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鹬蚌相争
作者:满碧乔      更新:2020-12-06 13:11      字数:4103

曹操攻破彭城后,遭袁术吕布刘备等人多方夹击,最终难守其地。而徐州牧陶谦见曹军屠城,流血漂橹,深感难辞其咎,惶恐畏惧,惴惴不可终日,不过两月便病逝了。

刘备因助陶谦守城有功而继任徐州牧,轻而易举拿下了曹操袁术等人觊觎良久的战略要塞。袁术自是大怒,卧榻之侧,怎能容许刘备这卖草鞋的得意!于是袁术集结三万大军,亲自挂帅征讨,刘备亦率军应敌,与袁术对垒于破釜塘畔的小县盱眙。

是日一早,天方大亮,袁术便一身甲衣坐在帐中,查阅各地所报文书,看似十分勤谨。

杨弘纪灵等人立在左右等吩咐,却因行军劳累而昏然欲睡。忽然间,袁术毫无征兆地大笑起来,惊得纪灵险些前扑跪倒,他慌张起身道:“主公恕罪!”

杨弘本也在打瞌睡,此时却不忘倒打一耙:“纪将军怎的睡着了,真是在主公面前失仪!”

纪灵心下一紧,暗骂杨弘使诈,嘴上却少不得认罪道:“这几日有些疲累,请主公责罚!”

袁术未理会这一茬,而是将手中奏报摊开,招呼道:“来来来,给你们看个稀罕物,孙伯符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奏报孤,说要替孤去打江东……”

纪灵见袁术未怪罪,赶忙上前细看那奏报,旋即哂笑道:“呵!乳臭未干的臭小子,毛还没长齐,打赢了陆康那老朽,便觉得自己勇猛无双,天下无敌了?还说什么,去江东能招揽三万人,再帮主公打天下,简直是痴人说梦!”

杨弘身为谋士,心思到底比纪灵这武将细腻,深知这几日袁术颇为如何安置孙策而烦恼。毕竟这样一位虎将,弃之不用实在可惜,留在身侧却又怕他心怀不臣。现下孙策自请去江东,也算是有自知之明。

杨弘双眸一转,拱手躬身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现下刘繇正在江东闹事,若是派那孙伯符前去镇压,说不定能收复失地,即便不能,亦可让那孙少将军磨磨性子,未尝不是件好事啊!”

袁术轻笑几声,大力拍了拍杨弘的肩:“杨卿与孤真是心有戚戚!江东之地多湖泽水路,龙盘虎踞,易守难攻,王朗刘繇分列南北,此二人皆非善主,又老道狠辣。待孙伯符这小子去了江东,莫说召来三万人,只怕手下这两千人,过不了半年也要打光喽!”

纪灵怎肯将这拍马的好机会白白送与杨弘,亦赔笑道:“主公计谋安天下!只是姓孙的那小子好似有几分歪才,为防止他真的在江东立足,主公还是要多加控制啊。”

袁术偏头一想,顿时觉得纪灵之言不无道理:“两位卿家可有妙计?”

纪灵早已想好了应对之语,就等袁术这一问,谁知不待他答话,杨弘又高声抢了先:“启禀主公,孙伯符手下二千余人不足为惧。但是主公去岁方封了他舅父吴景为吴郡太守,堂兄孙贲为丹阳校尉,这两人若是与孙伯符暗度款曲,只怕对主公不利。故而臣以为,主公只要严密监控吴景与孙贲二人,便可杜绝孙策于江东起势。”

是啊,孙策手下那两千余人虽不起眼,可他与吴景和孙贲的血缘关系却不容小觑,袁术冷哼一声,咬牙道:“若他二人吃里扒外,也不必留了!”

杨弘察言观色,适时添油加醋道:“主公身边的人,须得尽心竭力才好。臣以为,主公不妨派吴景与孙贲前去讨伐刘繇,与孙伯符互为鼎助,隔江列阵,同时在军中安插大量眼线,一旦他三人有不臣之意,便即刻命裨将斩杀吴景孙贲二人,再越江歼灭孙伯符,主公以为如何?”

