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圣书徐梦
作者:沐月亦然      更新:2020-05-03 17:16      字数:3071

“嫦兮我交给你的,你都背下来了吗!?”

汝音有些担忧,看着嫦兮询问着。嫦兮眨巴着大眼睛,眸中尽显真诚,抿着小嘴,腼腆点着头。

嫦兮跪拜在汝音面前,一说三拜:“老师的授业解惑之恩,嫦兮无以回报,愿得此生复圣书,劝学依归序鼎元。”

本有些担忧起嫦兮的汝音,没想到反被嫦兮的安慰,怔住了手脚。汝音怎么也没想到,嫦兮竟然参透了此行的缘由。这让她,一时被束缚得没了话语权。

一回目:

迎接诸生的鬼方军队,正朝着圣书大道踏来。

这群身穿,圣书青衿长衫的儒生,并不知前方大道,有何困难险阻,而是衣着整洁显示着圣书学府的礼仪。

以嫦兮为首,其余儒生皆居左右。因此,以嫦兮的视角来说,她的位置是最能以一概全,叙述圣书学府全景景观。

二回目:

储生们从礼圣门到礼圣殿,(礼圣门:原称先师庙门、大成门。礼圣殿:又名大成殿。"大成",取自圣天"圣天之谓集大成",宛袏又尊圣天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者。礼圣殿是书院祭祀圣天及其门徒的地方。),天成九年(1182年),圣天以颜体书"正学之门"。

礼圣殿(又称“圣书堂”),并“塑先师十哲之像,画七十二贤”。殿正中有先师圣天行教立像,原为道清画师摹绘。上悬九州御书"万世师表"匾额,像下有石龛、石香炉、石花瓶等。后壁有沐临修手书"忠、孝、廉、节"四字。

殿中左右神龛有线雕"四圣"石像:复圣颜于、述圣思于、宗圣曾于、亚圣孟于。殿旁两侧神龛还有七十二贤(又称七十二哲)线雕小石像。

诸生们,从礼圣殿祭拜先师后,朝着翰林书院齐凯而去。

翰林书院主体建筑每一次集中,都在中轴线上,主轴线前延至铜华宫西岸,后延自岳麓山脉,配以亭台牌坊,于轴线一侧建立文庙,形成了书院历史上亭台相济、楼阁相望、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奠定了学府最初建筑基本格局。

初创的翰林书院分有“讲堂四十九间,斋舍七十二间”,其中“讲堂”是老师讲学道的场所,“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有住宿的场所。翰林书院的这种中开讲堂、东西序列斋舍的格局一直流传至今,各大学院都争先模仿。

百泉轩始建于北齐之初,地处岳麓山清风峡谷口,溪泉荟萃,乃翰林书院风景绝佳之地。历代山长爱溪泉之妙,筑轩而居,享尽自然的天籁之音。说百泉轩前溪泉:“如雪如冰,如练如鹤,自西而来,趋于北,折而东,还绕而南,渚为清池,四时澄澄无发滓,万古涓涓无须臾”。

颜于:“聚处同游岳麓”、孟于:“昼而燕坐,夜而栖宿”、都在百泉轩中,相传二人曾在此论学三昼夜而不息。

三回目:

诸生从翰林书院出来,走向了书院大门。书院大门是一座双层飞檐单门,门上高悬天成年间曾于手书的"白鹿洞书院"横额。门前古树垂荫,溪水轻吟。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着六个高大的院门,由此构成三殿三阁六大院落,每一院落又各有两至三进。

后进长廊,观先贤书院。主要景观有院门、二门、樱花亭、碑廊、儒生祠、先贤祠。先贤书院由中门分为前后两进。院门上悬有曾于手书"先贤书院"横匾。门左又有金字黑漆竖匾,前院辟作一个花圃。

儒生祠为先贤书院主要建筑之一。此祠专祀圣书得意门生。祠中立儒生画像石刻,左有象文《诸生专祠碑记》,右有《先贤书院教条》碑刻。作为儒生纪念馆,室内还陈列《儒生名册》共九部分。

