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平的问题得到了彻底澄清,强加在他头上的种种莫须有罪名也都有了公正的结论,学校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除了恢复教授职务外,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的职位也是很诱人的。但此时的李华平已深深地爱上了东江工地这片热土。
多年来他已把自己的情感和对水利水电事业的热爱深深地融入到了东江工程建设之中,他觉得在他受到莫大委屈、耻辱和不公正待遇的时候,是东江工程建设火热的氛围和职工们的无私奉献精神鼓舞了他,是东江工程建设的实践唤醒了他对自己事业重新追求的勇气,是东江工程建设的实践给予了他自信、提供了他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现在东江工程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他要亲眼看着凝聚着自己心血的亲爱的大坝全面建成,他要见证共和国水电建设的奇迹!
他与妻子徐曼商量后决定留在工地继续参与东江工程的建设。
他婉言谢绝了学校的邀请,向东江工程局正式提了出留在东江工程建设工地的要求。此时的东江工程建设正是大量急需人才的时候,李华平主动提出留在工地工作,正是工程局所期盼的。
常大龙作为李华平多年的同事、朋友和直接领导,为此专门找到李华平要他慎重考虑,对他说:“水电建设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行业,加入了这个行业,就预示着一辈子都要转战南北,四海为家。教书育人是你最初的理想,也是你原本的事业,现在有了机会回到大学教书是众望所归,今后你应该是站在讲台上,而不是奔波在工地上。”
可李华平却说:“老常啊!这是我过去的理想,但是现在我又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我主意已定,无论工地条件多辛苦,无论今后在哪里,我都要继续干下去,不会离开工地,你就不用再劝说我了。”
在周廷山和常大龙的大力举荐之下,也鉴于李华平的业务技术能力和对工程建设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被工程局破格提拔,从浇筑大队技术员的岗位上提拔任命为分局分管浇筑技术的总工程师。
在宣读任命书的干部大会上,李华平感动的热泪盈眶,他无比激动地说:“感谢组织和同志们的信任,感谢党和国家让我获得新生。使我从一个教书匠和‘带帽分子’变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工程建设者,我将不负众望,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程建设实践中去,为国家的水电事业尽职尽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请同志们来监督我。”
李华平的发言赢得了在场人员的阵阵掌声。周廷山和常大龙站起来与他紧紧握手。
随着李华平政策的落实,徐曼的工作也进行了重新分配。这一天徐曼接到通知,要她到工程局新成立的教育委员会报到。教委主任热情接待了她,并对她说道:“徐曼老师,今天请你来是有重要的事情与你商量,我们准备筹建工地第一中学,今后可能还要建多所中学,逐步解决工地子弟上中学难的问题。我们知道你过去在省城中学教过高中,是我们工程局教育系统难得的教师人才,我们决定请你加入到我们的筹备组来。不知你的意见如何?”
徐曼虽然对于工程局调她参加中学筹建组这一决定感到有些突然,但内心却充满了激动。她到工地这些年来目睹了工地职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她觉得仅仅只有小学教育,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自己的中学教育,以解决工地中学生在地方学校上学难的问题。她非常愿意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工地职工子女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回家后,徐曼立马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华平,李华平也非常高兴,鼓励她说好好干,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并开玩笑说:“你这个师范大学的高材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了,这几年你跟着我来工地真是受委屈了,一直以来被安排在工地小学里教书,好似‘牛刀杀鸡’大材小用了!这一下可好了,要建中学了,你就可以尽情地发挥你这把牛刀的作用了!哈哈!”
“可我感觉到压力很大呢?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我一点都不担心,因为有工程局这个强大的后盾。我担心的是建校后教师的质量和教学的质量。”
“你担心的是怕优秀的教师招不来吧?”李华平问道。
“是啊,工地条件这么艰苦,又有谁心甘情愿地来呢!好的也许不愿意来,愿意来的也许又满足不了教学要求。”徐曼说道。
“这虽然是个问题,但也不用太担心,我对这件事是充满信心的!”李华平说道。
“我看你是盲目乐观吧!你有什么理由能让那些优秀的教师加入到工地的教职队伍中来?”徐曼问道。
“你不就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吗?”李华平反问道。
“你开什么玩笑?我一个人顶什么用?”徐曼问道。
“你没读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著名的文章吗?凡事不要太急,学校在初创阶段肯定会遇到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优秀老师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先在我们过去的同事、朋友和学生中做些动员,先争取一部分骨干教师过来,同时再到师范院校招一批毕业生进行培养和开展传帮带,用不了几年这批学生就能成长起来了。再说还可以建议工程局教委通过江城市教委在本市各中学借用一批优秀的教师,让他们来帮我们边教学生,边带老师,这些问题也就解决了。”
对啊!这都是思路呢,李华平的一番话,让徐曼深受启发,他们的很多同学和学生现在都在全国各地教书,大多成了教学骨干,可先通过信件和电话在他们中间做一些动员,有必要时亲自去请,能动员来多少是多少,把这些教师作为“火种”拿来,在年轻人中进行传帮带,要不了几年就会呈现“燎原”之势。她相信,有东江工程这样伟大的工程作背景,一定会对各类优秀人才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自己办学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