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菀下到峨眉山脚下的市集,已是入夜时分了,她想了想,还是决定暂住一晚,毕竟还在灭绝的眼皮底下呢。
这市集因为背靠峨眉的关系,很是繁荣,来来往往的武林中人,聚集的商人小贩,让它不输于一些大的城市,即便是晚上也是人来人往的,很是热闹。在这热闹里,周菀找了一家峨眉有股份的客栈住下。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刚微微亮,周菀便起身退了房,从客栈牵了一匹马赶路。
时值六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实在不是一个适合出行的时节,周菀思家心切,便每日早早的起床赶路,中午正热的时候休息,下午五六点又开始赶路。
她不缺住的地方,便也不一定每日都要赶到城镇或是市集,或连人带马一起住在菀界,或直接在野外露宿,有时也会到沿途遇到的村民家中借宿,给一点碎银当做报酬。
开始几天,周菀一直走的是官道,但是官道人多眼杂,三教九流汇集,或有人见色起意,或有人聚众斗殴,或有蒙古人当街杀人。
起初周菀倒还有耐心一一打发了,但是随着次数越来越多,周菀也有些不耐了,索性直接选了条小路一头扎了进去。
川蜀多山,而且多数山高林茂,树叶深深不见阳光,周菀蒙头走了几天,渐渐的迷失了方向。
她也不急,出来这几天,山高水远的,见识了许多新鲜事物,憋闷了十几年的心胸渐渐开阔,也不急着回家了。因此,见路便走,见河便过,渴了便饮山泉,饿了采摘山果打了猎物来做美食,也有闲心去搜寻采摘或移植上了年龄的药材,见了喜欢的花草,喜欢吃的果子也移植进菀界,就这样且走且游的行了十余日,才终于走出这一片崇山,来到了靠山而居的一个村落。
经过一番交谈打探后,周菀发现了一件略微尴尬的事,原来她这一番乱走,早已偏离了原先的方向,竟然离成都不远了。
不过尴尬只是一瞬,周菀很快就不放在心上了。反正她不急着回家了,灭绝的信也不急,慢慢走欣赏一下风景也不错,顺便也锻炼实践一下她自《医毒心经》上习得的医术,救助一下这元末明初的无辜百姓。
医病救人这点,也是到了靠山村之后才突然萌发的想法。
原先周菀虽然也不忍看到蒙古人残杀汉人老百姓,但也只是遇到的时候顺手解决掉而已,并没有想过多做什么。一是现在各地就有起义军了,不用周菀多做什么;二是,元朝已经走入了末路,熟知剧情的周菀知道,十余年后元朝就会被推翻,身为修真者的周菀本能的不想过多参与王朝更替这样的大事。因此,她后面才会选择走小道,来一个眼不见为淸。
但是在到了靠山村后,医治好了村里几个重病却无钱治病只能等死的村民,在得到全村的感激时,周菀才突然福至心灵的想到,自己原来也是可以为这个世界的人做点什么的,并不是只能混吃等死般的坐等剧情到来的。
不能也不愿意直接投身反元大事,那便行医救人,拯救平民百姓,多医治好一些原本不用死的人,变相的为抗元大业添砖加瓦吧。
有了决断的周菀在离开靠山村后,一路所见的残暴的元兵俱皆杀掉,救治被欺凌的百姓,帮他们治病,安家,沿途解决一些疑难杂症,慢慢的竟有了“神医仙子”的美名,被其所救治帮助过的百姓们感激传颂着,其所作所为,也渐渐的被一些武林中人听闻,赞赏着。
因着周菀一直是峨眉弟子的装束,被偶有见过周菀行医的武林人士认了出来,经过一番打探后,得知了周菀的具体来历。然后蜀中的江湖中人就都知道了最近在蜀中百姓中最富盛名的“神医仙子”,武林中新的后起之秀,便是峨眉派灭绝师太的亲传弟子,汉阳金鞭纪老英雄的爱女,纪氏双姝中的纪小菀。
于是大家纷纷感叹,果然是名门之后,灭绝师太的高徒啊,这思想境界跟一般打打杀杀的江湖中人果然不同。于是便对周菀推崇起来,为区别于峨眉另一位行侠仗义的纪女侠,兼之周菀生的花容月貌,美貌异常,纷纷以“纪仙子”称呼。
而且受此影响,蜀中的武林人士中抗元气氛高涨,或刺杀官员,或截杀元兵,或直接投身起义军,元朝一时间损失惨重,各地官府自顾不暇,再没有精力派出小股元兵出来抢夺掠杀了,百姓的日子稍稍好过。
而引发了这一事故的周菀,在事后更是被蒙元高层看做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当然,这是此时忙于治病救人的周菀所不知道的,而且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的。她只是有些好奇,为什么最近不管走在哪里,都有了很多武林装束的人出来帮忙,或安排住处,打点饭菜,或出钱购买药材,或出力帮忙跑腿,并且这些人统统以“纪仙子”称呼她。