先贤祠原称三贤祠。曾先后祀复圣颜于、述圣思于、宗圣曾于、亚圣孟于,以及孔位七贤柏侯、宾牟、薄奚、薄野、樗里、尔朱、哥舒,纳音等...其他有功于翰林书院之诸先贤。祠内陈列《翰林书院史》共五部分。

四回目:

棂星门院位于先贤书院东,为进入书院大门的第二个院落。主要景观有棂星门、泮池、状元桥、礼圣门和礼圣殿。这一组院落由礼圣门辟为前后两进。

白鹿书院门前,有一尊跪式石鹿,双耳直竖,神态机敏。在雕刻上刀法简练,线条柔和。书院位于棂星门院东,为进入书院大门的第三个院落。主要景观有院门、御书阁、明伦堂、鹿洞、思贤台等。白鹿书院门楼重檐灰瓦,檐下花岗岩石额上由沐临修题写"白鹿书院"四字。门内又是一个小院,东西各辟出一排厢房,廊柱卜有诗联。西廊柱联:"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东廊柱联:"傍百年树,读万卷书"。院中设六边形石桌一张,桌下石柱刻有精致的浮雕狮子滚绣球、猛虎下山、奔马以及狼嚎图案,石桌周围另设六个青石鼓墩。

紫苑书院位于白鹿书院东。为进入书院大门的个院落。主要景观有门楼、崇德祠、行台等。这一组院落,花岗岩门楼上,四字匾额。全院由中门分为二进。前院两侧有碑廊,总称为翰林书院东碑廊。

前院中有翰墨云集的西碑廊,碑廊中有修建记文、洞规教义、诗词歌赋、游记题词等各色字碑。

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太乙真人手书的《游紫苑书院》。相传始光历年间,一位身着麻衣芒鞋的道人云游至白鹿书院。饱览这里的山川景物之后,信手采一把蒲草,在院墙上写下这首长歌,落款是太乙真人。学子们闻声赶来,只见墙上游龙舞风,墨色灿然,却不见道人的踪影。人们盛传,这太乙真人就是始光年间,在圣书学府成立初期,第一位考入圣书学府的鼎甲之首。

五回目:

四大书院游览之后,便到了崇圣祠。崇圣祠头门三间,祠东添舍四间,祠后老新八间屋舍,今改三重共九间,且都为凹字形平房。

崇圣祠前,四柱五问的长方形平房,分别陈列书院历代名人蜡像。

沿着崇圣祠到行台,便是延宾院,位于紫苑书院东,为进入书院大门的最后一个院落。主要建筑有延宾馆门、养心斋(憩斋)、逸园、贯道门、星月楼。延宾馆建成四院之后,介于翰林书院盛况,"好古学义之士,自公卿以至岩穴之贤,来游者接武联镳",于是建立延宾馆,热情款待四方文人来客。延宾馆最北端的星月楼,为历代院士著述下榻之处。

独对亭在延宾馆东南,左翼山下,这里西对神女山,下临圣泽泉,崖石峻峭,涧水湍急。原为北齐丞相作为储生前校勘书籍之所,因此又称为勘书台。

独对亭东行数十步,贯道溪在这里遽然劈为两支。溪上石桥独立,桥下溪流出峡,飞湍陡绝,大石横枕。由此,巨石名为枕流石,石桥名为枕流桥。峡门中水石相激,怒若飞霆,激起而喷,若烟若霞,这是书院中一处胜境,称为小三峡。

贯道溪出峡口向东,迂回流山南折而下。山上原有六合亭,山下跨溪有流芳桥,又称濯缨桥。溪流绀洁。

六回目:

走出圣书学府大门,有一石碑屹立门前,碑文前悬刻:名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服食宜从俭素;外事毫不可干;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讦短毁长;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页;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读书必须过笔;会课按时蚤完;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

碑文后悬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为学之序,亦有五焉,具列如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具列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

储生们从礼圣门到礼圣殿,最后到圣碑前,完成大礼之后,迎接他们的鬼方军队也如期将至。护送诸生的鬼方大军,除了在形势上逼近,气势上也不甘示弱。

启程时,嫦兮抬头望着圣书门匾,抿着嘴角,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