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离女儿下乡的日子越来越近。学校已经快放假,所有下乡学生将在八月初集中送到各个知青点,徐曼得赶紧给女儿准备行装了。在李华平与徐曼商量完女儿下乡的事后,徐曼开始不太理解,为这事难过了好长时间,眼泪都不知流过多少回,从未与老公红过脸的她甚至与李华平耍起了性子,认为李华平心中只有他的事业而没有很好关心女儿。虽然怀着满腹的惆怅与忧伤,对宝贝女儿依依不舍,但她又是个明事理的人,认为李华平的话不无道理,这是大势所趋,谁也左右不了,何况像他们这种下放人员家庭哪有什么话语权呢?既使能想办法让女儿留下来,但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女儿既没有学上,又安排不了工作,全国的情况都一样,还不如顺应潮流,让她到农村去锻炼一下。既然其他职工和一些领导干部的子女都下了乡,自己的女儿又有什么理由能留下来呢?
她开始盘算给女儿准备些什么东西为好。不知女儿这一去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她要到市百货商店买一只结实漂亮的旅行箱,可以放一些日用品和换洗衣服。她还要托朋友从农村弄些棉花来,打两床棉被带上,垫的盖的各一床,冬天乡下很冷的,新棉被暖和。女儿好长时间没做衣服了,还要去扯几尺布,给女儿做两套新衣服。女儿讲卫生,爱美,农村条件艰苦,可能连个像样的商店都没有,得多买些牙膏牙刷雪花膏、蚌壳油和毛巾之类的易耗品。还有女儿现在是大姑娘了,还要给她准备一些女性用品,教她一些必要的常识。女儿喜欢吃云片糕,不知农村好不好买,得准备一些给她带上。唉!作为母亲来说对女儿真是操不完的心啦。
但作为李华平来说也确实帮不了她什么忙,更指望不上他能考虑给女儿带些什么东西。他这个人除了在做学问和工作上特较真之外,在生活上一直是稀稀拉拉,十分随意,虽说在城市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但还一直带着农村来的不讲究的习俗。徐曼这个书香门第出身的“大小姐”刚与李华平结婚那阵子好不适应,给李华平憋回了好多坏习惯,比如说,衣服不说就不知道换,一双鞋子穿破为止,臭袜子到处丢,不喜欢常洗澡,睡觉前用凉水把脚一冲了事等等。但她同时喜欢的也正是李华平身上的这种朴实和率真,更欣赏他对学问、对工作、对他所从事事业的这种坚韧不拔的韧劲。
......
汛期依然是大坝建设的关键时期。时至七月份,整个工地已逐步进入重要防汛阶段,保安全、保进度、保度汛已成为水电施工的常态。由于防汛施工项目多、工期紧、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多,李华平依然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对于家里的事几乎全然顾不上,即使回去也只是晚上临时歇歇脚,第二天一早又到工地去了,几乎没有节假日。且越逢节假日,上级单位和部门越是要求创高产,兄弟单位都在比着干,比着向上级传捷报。每当节假日,工地报纸、广播也在争相报到各单位节日创高产的典型。在这种浓厚的竞赛气氛中,谁又甘愿落在别人后面呢?
女儿读书一直住校,只是周末回来一天,由于李华平工作忙,平时一家人很少在一起吃过几顿团圆饭,女儿过几天就要走了,应该叫李华平回来与女儿一起吃吃饭。她从学校打电话到浇筑大队队部,李华平在仓位还没有回,正好常大龙接的电话,得知情况后,常大龙对徐曼说:“徐老师,你放心,我一定通知他回去,而且给他放两天假,让他好好在家陪陪女儿,给女儿准备好下乡的行装。”放下电话,常大龙就用对讲机将李华平叫回了队部,说是有紧急情况要他回来。
“什么事这么急啊?老常。”李华平问道。
“你马上将手头的工作交代给技术员小柯,回家去,两天后来上班。”常大龙说道。
“这是为什么啊?”李华平有些莫名地问道。
“什么事?你女儿过两天就要下乡了,你还不回去陪陪她,你不怕你女儿和老婆骂你,我这个当叔叔脸上还挂不住呢!我不想让她们说我这个太不近人情,把你栓在工地不让你回。你先回去,过两天我来请客,为李雨婷送行。”常大龙说道。
“可是还有两个仓位的技术方案调整没弄完呢?否则会影响这个月的工期进度。”李华平说。
“这你不用担心,两天不当误事。我让技术员小柯先做,你已经带了他那么长时间,也该让他独立做一做了,他先拿出初步方案,你回来后把关修改就行了。我没记错的话,你又有两个星期没有回去了,也该回去休息两天了,不然徐曼真有意见了。”说着用手捅一捅李华平,又半开玩笑地说:“女人嘛,男人长期不在身边也是不行的!”