真修仙者周菀略囧,不过在弄清怎么回事后,也不在意这个称呼了,专心带着小弟们行善救人。不管在什么时代,做好事都不可能靠一个人,能有更多的人参与,人多力量大,能帮助更多的人,自然是更好了。
于是,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每到一个市集或者城镇,周菀只要专心看病,负责写药方,其他的诸如宣传,拉人,抓药之类的事,自有人代劳。
随着医好的人越多,名声越大,渐渐的一些患病的武林人士或者富贵人家也找了上来,不管多难的病症,周菀都一一的治好后,甚至一些陈年疾病,许多名医都治不好的疑难杂症,周菀都能一一的指出解决方法,或三年或五年必定能够根治。于是越发的声名大振,真正的传遍武林,“纪仙子”之名人尽皆知,也传到了蒙元耳中。
不提的蒙元的咬牙切齿,只提周菀此行的目的地,武当。
自周菀下山后,灭绝师太就另派了一位弟子专程往武当送信,言明周菀要回纪家探亲,沿途会到武当拜访,还请武当诸侠代为照看一下。
由于其时张三丰正在闭关,并没有看到灭绝提议换一个联姻对象的来信,而其他诸如宋远桥之类的也不敢擅自做主殷梨亭的婚事,因此此事便一直耽搁下来了。
此时接到消息的武当代掌门宋远桥当即就招来了二侠俞莲舟,四侠张松溪,六侠殷梨亭,七侠莫声谷商议。
莫声谷大声道:“要来的就是那位要做我六嫂的纪师姐吗?”一旁的殷梨亭脸色变红,小声的道:“七弟,不可乱说,坏了人家姑娘的清誉。”
一向严肃的俞莲舟也道:“六弟说得对。七弟,师傅还未出关,此事还没有具体定下,你切不可胡乱说话,让人家姑娘尴尬。”
武当的传统一向是师弟敬畏师兄,何况是一向以严肃著称的俞莲舟,因此莫声谷乖乖应道:“是。”然后也不说话了,只专心听师兄们说话。
不同于不知道订婚人选的殷梨亭和莫声谷,其他三人都是知道人选变化的,因此,张松溪道:“大师兄,不若让沿途的武当弟子留意一下这位纪二姑娘的行踪,等到了武当山下让六弟七弟去迎一迎。事情未定下之前,咱们只当是世交之后来对待便是。”
这是真正的持重之言。因此,宋元桥和俞莲舟都道:“好,就依四弟之言。”于是,事情便这么决定了,个人依旧做自己的事,只一个殷梨亭,因着事关自己,难免挂心,每日练功之暇,都要想想那位即将到来的很有可能成为自己未婚妻的纪二姑娘,又是期待又是害羞。
峨眉距武当不过小一个月的路程,若是快马加鞭二十余日便可到来。殷梨亭从接信的那一天算起,一直等了十余日,始终不见武当弟子禀报芳踪的消息,开始着急了起来,担心是出了意外,急忙去找大师兄宋远桥。
宋远桥一听,也有同样的担心。
毕竟那位纪二姑娘芳龄不过十五,武功可想不会多高。又是第一次下山,没有江湖经验,身边也没有师门长辈,听说长得又是花容月貌的。联想到江湖险恶,宋远桥也有些焦急。不过,他急得更殷梨亭不同。
殷梨亭是担心周菀的个人安危,宋远桥虽然也有这方面的担心,但更多的是担心跟峨眉和纪老英雄的关系。不是宋远桥冷血,而是身份地位不同,想到的东西自然不同。
宋远桥当即找来了众师弟商议。张松溪提议一边派人出去沿途寻找,一面派人往峨眉和汉阳报信,人若没事最好,若是有事也要早做准备。当下议定由张松溪往峨眉送信,莫声谷去汉阳,宋远桥留守武当,殷梨亭俞莲舟去找人。但由于峨眉到武当不知一条路,众人也拿不准第一次出门的周菀会走那一条路,稳妥起见,由沉稳的俞莲舟走水路,而明显焦急的殷梨亭走陆路。商议妥当的武当诸侠,当即便纷纷下山。
武当诸侠下山为她奔波的时候,正好就是周菀刚刚在蜀中出名的时候,等到同路的张松溪殷梨亭进入蜀中,在一个客栈用饭的时候,正好听到一个过路的侠客说起最近武林中新出的后起之秀,峨眉派的纪仙子行医救人的故事。
师兄弟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疑问和释然,殷梨亭更是明显的松了一口气,凝聚眉间多日的愁绪都消减不少。心机如张松溪也是心中一松。人没有事便好。
当下饭也不吃了,找那位侠客仔细的打听了。确定了身份年纪都相符后,虽然不解明明峨眉派不以医术著称,而这位纪二姑娘却偏偏在幼稚之年以高深的医术闻名,但是只要人没事就好,张松溪也不在意,也不怪周菀害得他们担心奔波一场,相反倒是挺佩服这位小小年纪就知道行侠仗义救治百姓的纪二姑娘,觉得果然是名门之后,实为六弟的良配。
听得周菀的善举,殷梨亭更是欢喜无限,心里对自己这位将来的婚妻喜爱之余,更多了几分敬意,只觉得这些日子里的辛苦都没有白费。而在放心之余,殷梨亭心里更多了几分相思之意,急切的想要见一见这位传说中的“纪仙子”。当下师兄弟两人议定,由殷梨亭继续寻人,而张松溪回武当报信,并且叫回俞莲舟和莫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