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师说
作者:七尺微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66

“公良承,你安息吧,以后,我就是你。”公良承坚定了信念后并没有许下什么宏伟的志愿,因为他知道许愿并不能改变什么,只有付出行动才能获得成功。

心中的“道”坚定后,公良承突然觉得自己有一种灵魂上的升华,好似本是有些混沌的脑子终于清醒了一般。

举步来到前院屋中,忠叔已在屋中等待了,公良承把前院座椅扫视了一眼,只见几案规矩的摆放着,几案上都方有一个小沙盘。

沙盘这种东西是用来习字的,因为这时候还没有纸张的出现,字多写在缣帛或竹简上,缣帛贵重,竹简沉重,且缣帛不能擦拭而竹简难以擦拭。

基于以上原因人们发明了沙盘,便是在一个没有盖子的木质盒子里装上细沙,然后用木棍在上面习字,写好后用木板把沙子扫平便又可以重复写字了,这种发明不能不说古代人很聪明,只是这种沙盘携带及其不便,且价钱也并不便宜,一般只是买了一个在学院中习字,在家中便写于地上再用脚踩平。

古代习文及其不易,也许这正是此时人们能认真学习的动力之一吧。

“忠叔,家中藏书几许?”公良承想了一下却是没有什么印象便开口对忠叔问道。

“半书柜,多是三位主子习文的简子。”忠叔想了一下答道。

公良承换算了一下,家中的书柜并不大,家中书籍又是竹简制成,若是半书柜的话也就相当于一到六年级小学语文课本那么多字,这还是放大估量。

想着自己与弟弟三人的书籍加在一起再把字数放大一些才相当于小学的十二本语文书的字,公良承无限的还念自己当初的书柜,若是把上一世的书柜搬过来不知道这一世的人见了要如何的惊讶与羡慕。

忠叔在一边看着公良承脸上神色变幻一会哀怨一会缅怀,却是搞不明白自己主子的心态,只觉得主子越来越深不可测了。

“忠叔,如今几案只有二十多个,加满了把,凑到五十多个再说。”公良承放下心中怀念对忠叔吩咐道。

“小主子,这,这个还是和夫人商量一下吧,您也知道,如今来学堂的人并不多,便是如此几个也是多数不来的。”忠叔有些犹豫的劝说道。

公良承听了略有些无奈的扫视了屋中几案一眼还是坚定的说道:“照我说的办吧,我有方法的。”公良承说完又道“顺便通知府中人,叫我公子就好,主子这个词我不喜欢。”

忠叔听了一愣,见公良承皱着眉表情带着厌恶却是不知公良承为什么讨厌主子这个词,不过他还是开口道:“小主子,公子这个词,是诸侯子女专用的啊。”

公良承想了想确实多是诸侯子女用得,有些呢喃道:“这天下哪里还有诸侯啊。”说完也不理忠叔脸上的差异道“那便唤作先生吧。”

“小主子,”忠叔脸上有些无奈道“先生多是称呼博士(官职)或是有大学问的人,这,这也不好吧?”

公良承听了却是心中一笑暗道:我专研古文,琴棋书画十余年,便是自己的文采不够大学问,别人的文采总是够的。

想着公良承脸上自信且腼腆的一笑道:“称得上的。”说完便不再言语了。

忠叔见公良承一副笃定的样子也就不再言语,躬身一礼道:“诺,先生。”

待得忠叔退下了公良承盘膝坐在往日讲学的时候专用的座位上,左右扫视一番心中很是满足。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公良承抚摸着面前的几案带着一丝苦笑道“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啊。”

不提公良承自己在这里感叹,却说忠叔来到后院公良氏身边把刚刚的事情说了一遍,公良氏听了却是没有昨日或是在公良承面前的柔弱,脸色严肃的听了忠叔的话后公良氏用淡淡的语气道:“满足他,你先去办吧。”

忠叔见了习以为常一般诺了一声便出去了。

公良氏见忠叔出去了深色复杂的思索起来,一边绿衣见了也不敢多言。

“你觉得,承儿有什么变化么?”公良氏突然向绿衣问了一句。

“小主子……”

“叫先生吧。”公良氏打断道。

“我为先生更衣室发现先生身子有些僵硬,好像很不习惯一般。”绿衣说道。

公良氏听了神色一凝,独自思索了一会开口道:“你也去照顾承儿吧,我这里无事的。”

绿衣“诺”了一声便便转生出去了,屋中只剩下公良氏,只见他从柜子中拿出一缣帛,展开缣帛却是一幅画,画中男子鼻梁坚挺,神色威严,若是神色柔弱些便和公良承很是相像。

“勇啊,不知我儿为何如此啊。”公良氏对着画像感叹道。

公良承却是不知道这些,他在前厅自己感叹一番后便仔细的思索起来,不多时绿衣便走了进来,公良承见了一笑道:“绿衣,与我取来笔墨缣帛,呵呵,却是要与我好友写些书信了。”

绿衣见了也不多言,去一边取来笔墨缣帛同时也为公良承磨好墨水,公良承看了看手中的毛笔,这毛笔还是当朝大将军蒙恬取自兔毫制成,与后世比起却是粗糙了些,不过此时用着还是很顺手的。

铺开缣帛公良承并未急着下笔,而是在心中思索一番才写到:

“清兄

旬月不见,体健否?

今忽念及兄之好学,故书一篇【师说】赠于清兄,望兄笑纳。”

几个字写开一边的绿意先是一愣,她记得小主子爱写秦篆(即小篆),如今却是写上了佐书(隶书),且佐书是程邈献给始皇,并因此得了一个小官御史官职,这字向来是小史之间常用,主要是因为这字比秦篆简洁一些。

秦篆乃是始皇下令李斯整理的,秦国高层皆是以写的一手漂亮的秦篆为荣,如今小主子突然改写佐书,绿意却是一时想不明白。

且小主子的字写得一波三折、纵横奔放,字里行间透漏出一种古雅的感觉,绿意看了很是疑惑,不过她识字不多,并未发现小主子的字有什么特别与佐书不同处。

其实公良承用得并非佐书,佐书也就是隶书,来源便是程邈,但程邈只总结出三千字,且此时的佐书后世称为秦隶,公良承用的是汉隶,此时风格却又是一变,这还是经过公良承反复思考呢,其实他个人比较喜欢唐隶,只是怕比划变数太多,别人不认得,故此才用了汉隶。

公良承写完开头提笔在写道: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清,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一笔挥就,一变的绿意虽然识字不多却是多多少少认的几个,尤其开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仅一句便让绿衣有一种想搞明白全文的冲动。

公良承看了看手中这片文章心中暗道:韩愈啊韩愈,如今我也是先人了,望你不要怪我。

公良承想好便对绿意道:“这绢帛派人送去李府交于李清之手,速速派人去吧。”

绿意听了有些不舍,但还是“诺”了一声下去办理了。

公良承见绿意神色笑道:“不必如此,一会我便唤人雕刻此文于石碑上,作为招募学院学员的广告。”

“广告?”转身要走的绿意回身问道。

“广而告之而已。”公良承一笑道。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