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心心相印
作者:黑衣侠      更新:2020-01-06 05:24      字数:2564

晚间江上的小舟里,杨添宇与叔父云道先生在一起喝着清酒,就江苏林稻打吴坚之事进行讨论,杨添宇的声音也在这黑暗之中轻轻响起:“周公瑾的‘苦肉计’、吴坚的‘诈降计’,一招接着一招,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啊!”

云道先生对郑钢的个性以及北方的实际情况不如杨添宇那么了解,他对郑钢这么容易就相信了吴坚来降之事有点疑惑,他摇了摇头说道:“唔……依照常理而言,郑钢乃是何等奸诈多疑之人?他岂会被林稻和吴坚的这一出‘双簧戏’给弄花了眼?”

杨添宇心里知道,郑钢一是被以前的多次胜利冲昏了头脑,二是的确后方尚没完全安定,还有关西的关云超需要提防,三是这次重州唾手而得对他也不是好事,“叔父大人,郑钢虽然对吴坚来降之事会有些疑虑,但目前的很多情况让他不得不宁信其有。如今军中流言四起,传闻关西关云超、韩遂打着‘诛权臣,清君侧’的旗号兴兵东进,锋芒直逼长安;而西南那边传来消息,臧霸和陈孟然率军去偷袭皖城,不料反遭杨漾、孙邵的半途伏击,也是铩羽而归,退守合肥。这一切,都已经让郑钢乱了分寸!”

“郑钢在暂时没有更好的方案之前,非常需要能有这么一个机会让他扭转战局,以前的屡次成功可能冲昏了他的头脑,他想万一吴坚真是像当年在江淮一役中突然倒戈过来的许元一样,是真的投降了呢?那时候是许元在最后关头帮他扳转了战局,那么这时候吴坚也许说不定就是第二个‘许元’吧?或许,在潜意识里,郑钢还认为这是冥冥上苍对他的眷顾呢。”

“唉!郑钢是整个时代最杰出的军事家,他竟然也会相信运气,要依靠运气来赌上一把,这也太有意思了。”云道先生慨然而叹,“这一次,他可是将会彻底地赌输。他将会失去所有的战船和所有的水卒,从而在他有生之年失去对长江天险的争夺权与控制权,再也完成不了一统六合、肃清万里的大业了。”

杨添宇同意叔父的观点,但他毕竟是北方人,对南方的气候条件不够了解:“是啊,现在,就差一场东南风给郑钢的淮安之败画上一个句号了。但是,叔父大人,在这隆冬时节,长江之上真的会刮东南风吗?”

“东南风真的会刮,可能北方人以为在隆冬季节,不可能刮东南风,但南方的情况不一样,为叔断定这‘巧借东风,火烧连船’的奇策,一定是周凯淳给林稻进献的,因为他和为叔久居荆襄,知道这江面之上,每逢腊月中旬前后,正所谓‘冬至一陽生,春意渐来复’,便会自然而然地刮上一两日东南之风。这个关于荆襄地域所特有的气候常识,林稻身居江苏,不可能对荆襄气候了解得这么清楚,他是想不出这条计策的。”

“当初周凯淳希望我配合他实施集列计时,就埋下了火攻的种子,也就是郑钢这个北方人不熟悉水战,才会上这种当;如果没有集列计,大江上面,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难以全歼。兄可设法令他们连船成排,然后方可付之一炬而尽焚之’。当时,宇也在暗暗纳闷,连船之策固然不错,但若是‘火无风助’,即便是火箭万支四面齐发,也未必伤得了郑军水师兵船的主力元气,却没料到周凯淳已然打起了‘巧借东风’的主意。”

“周凯淳使用这条计策其实也是非常的冒险,此计成功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因为重州本地人都知道刮东南风和集列计的后果,若非事先用计除掉了蔡史、张梓二人,寒了重州本地水师将校、士卒们的心,他们又岂会对郑钢这一重大失误之举而噤若寒蝉?只怕等到那一日吴坚前来,火势一起,他们也都会借机四散而逃,这些人迟早都会归投在高淳和林稻的麾下去的。”

很多历史真相往往出乎你的想象,就像解放战争期间,国共双方的战将很多都是黄埔军校的同学一样,在历史舞台上真正的主角,大多只能出自那么几个家族或集团,相互间早就熟识的比比皆是。长宁河河边一片空旷的沙滩之上,杨添宇和周凯淳肩并着肩,徐步漫行。在明亮如银的月华渲染之下,那沙滩白得就像铺了一层薄薄的霜雪。他俩挺拔颀长的身影投映在上面,像两根杨树一般直直地伸展开去很长很长。

郑钢这次南征若是成功了,郑家天下就如铁桶一般无懈可击,杨添宇再想浑水摸鱼只怕很难。这样当然也不符合高淳、周凯淳与周洲的利益。所以郑钢南征失败但又不伤元气才是大家追求的最佳方案。“多谢添宇这段时间里在郑营多方暗施巧计,这才助得我等此番讨伐郑贼之役终于大胜在即!”周凯淳收起手中鹅毛扇,非常真诚地向杨添宇拱手谢道。“还没到淮安之战最后胜利的那一刻呢!凯淳,你谢得太早了!”杨添宇脸上的笑容显得很浅很淡,“你何必这么客气?宇只是配合你的‘遗命妙计’上演了几出‘活剧’而已,谈不上有什么‘暗助之功’的。”

经过周凯淳与林稻的运作,火攻之计迫在眉睫,只需再与杨添宇里应外合,淮安之战的大局就将确定。“根据亮的推算,这个月的二十日下午自酉时起江面上便会刮有东南之风,历时将达两日两夜之久,正是我刘孙联军实施‘火烧连船’的最佳时机——希望添宇兄对此要早作准备。”“好。你们只管放手大烧,宇自有全身而退之方。”杨添宇双眸一抬,望向那河面上的粼粼银波,长长地吁出一口气来,“此战之后,宇便要返回越都了。今夜一别,不知你我何年何月才能相见啊?”

这段时间,周凯淳与杨添宇信函来往、互通声气,双方都觉得对方是自己的平生知己,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两人感应默契,恍若相隔千里而犹能心心相印,念念相融。这一份浓浓情缘,可谓异体同心,至亲至近矣。倘若杨添宇真的就此扬长而去,自己又哪里去寻觅得到他这般亲切挚友呢?

周凯淳望着杨添宇,神情有点恋恋不舍,他可能是以自己的想法来替对方着想了,所以忍不住开口说道:“其实,添宇你何不就此借机留下?一同留在高大人身边,同心协力,匡复帝室,建成张良、陈平、萧何等先贤一流的盖世功勋!”

杨添宇闻言,心中暗想毕竟周凯淳与自己的追求不同啊,他认为当一个开国元勋就已经很好了,但他怎知我杨添宇的志向?张良之勋、陈平之功、萧何之荣,岂在我的眼里?我杨添宇要成就的是秦始皇、宋高祖等开国雄主一流的天下——高大人那里只怕是给不了我这么宏大的发展空间!

但这番话目前只能深深地埋藏在自己的心里,实在是不方便对周凯淳说啊,所以只好冠冕堂皇地找借口,他心念一敛,脸上笑容微显:“越都未央宫里当今陛下和杨太尉、勇令君他们正望眼欲穿地等着宇回去向他们亲呈捷报呐,凯淳何须如此恋恋不舍?待到你与高大人高举义旗,躬率义师,扫清逆贼,攻下越都,郑钢授首之日,岂不就是你我兄弟相见之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