纪灵听了杨弘这话,不寒而栗,心中暗骂他歹毒。若真依照此计,一旦有人存心陷害,吴景与孙贲便会含冤做了刀下鬼。可纪灵偷眼看袁术反应,竟是一脸赞许,心中惶恐不觉更甚。

果不出其然,袁术捋须赞叹道:“杨卿之计甚妙!来人,传孤的令,命吴景与孙贲即刻率兵往丹阳剿灭刘繇,不得有误!”

舒城外军营里,天方擦亮,周瑜便前往中军帐寻孙策,可他左找右找不见人,寻了一大圈,最后竟是在内室卧榻之后找到了一个无比颓然的身影。

周瑜好笑又心疼:“伯符,你这是怎么了?跟大乔姑娘吵架了?”

孙策无力起身,俊颜煞白,眼窝乌青,大抵一宿未眠:“公瑾,我今日没心思与你玩笑,若是没什么事,就让我自己待会儿罢。”

“怎会没事?袁术虽还没回话,可大军拔营迫在眉睫,有多少事需要筹谋,你这一军主帅怎能躲在这里发愁呢?”

孙策强打起几分精神,从屏风后拿出洗马的木桶和长刷,边向外走边向周瑜道:“你说的我都明白,这几日我一直在看江东地图,水文陆路皆已烂熟于心。等那老儿的指令下来,便可出发了。只是我总觉得,以袁术的心胸,不会轻易让我们如愿。”

说话间,两人来到马棚处,孙策在井边打水后,将大宛马牵出,一下一下为它刷着马鬃。

周瑜倚着护栏回道:“不错,袁术身侧那几个谋士并非善主。这些年袁术横征暴敛,为祸一方,这几人皆脱不了干系,只是现下还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不过……伯符,你能不能不要一跟大乔姑娘吵架,就来刷马,即便人受得了马也受不了啊。”

周瑜这话,令孙策想起去年初遇大乔时的一幕幕。人生的际遇实在奇妙,才短短一年时间,他便已如此倾心于她。心头那酸痛之感愈发明晰,孙策疲沓地撑在木槛上,欲言又止:“公瑾,你……能不能帮我去看看莹儿……”

“不必看了,一大早,小乔姑娘就去找我,说大乔姑娘一夜未眠,坐在榻旁愣愣地掉眼泪。伯符,你不是惯会哄姑娘开心,怎的一遇上自己的心上人,反而手足无措了?”

想到大乔与自己一样不眠不休,孙策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若能让她开心,我孙伯符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只可惜我对她的感情,本身就是一种拖累,只会害她更痛苦……”

周瑜与孙策相识十载,两人交好亲厚无话不谈,相携渡过许多难关,可今时今日这样茫然无措的孙策,竟是周瑜从未见过的。

晓风吹过,周瑜直起身,敛起随风飘摇的宽袖,正色道:“伯符,我从未问过你今后抱负,那是因为我认定,许多事你我心照不宣。我之所以帮你、追随你,并不全然是冲着你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更是因为我觉得,你是那个能肩负我们理想的人,是那个能够在乱世里闯出一方天地之人。”

“我明白你的意思,袁术反复无常,并非善主,我迟早会与他决裂。而各路诸侯与天下百姓,亦早已对他心存怨怼,即便不是我,也会有人来收拾他。你怕是想说,我可以照常与莹儿相处,甚至可以先纳了她,待袁术崩盘之日,便可以名正言顺,是吗?”

“难道不是吗?乔蕤将军并非不允准你们的婚事,若你不要她,不管她,她们姐妹便只能回宛城老家。现下山越贼人横行,宛城匪患严重,若是把她二人劫去,以大乔姑娘的性子,定会宁死不屈……伯符,真到那时,你难道不会后悔吗?”

孙策眼眶泛红,双唇不住颤抖。周瑜所说之事,他连想都不敢想,若真走到那般田地,他岂不害了大乔一生?可孙策亦有他的苦衷:“你我兄弟,我不瞒你,我真的做梦都想要她……可是公瑾,身为男子,我既心悦于她,便应当明媒正娶,纳采问名,如何能让她受委屈,不明不白跟了我?再者,不知袁术何时才会失势,若让他知道我私自纳了莹儿,乔将军岂不是要跟着遭殃?”

