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5 撤回论文
作者:如羊      更新:2020-04-17 09:38      字数:5207

盛夏夜幕下的燕赵科技大学校园,寂静得能清晰听到蚊子的嗡鸣声。偶有出现在校园中漫步的学生,他们神色如常,就好像任何事都没有发生过。

这所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因去年韩芳刊登在《自然》杂志的一篇关于编辑哺乳动物基因的论文而名声大噪。但过去一年多以来,韩芳实验能否重复的质疑声从未停止过。直到2017年8月3日,韩芳团队发布声明并撤回这篇论文,将选择一家第三方实验室,在同行专家支持下开展实验,验证基因编辑的有效性。

一时间,喧嚣再起。

“我确定真的能进行基因编辑,我也还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往下做。”8月3日晚10点30分,在燕赵科技大学校园正准备去实验室做实验的韩芳面对面回应来探访的记者。

她和过去的很多日子一样,依然在夜晚选择去实验室,凌晨两三点才会走出实验室大门。

3日下午,记者并没有在韩芳此前位于燕赵省药用分子化学实验室所在的实验楼里找到他,她原本位于三楼的两间实验室一直房门紧闭。而在韩芳位于燕赵科技大学新校区的另一间办公室里,记者也没有看到他。

稍后,记者得知,韩芳的实验室依然在学校,只不过在暑假前换了一幢楼。新实验室的条件比原来的实验室好了一些。她的实验室里,一直有不少学生在忙着做实验。

8月3日晚10点30分,穿着白色t恤的韩芳骑着自行车到了实验室楼下。过去,她经常晚上出现在实验室。这个习惯即使在发布了撤稿声明的第一天也还是照旧。

而处于争议之中的韩芳面对记者,有些谨慎但神色如常。这个曾被很多熟识的人认为爽朗、有话直说的科技工作者,在经历了这场持续一年多的风波之后,开始变得谨小慎微。对于为什么会主动发布撤稿声明,又如何回应撤稿声明之后引发的来自各方的质疑之声,韩芳并没有回应。

8月3日这天,她的手机被打爆了,他都无法接听。而撤稿声明之后的各种报道和文章,韩芳也都没有看过。

“我出现在这里,我依然在继续做实验,所有的一切都涵盖在里面了。”韩芳这样告诉记者。她担心,现在说得太多,一路路的媒体接踵而来,她更没有时间做实验,没有时间干活了。

而走进实验室那幢楼,埋头开始做实验之后,韩芳走出实验室的时间大概已是夜深人静的凌晨两三点了。

“其实到最后,能说明问题的还是实验。”韩芳告诉记者,她现在就只想好好干活而已,这个时间点去实验室,就能说明一切。

韩芳的主动撤稿,也引发了一些专家对于基因编辑功能的进一步质疑,但韩芳并没有打算放弃自己原来坚持的方向。

“你大概会给自己多少时间来继续做这个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有人认为这条路径不通,你是否会换一条路走?还是会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面对的提问,韩芳的回答是,肯定是要沿着这条路往下走的,这不会变,肯定是沿着基因编辑技术往下走。“我确实觉得,真的能进行基因编辑,这是我确定的方向,我还会接着做下去。”说这句话的时候,韩芳并不犹豫。她说他的态度都在发布的那份声明里,“他们将进一步研究不能重复的原因”。

“理解万岁”,韩芳再次告诉记者这四个字。他并没有给出一个时间表来说明这次依然在路上的实验时间会是多久,他只是用一个肯定的微笑表明他现在的一个就想单纯做实验的态度。

燕赵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研三学生张同学告诉记者,此前学校曾获得批复在新校区规划基因编辑研究中心,修建新实验楼,但目前新校区并没有动工迹象。

“我们看到消息也觉得有点失落,还有一点担心这会不会对毕业生有影响。”张同学说,之前看到和诺维信公司合作的消息,都觉得应该不会有其他异议。

“但是我们学生都认为不是造假。”张同学说,毕竟《自然》出来的说法也只说有不完善的地方。

张同学曾经上过韩芳的课,在他看来,韩芳是一个上课有什么说什么的人。此前,他曾听老师说过一件事,韩芳在专业方面提出的点子很好。她曾经给一项技术提出过建议:某一个青霉素发酵的菌丝,因为残留青霉素超标不能用,导致没有办法处理。而韩芳提供的思路是把细胞壁打薄,结果就解决问题了。