李华平正想开口说什么,常大龙又抢先说道:“什么也别再说了,去吧去吧,赶紧给小柯去交代工作,交代完马上回去,正好可以赶上回小区的通勤车。”
按照常大龙的安排,李华平给技术员小柯仔细交代完工作后,就坐上下午的通勤车回家去了。
徐曼的学校已经放假,此时她正在家里给女儿收拾东西,女儿明天就要放假回来了,过不了几天就要走了。见李华平回来了,有些意外,笑着放下手中的活儿说道:“你咋这快就回了呢,我以为你明天才回来呢!”
“那是,老婆下了通缉令了,不快点回来咋行呢?”
“我才不信,你肯定没有那么自觉,肯定是常大龙赶你才回来的。”徐曼知道李华平的脾气,没有常大龙的强行安排他是不会这么快回来的。
李华平回来后,发现徐曼这几天明显憔悴多了,原本秀丽的脸庞又多了几丝皱纹,不禁怜爱地紧紧抱住了徐曼,说道:“明天周末,我陪你到学校去接女儿,我们一起去上街,一起去吃饭”。
徐曼趴在李华平肩上轻轻“恩”了一声,眼里涌出了泪花。她不禁想起了过去在省城的幸福时光,那时,每逢周末他们三口之家就会一起上街、一起去公园、一起在外面吃饭,一起开心地说笑,但这种日子现在想起来已经很遥远了。她现在已经习惯了一家人聚少离多的生活。
第二天,他们早早地进城来到了学校,在学校门口等着。不一会,三五成群的学生陆陆续续从学校走了出来。毕业了,他们大多手里提着或背上背着在学校住校时的行李包准备拿回家去了。
女儿李雨婷就走在他们其中,等走近时,他们发现一位男生一直走在女儿傍边,帮女儿拿着东西,与女儿有说有笑地走了过来。走出校门后,李雨婷这才发现父母在等着她,她惊喜地喊道:“爸、妈你们怎么来了?妈,我不是早说了不让你们来接吗?”
“你爸想你了,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啦!”徐曼笑着说道。
“爸、妈,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班长魏小峰,准备和我们一起下乡,和我分在了一个知青点。”李雨婷见父母望着旁边的男生,便连忙介绍道。
李雨婷继承了徐曼的优秀基因,虽然才只是初三毕业,但看上去已是成熟大方,楚楚动人的美少女了,个头已快要赶上母亲了。多年的住校生活已养成了李雨婷独立的性格与自主生活能力,在班上也是小有影响力的优秀学生,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
见李雨婷父母在旁边,魏小峰便很懂事地喊了一声:“叔叔阿姨好!”
然后又对雨婷说:“那你陪父母,我先走了!”他把雨婷的行李交给雨婷后对李华平和徐曼挥挥手,说了声“再见!”就走了。
他们一家三口首先进了百货商店,给女儿买了些日用品,又到公园看了动物表演,还在外面餐馆吃了女儿最爱吃的东江野鱼。
这一天,李雨婷与父母玩的特别高兴,丝毫看不出离别的忧愁,反而对上山下乡充满了向往。李雨婷对父母说,她还与班长一起组织班上的同学集体写了决心书向学校表决心,表示积极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看着女儿的这种精神状态,也给了李华平和徐曼一种心灵的安慰,但愿女儿能经得起农村几年的锻炼而迅速成长起来。
女儿走的前一天中午,常大龙请李华平一家在自己家里吃了饭,也请了赵国柱一家前来作陪,并让队里的宣传员用海鸥照相机给三家人一起拍了一张合影的“全家福”照片。
第二天,工程局和分局为下乡知识青年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浓浓的离别之情渗透和蔓延在整个仪式当中,铭刻在每一位家长和学生的心里。尽管李雨婷再三请父母放心自己会好好照顾自己的,但在汽车开动的那一煞那间,徐曼忍不住还是依依不舍地哭成了泪人,与李雨婷一起上车的魏小峰忙说道:“叔叔阿姨你们放心,我会照顾好雨婷的!”徐曼回到家里后,于云霞又到她家里安慰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