否?”

荀爽扶起周琛,直视其双目,观察周琛良久,方长叹一声道:“公璞高了三寸,壮了五分。”

“老师说的是。”周琛微微一愣,差点吓出一身冷汗,赶紧应道。

荀爽又面容一肃,对周琛郑重道:“三月未见,昔日刚烈诚孝有余,机变智谋不足的少年,已是一位身经数战,功勋卓著的英雄。少年之变,如三月乔木,日新月异。人之成长,岂三言两语所能断定。老师再不为人断语也!”

周琛、荀彧、荀攸几人见荀爽如此认真,一时无人敢辩驳,唯有郭嘉上前道:“老师,公璞乃是异数。能有如此巨大变化者,世间少之甚少,老师不该以此废弃观人之学。”

周琛听郭嘉说得有理,当下也赶紧道:“老师,奉孝所言不虚。人之复杂多变,虽难预测。但其器具才学,非一日可养成,是以也非数日能改变。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世间屈指可数也!学生若非遭逢大变,身陷黄巾大营,破而后立,才有此变,未必不会如老师断言那般,少年早夭!”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荀爽猛然抬起头来,喃喃重复着周琛这句话,又似恍然大悟,不由笑道:“破而后立,公璞果然脱胎换骨矣!用此句形容你之变化,再恰当不过!”

郭嘉、荀彧、荀攸等人听荀爽如此说,一时之间也是颇有感触,都认为确实如此。以前的周琛和现在的周琛如同两人矣!

周琛不禁讶然,他一时顺口,就说出了这句后来形容“吴下阿蒙”吕蒙的话,没料到却让荀爽等人用在了他的身上。

当下荀爽又询问了周琛如何逃脱黄巾大营,如何在皇甫嵩帐下效力等事,周琛视情况,一一作了解答。

荀彧、荀攸、郭嘉几人,听周琛讲到与徐荣冒险潜入阳翟城,都是摇头直叹,认为他不该如此弄险。

郭嘉更是反讽道:“以匹夫之勇,决战军阵之中,此莽夫之所为。为将、帅者,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周琛有意让郭嘉对他改观,当下也不作辩解,只淡淡道:“奉孝之言,书生之见也!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当临阵决机,方能取胜。熟读兵之入门也!若非如此,便不会有赵括纸上谈兵之笑谈了!”

郭嘉听周琛如此讥讽他,当即向荀爽拱手道:“老师,学生要与公璞布阵排兵,演练对攻,决一胜负,看他还敢如此小看学生否?”

司马徽、荀爽等人在颍川学宫时,授学相当开放。郭嘉此举正是秉承颍川学宫的学风。

荀爽见此,遂转头看周琛,看他如何回答。

周琛此刻已经酒足饭饱。他还要追击彭脱,以免错失军机,当下只能拱手道:“老师,学生今日军务在身,无暇与奉孝演练兵法,还请见谅。”

“莫非是怕呢?”不等荀爽说话,郭嘉也不恼怒,微微笑着反问。

“奉孝若真要一展所学,何不随我此去剿灭彭脱?到时我亦可见识奉孝用兵之道,岂非比在此排兵布阵演练来的真实?”周琛淡淡笑道。

“公璞兄总算露出了本意了!”郭嘉听周琛如此说,霍然站起,朝着荀爽微笑道:“老师,学生判断如何?”

周琛霎时便糊涂了,不解地去看荀爽,荀爽却是摇头不语,只有荀彧缓缓站起来,看着周琛笑道:“公璞,实在对不住了。从村外相遇,我等都不过是助奉孝探查你此来的本意!”

周琛微微一愣,不由摇头苦笑:“何必如此?若是老师和诸位学友直接相问,我又岂会隐瞒?”

荀攸却是起身道:“非也!探查公璞本意是其一。其二,也是最重要的,我等是想看看公璞到底变得与以前有何不同了。如果不是有意试探,又如何能知道公璞的真实变化呢?”

周琛心中咯噔一下,不由忐忑地望着众人道:“那结果如何?”心中却是最怕这些人认出他非原先的少年!

&1t;a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