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二,大雨连绵了数日的大周朝京城停歇了雨水,迎来了一个天光晴朗的好日子。
宜嫁娶。
兴奋了一整个晚上没有躺下休息的曲锦枝却是一分疲惫之态也没有,红衣加身,玉带飞冠,打扮得喜庆洋洋。
终于到了梦寐以求的日子了。
公主大婚,礼仪非同寻常,但因为各地水患正重,就连皇家也要节制鼓乐节庆,明华的婚事一而再缩减规制,已是简略太过的了。
至少与锦荣成婚时声势浩大、宾朋满座相比,一应配置可以说得上是寒碜。
但祭拜姜氏宗庙这样的事情还是不可略过的。
明华提早两日便在昔日居住过的承乾宫中暂时住下了。
百里汐颜很是亢奋,借机揽活,有事没事便到承乾宫的主殿来找明华说一说话。
看着这个和母亲长相有六、七分相似的人,明华虽然有些不耐烦她的呱噪,但也贪恋地多看她几眼。
明华甚至有一种错觉,就好像阮敏还活在世上,给她送嫁似的。
到了婚礼的前一夜,魏后派来宫里的嬷嬷为明华讲解夫妻之事。
明华看着姓刘的嬷嬷在她面前放下三两个男女不着寸缕、摆弄各种姿势的陶瓷人偶,不由感到好笑。
她是成过一次亲的人,哪儿需要别人告诉她一男一女到了床榻之上应该如何做?
她在意的,是姓刘的嬷嬷。
前世她远嫁楚地的时候,教授房中之术的,正好就是这个刘嬷嬷。
明华不由为两世为人的巧合感到诡异。
刘嬷嬷是魏后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耐性仔细讲解。
她说了几个式样的合交姿势予她便扭着圆鼓鼓的腰走了去。
明华脸上全没头一回听男女房中之事的娇羞。
被指派来临时服侍的宫人不由面色通红在一边暗想:明华殿下不愧是身经百战的人……
明华倒是不知道自己被人误会:她的确不觉得害臊。
之后便是按着时辰,由宫人服侍着沐浴焚香,开了脸、梳了头,换上玉琢私下准备的婚服,等着祭拜宗庙。
天色微亮,明华便被人提醒着从承乾宫出发,前往奉先宫。
明华不是姜氏的血脉,但无论如何也以姜氏女的身份锦衣玉食地平安长大,所以在心里,她也自认为是姜氏的一份子。
奉先宫供奉了姜氏皇族历代的先祖,巍峨肃穆。
在正殿之中,早有穿戴正式的礼官整齐划一地等候在那儿,引导着明华不断行礼跪拜,寓意告知先祖:后人出嫁。
到奉先宫祭拜过一圈,明华已经有些身子虚软,心中暗恨魏后下绊子,连个参片都不给她。
一般婚事,为着怕婚礼过程中遇到如厕的尴尬事儿,新娘子总是提前一日便控制饮食,只在婚礼当日用些提振体力、诸如人参切片这样的东西。
心里不悦归不悦,却还是要按照规矩依次拜过宫里的几位长辈。
因着婚事,太后难得和颜悦色,赏赐了明华许多压箱底的好东西。
明华感念于心。
崇元帝也只是随意说了几句。
到了魏后那儿,却成了长篇大论的训诫。
好不容易出来登上舆架,明华已是有些疲惫地撑不住,有点儿担心接下去还有一日的婚事流程会不会掉链子。
内侍抬着明华平稳地走到了宫门。
明华吃惊地看到姜宥提前一步等在了那里。
借着说几句话的工夫,姜宥往明华手里塞了什么东西,飞快地道:“…待会儿轿子里没有别人,赶紧用些,今日还有好些累人的要忙活呢。”
明华感激地看了他一眼。
于是接着往宫门外去。
曲锦枝已经等在了那儿。
诗歌上说,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肤色有些黝黑的俊美少年郎君欢欣雀跃地笑着看她朝着他一步一步地走近,高头大马衬托得他伟岸如天神。
明华这时觉得,一大早被叫起来折腾的疲惫不堪也散了大半去。
公主上花轿。
曲锦枝翻下马来,亲自扶着明华进去轿子中,趁机往明华的右手边上塞了一个小囊袋。
明华一瞬微愣。
曲锦枝压低了声音,偷着道,就连说的话都和姜宥差不多:“…轿子里没人盯着,赶紧偷吃一些!”
若非场合不对,明华差点儿就忍不住笑出声来了。
不过仍是不着痕迹地“嗯”了一句,一手一包吃的,弯身进了轿子。
于是有轿夫起轿。
驸马领头在前,朝着举办成亲礼仪的明华公主府而去。太子姜宥一改平日低调,亲自伴马送嫁,看得好些宫人瞠目结舌。
外边水患成灾,婚事简略,就连唢呐鸣唱也一应削减,迎亲的队伍冷冷清清,绕城一周。
若非一行队伍的人全部身穿红色礼服,旁人怕是以为这是送丧的队伍。
有太子镇在那儿,自然使得场面好看了许多。
曲锦枝与太子心照不宣地对看一眼,心道大恩不言谢。
队伍行进,自然引来路上百姓围观。
时而传来熙攘恭贺之声,倒是叫气氛热烈了些。
只是队伍刚绕过一圈走到帝京南门,天上便下起了小雨来。
刚刚围拢过来的百姓又都为着避雨散了开去。
曲锦枝眉头紧皱。
轿子里的明华却是不知外边情形,正一脸好笑拿着果片、糕点等零嘴吃食时不时地咬上几口。
是直到队伍因着小雨有些转大,加快了行进速度,明华才明显觉察到了有些儿不对头。
明华悄悄地撑开了花轿的轿帘,往外边看了一眼。
原来是下雨了。
明华不由遗憾:早上起来时还以为碰上一个好天儿呢,不成想还是下起了雨了。
她并不甚在意。
可她不在意,却多得是人在意。
前方驾着马匹的曲锦枝便很是不快。
他家明华殿下的喜事,老天儿有没有一点儿眼力劲儿?下得哪门子的雨?
可心里抱怨归抱怨,却还是把事先便准备下的蓑衣披覆了起来,继续前进,免得弄脏了一身喜服。
太子因为身上有“伤”还未“康复”,不得已只好叫人撑了大伞,躲进了车子,换乘了车子跟在了送嫁的队伍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