“两害相衡权其轻,何况我问过小乔姑娘,她们并不常去军中寻乔将军,倒是书信往来更密切些。总之,此事究竟如何,都要看你如何打算。我知道,你是觉得这般私纳了大乔姑娘,她在名份上只是个妾,你心中有愧。可你若认定她是你的结发妻,又有何人能委屈她分毫?无论是伯母还是仲谋尚香,都不是小性挑理之人,事从权宜,哪里还顾得上虚礼?”

孙策苦笑道:“公瑾,你是个儒生,能让你说出这样的话实在难得。”

“我既是为着你,更是为着两位姑娘,大乔姑娘温柔可人,小乔姑娘活泼可爱,我不希望她们之中任何一个遭遇危险,更不希望你遗恨终生!我已失去爱妻,深知那样有多痛,伯符,我不愿意看你重蹈覆辙。”

周瑜的话,字字锥心,可孙策始终无法越过心中那道坎儿,更无法去向大乔开这个口。

正当他迟疑不绝时,小乔快步跑来,高声喊道:“周公瑾!周公瑾!”

周瑜听得小乔呼唤,赶忙转身迎上,只见小乔小脸儿通红,气喘不止,一面躲着孙策,一面小声对周瑜道:“别……别让孙伯符听见,方才我去伙房拿饭回营,姐姐竟然不见了……”

“不见了?大乔姑娘可是出营去了?你可有问过四面营门的看守?”

小乔急得直跺脚:“四处都问过了,最奇怪的就是,他们都说没看到姐姐。我把能找的地方都找了个遍,也没有找到她,我姐姐不会出什么事吧……”

小乔眼巴巴地望着周瑜,好似希望从他身上汲取些许力量以获安心。周瑜自是明白她的心思,可他亦不知大乔为何会平白无故消失在军营内:“小乔姑娘莫慌,我陪你找,一定能把令姊找到。只是方才姑娘为何要瞒着伯符?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

正在几人踟蹰为难之际,千里外的洛阳城内,草木又深深。破败的城垣已被修缮完整,一切又恢复原状,好似这里从未遭受战乱,仍是那繁华阜胜的天下之中。街头巷尾人烟流动,可百姓脸上的疲惫与不安,又昭示着一切早已与原先不同。今日有酒今日醉,谁知自己究竟能不能活过明天呢?

街巷内人头攒动,城东那一方宅院四周,却飞鸟不近,行人疏离。不消说,此处正是这洛阳城中只手遮天的丞相曹操的府邸。

门外虽平静冷清,其内却分工明确运转如行云流水。校事府都尉手捧一卷刻有机密文书的信筒递入大堂,几经辗转,终于送上曹操的案头。

负责审阅机密要件的尚书令荀攸用小刀一划,剖开竹筒取出信笺,对闭目养神的曹操道:“主公,寿春来信。”

曹操时年未及不惑,身量不算高大,长须满面,他霍然睁眼,眸中闪着狡黠的光芒,接过信笺细细端详,片刻后扯开嘴角笑道:“若说当年的孙坚如同大猘,这孙策便是猘儿,猘的野心可都不小,并非袁术这冢中枯骨手里那两根小骨头可以满足。袁术这般戏弄孙策,实在是自掘坟墓,估计过不了几年,便会被孙策这小子给收拾了。”

说罢,曹操将信笺投入身畔注满清水的铜盆中,但见那纸遇水后,字迹竟迅速消退,徒剩落款“清启”二字,即时亦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荀攸听出曹操的弦外之音,捋须笑道:“一个未曾谋面的小子,竟能得主公如此评价,实在难得,看来主公欲做那驾驭猘儿之人?”

曹操的笑容奸猾里又透着几分磊落:“远了不好操控,近了又难免挨咬,若非有她在,孤还真不知该如何用这枚棋子。不过,你记得给她带句话,此子初出江湖,能有如此作为,心智与谋略,只怕还在他父亲孙坚之上。当年十八路诸侯集结讨伐董卓,那乌程侯孙坚,可是其中最骁勇的一个。我们万不可轻敌,一旦有何异动,即刻向孤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