而这个思路,很多专家当时都没有想到。

美国科学家编辑人类胚胎基因,成为7月27日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科技新闻。此前,华夏科学家已开展了类似研究,英国也在这方面表现出积极态度。这些进展表明,尽管存在巨大的伦理争议,但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仍在继续前行。

基因编辑是指在特定基因中插入、删除或更换dna(脱氧核糖核酸)片段。近年来,在有着“基因剪刀”之称的crispr技术的推动下,全世界掀起了基因编辑研究热潮。最新研究由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舒赫拉特·米塔利波夫实验室开展,目的是根除或修正家族遗传的致病基因。

由于论文尚未发表,米塔利波夫的研究细节没有对外公布。但率先报道此事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透露,最新工作“令人信服地”表明,crispr编辑技术存在的脱靶及镶嵌两个问题可以避免。这两点正是临床应用中修改人类生殖细胞的主要技术壁垒。

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对人类胚胎“动手术”始于2015年。华夏中山大学黄军就团队当时报告说,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对人类胚胎中有可能导致地中海贫血症的一个基因进行了修改。

但由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存在伦理争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当时发表专门声明,重申美国联邦政府的资金将不会支持在人类胚胎中利用任何基因编辑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对基因编辑研究定“规矩”被迅速提上日程。2015年1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华夏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在华盛个顿召开了人类基因编辑峰会。各方在会上达成共识,允许开展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基础研究,但强调指出,现在就把该技术投入临床使用的做法“不负责任”。这是国际上首次为基因编辑研究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

在这之后,华夏科学家又报告了两次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而英国也首次批准一个研究团队利用crispr技术编辑人类胚胎。

这些进展说明对胚胎进行基因编辑的研究“不可阻挡、不可避免”,“即便美国没有做,其他地方也会做”,美国斯克里普斯转化科学研究所主任埃里克·托波尔对美国媒体评论道。他认为,虽然目前美国正在开展多项利用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多种疾病的试验,但要获得治愈效果,还得从胚胎阶段开始研究。

也有不少专家呼吁谨慎行事。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基因导入技术专家西蒙·沃丁顿在一份声明中说:“总体而言,我们对许多疾病基因的功能了解还不够。如果没有更多研究就对大量基因进行编辑,我们不知道这样做的益处是否会大于潜在伤害。”

理论上,基因编辑可改变特定的遗传性状,因而不仅能修改胚胎、消除遗传病,也能用来改掉各种生理小毛病,甚至能够改变外在容貌,让父母按“订单”生育孩子,但是这种“设计婴儿”是许多人认为不应跨越的界限。

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更多研究的开展,人类对胚胎基因编辑的利弊认识日益深入,国际上的反对声音可能会越来越小。今年2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医学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严格监管的条件下,未来有可能批准早期胚胎的基因编辑临床试验,不过只能用于防治严重病症。

正如斯坦福大学法律学教授、生物伦理学家汉克·格里利在社交媒体上所言,“关键点”在于没有人试图把编辑过的胚胎植入子宫,没有植入的研究型胚胎就“没什么大不了”。

就现阶段而言,基因编辑技术还处于研究初期,安全风险确实存在,伦理问题也必须认真严肃对待。“对那些要避免严重遗传病遗传后代的夫妇而言,可考虑采用已成熟的替代方案,包括产前诊断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英国盖伊和圣托马斯国民保健基金会临床遗传学教授弗朗西丝·弗林特在一份声明中说。

美国首次编辑人类胚胎基因的研究8月2日正式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该研究一周前遭媒体曝光,引发全球科技界广泛关注。由于牵扯道德伦理问题,人类胚胎研究屡屡处于争议之中。迄今,只有中美两国实施过人类胚胎基因编辑,英国一个团队则获得政府的类似试验许可。

那么,科学家出于何种考量要对人类胚胎基因“动刀”?怎么实施?效果如何?将来有哪些应用?这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华人研究员吴军说,2015年,华夏中山大学黄军就团队在世界上第一个发表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和巨大争议。其实,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当时也在与索尔克生物研究所联系,考虑做这方面的工作,只不过后来等待伦理审批文件等了很久。

