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的看各个书架,认认真真的观察每一层书。
曲洛笙最后发现有一本书比其他的皆要干净,而且上面还有拿书的手印。而且手印的形状不同于正常拿书所留下的。
心生疑虑,一手按照那手印的方式将书拿了起来。角落的地板也随之而动。
她惊奇的看向那个角落,地板下还堆了一大摞的竹简,这些竹简皆是十分干净的,一看便是有人翻动过数次。
曲洛笙取出一册,认真的阅读:
自秦统一六国后,为求不死之药遍寻方士。卢生受命为其制药,但苦于长生之药难觅难求难制,因而日久未成。
凡制不出药者,皆是要被处死。卢生便与侯生商议逃遁,最后隐居山野。
秦始皇大怒,杀死数百名方士。卢生与后身对此内心愧疚,因而将毕生所学与所历之事写于竹简之上放在室内,在书籍面前自刎而死。
后秦三世而亡,到处皆是残兵败将,百姓苦不堪言。
此时出一神医,妙手回春为世人诊治,天下也归于平静。
汉高祖曾想聘其为御医,被神医以各种理由婉拒,天下刚定,汉高祖也不再深追,再后来便再也寻不见神医踪迹。
此书在神医一次采药时所得,得此后按书中所言而配药。
神医翻动古籍,原是对不死之药从不相信,但书籍之中亦有药理,倒也是试试无妨。
经过多年所试,不断修改配方,终是制成药丸,然而食之后,有蛊虫破丸而出。
虽是保其容颜不老,但久之便觉,此物需日啐腥味以养之,否则苦不堪言。神医为解此疑虑,因而离开深山,改名换姓寻求练蛊者为其逼出蛊虫。
练蛊者虽是不能为其解答,但也言明可以引虫而出续于至亲体内。
此蛊虫不易死,若是与其强来,后果不堪设想。
因而只能世代相传,直至它竭力而亡。因为该蛊虫有防毒救人之功效,因而神医又将之称为灵虫。
从此灵虫不断世代相传,神医的后代皆是从医,久之后代逐渐庞大起来,因而成立药灵族,族里虽大多为神医后代,但也有一些拜师学艺以及从医命苦人士。
灵虫传至洛曲铭族长这一代时,江湖上显出三族鼎立的形式,分别为药灵族、暗影殿以及奇台阁,即使是皇家也奈何不了。
三家里药灵族与暗影殿交好,奇台阁与两家虽是表面客气,但实际上暗里波涛汹涌。
在一次洛曲铭出门走访时,回程遇到一产兆女子,天逢暴雨,因而同随从将女子带于破庙里。
破庙里已有两人,门外有一马车。南宫笙在看见后立马上前帮忙,生产女子终是诞下一子一女。
女子得知南宫笙为将军之女后,便拜托南宫笙将两个孩子送于(此处破损)。而女子也因逃跑过久精力已尽而亡。
奇台阁在南宫笙走后,便找到了这里。奇台阁人一口咬定是洛曲铭毒杀了女子,两方人马发生争执,终是动了手。
最终洛曲铭虽是受了伤,但也用毒杀了奇台阁的人。
虽是之后调查清楚了,但洛曲铭死也不言孩子去了哪里。
自此双方势不两立,两家关系完全恶化。
此时南宫笙已经向皇上(先帝)请旨要嫁于洛曲铭,但婚期却迟迟未定。洛曲铭也未曾催促。
两年后,南宫笙才嫁到药灵族。
一年后,诞下一女,名唤洛黛灵。
五年后,洛黛灵五岁时,洛曲铭受老夫人所命,为缓解双方关系,去救治久病缠身的奇台阁夫人。
谁知奇台阁夫人野心极大,竟是极力想要鼓励奇台阁阁主同药灵族厮杀,不惜自杀污蔑洛曲铭。
洛曲铭回到药灵族时深受重伤,老夫人因此气急攻心,也是大病一场。
奇台阁阁主见状,对药灵族猛烈攻击。身为将军之女,药灵族族长之妻,南宫笙写信向皇帝(白闫泽)求助,白闫泽置之不理。
有曾经辞官回家的部将得知,皆来此支援,加上暗影阁的帮助,因而抵制住了奇台阁的攻击。
这一年里,洛曲铭将族长之位传于南宫笙,老夫人去世,他们的女儿洛黛灵被奸细毒杀。
竹简上的内容只到了这里便结束了,而曲洛笙心里疑虑,按理说,这种史书上应当有灵虫的传承方式,可是这竹简上竟是一句话带过。
曲洛笙总觉得怪异,便仔细检查这些竹简,终是找到了异样。
曲洛笙自五岁便被不同的人照顾,她见过每个人都曾拿过这种竹简,然后以蜡滴之,再将蜡拭去,便能有新的字迹。
曲洛笙环顾一周,在桌上找到了蜡烛和火折子。
按照曾经见到的样子做,果真有不同的字样,曲洛笙细细读之:以骨为笼,歃血以引。
滴遍所有的竹简,最后也只有一个竹简上有这八个字,其他的皆没有。
曲洛笙想到这里是被人故意这样摆布,不用想也知道那个人想要这里的秘密。
曲洛笙看向手里的蜡烛,熠熠的火光跃跃欲试。
此时已近傍晚,曲洛笙将竹简放回原处,把一切都弄的和原来一模一样,除了将有异的竹简拿走以外。
曲洛笙出门后,便去找了菲絮,同菲絮一起放了炮竹。菲絮问她下午去了哪里,曲洛笙只说去了书阁。其他的什么都没说。
菲絮没有追问,两人玩的不亦乐乎。
钟离轩派婢子来寻她们用晚膳,她们便随婢子一同去了。
晚膳上,钟离轩跟曲洛笙说要带她们一起出去看看夜市,她也未曾推脱。
晚膳后,曲洛笙便同菲絮先回了自己的府邸,菲絮说要收拾一下。
而曲洛笙看见菲絮走远后,便又溜进了书阁。将竹简引燃,看着它们被烧的差不多时,匆匆离开了。
身上皆是烟味,曲洛笙立即回去拿了钟离轩送的香囊,换了一件衣服,便立马到府邸门口同他们汇合。
钟离轩看着她身上的配饰,笑了笑便带着她们出门了。
府邸里的婢子们皆沉浸于春节的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