那么,华美的研究有何不同?吴军介绍,过去两年中,华夏有3个团队先后尝试利用“基因剪刀”as9系统编辑人类胚胎中的致病基因,其中黄军就团队和范勇团队使用的是无法存活的异常三倍体人类胚胎,希望尽量减少争议;刘见桥团队则使用正常二倍体胚胎。美国此次使用的也是二倍体胚胎,但编辑过程有所不同。

吴军指出,华夏研究团队通过试验证实了“基因剪刀”在人类胚胎中能够发挥编辑功能,但也发现了两个重要问题,即脱靶效应以及胚胎嵌合问题。他们此次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编辑的效率、脱靶和胚胎嵌合问题,同时利用“基因剪刀”安全修复人类早期胚胎中导致肥厚型心肌病的基因突变。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同时也是青壮年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吴军介绍,肥厚型心肌病主要由最常见的遗传突变——mybpc3基因突变引起,是迄今已知1万多种单基因遗传病之一。如果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在胚胎中成功修复mybpc3突变,那么它就将不再遗传给后代,让这一家族性遗传疾病获得根治。

最新研究中,as9系统以100%的比例在正确基因位点实施了编辑,58个试验胚胎中42个未检测到mybpc3基因突变,即健康胚胎比例占72.4%。通常携带单拷贝基因突变的患者,只有50%的几率把健康基因传给下一代。最新成果意味着,这一几率从50%提高到了72.4%,从而让患者在实施试管婴儿手术时,能获得更多的健康胚胎。

此外,多种检测方法显示,这项研究有效消除了脱靶效应和胚胎嵌合的影响。

吴军说,“秘诀”有两个。一是利用携带mybpc3突变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多能诱导干细胞,优化了基因编辑流程;二是借助体外受精技术,把优化工具与携带mybpc3突变的精之子共同注射入处于分裂期的正常卵子以产生受精卵,而先前研究都是在胚胎后期注射编辑工具。

吴军说,这项研究显示了早期胚胎编辑能够达到较高的效率和安全性,揭示了早期胚胎编辑在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安全防治方面的重大潜力,将对编辑技术的应用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他认为,早期胚胎编辑技术在伦理许可范围内的进一步探索优化,可能成为获得健康胚胎或提高健康胚胎数量的新途径,也是显性致病基因两个拷贝全部突变患者获得健康后代的唯一可能途径。

“其他单基因显性遗传突变的编辑修复是否能够有类似的效果和安全性,将是研究人员下一步的探索重点。”吴军说。

“我们目前的工作还属于基础研究,在伦理的允许范围之内。我们应该继续进行这样的基础研究,以获得更多信息,”吴军说,“这样才能让我们知道下一步怎么去选择、判断将来的应用。”

吴军说,这项研究由索尔克生物研究所、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华夏鹏城国家基因库、高丽基础科学研究院合作完成,是科学家通力协作下取得的重量级研究成果。其中,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是研究的主要发起者,最主要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也在该大学实施,而索尔克生物研究所主要优化了as9的编辑流程,还与鹏城国家基因库、高丽基础科学研究院一道参与检测了编辑的效率和安全性。

“我们实验室与鹏城国家基因库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测序及相关分析技术在基因编辑应用评估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是深圳国家基因库的强项,所以我们邀请鹏城国家基因库也参与进来。”吴军说。

吴军认为,华人科学家在此项研究中的重要贡献值得关注。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的马虹也是这项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是整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此外,还有一些在美华人科学家参与研究。

吴军还透露,目前美国政府禁止联邦资金支持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所以他们的研究资金来自私人赞助。本次论文发表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从投稿到发表用了约4个月,关键原因可能在于他们解决了脱靶和嵌合问题。

关于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基因编辑团队的最新成果,也成为了华夏媒体报道的热点,身材绰约长发披肩的燕赵科技大学博士韩芳,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仔细地阅读着报纸上的每一个字。

也就是在国内国际媒体对美国科学团队取得的突破进行集中报道一周后,韩芳打定了主意,将自己提出的独特的基因编辑方案论文撤回。因为,别人的视作正常途径的路途走通了,自己的求新求异自然不被苟同,还会有更大的压力随即而来。为了避免给自己的研究带来更大干扰,为了避免给校方乃至国家有关方面带来更负面的影响,她决定撤回自己的论文,这样总可以向那些质疑者表示,我放弃了一些东西,此事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