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老来得子
作者:三分半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445

周福脸上笑开了花,一改往常的“小气”,竟取了一枚金饼,送于大夫作谢仪。大夫正捊须微笑,见到金饼,眼睛顿时一亮,不觉扯断了几根胡须。

“咝──哎呀,周管家,这怎么使得?老夫只是替夫人把把脉,怎敢收如此重礼?”

周福把金饼塞入大夫手中,说道:“我家老爷年近半百,虽然有些家产,却是无儿无女。如今夫人有喜,老爷指不定多高兴呢。这是大喜事,大夫你就收下吧!”

大夫“推辞”不过,只好愧领了。

周福送走大夫,一进院门,便大声喊道:“周顺!周顺!”

“来了来了”,一个二十一二岁的青年边跑边擦汗,“福伯,您找我有事?”

“你小子跑哪去了?有事找你还得喊半天?”周福斥道,脸上不见半分恼意。

“嘿嘿”,周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刚才溜马去了。本来老爷是要带我出门的,可惜我病了没能跟着去”,周顺一脸的惋惜,“这些日子不骑马,浑身难受。”

“你小子!病好利索了?!”

周顺挥拳擂擂胸口,“福伯您看,比以前还要壮!”

“那好,便让你过过骑马的瘾!有个好消息要你去报与老爷知晓:夫人有喜了!”

“真的?”周顺满脸的惊讶。

周福一脚踹向周平的**上,“老头子还能骗你不成?快去准备准备,把这好消息告知老爷!”

“哎!”周顺轻巧地躲开,乐得一蹦老高,转身就跑。

“多带些盘緾和干粮,路上小心!”,周福笑着摇摇头,冲周顺的背影喊道。

“知道了,福伯!”

周顺打马扬鞭离了周府,出昌阳,过青州,一路向北而去。

周福口中的老爷姓周,名信,字子诚。原是下邳国盱眙人氏,曾任昌阳县县尉(昌阳县属青州,东莱郡),后因得罪上官丢了官。娶本地马商王家独女王氏为妻。夫妻二人恩爱非常,只是成亲二十余年,不曾育得一男半女。王氏替他纳了两房小妾,也相继病亡。周信从此绝了纳妾的心思。每年往北贩些布匹釉陶盐等,卖了之后再贩马回来。一来一去,获利颇多。夫妻二人一主外,一主内,这些年来,攒下好大一份家业。二人又乐善好施,也没少铺路修桥,在昌阳很有几分美名。

周顺赶到蓟县(幽州治所),得知周信已去了渔阳,便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渔阳,正好追上周信的车队。周顺隔着老远就放声大喊:“老爷!老爷!”

周信正领着众人,带着车队准备北行,远远的听见有人喊叫,回身看时,一骑已到近前。周信细看来人,却是周顺,眉头微皱,问道:“周顺!你的病好了?怎么到这里来?”

周顺急忙翻身下马,正要说话,腿一软,一跤跌在地上。原来他一路急赶,早已疲惫不堪。周家众人一阵哄笑,便有两个上前搀他起来。周顺喘了几口气,忙冲周信道:“老爷,大喜!大喜呀!夫人有喜了!”

“你说什么?!可是真的?!”周信闻言大惊。盼儿盼了二十余年,早已绝了心思。怎么能不惊。

周顺便把管家的话一一说与周信,周信听罢哈哈大笑,天可怜见,我周信也要有儿子了。心情激荡之下,忘了身在马上,一个跟头便载了下来。幸好有人手快扶住。

周信落地站稳,满心欢喜,急要找人分享。

“周顺,你报信有功,待这次贩马回来,你便挑一匹,送与你!”周信又抱拳对众人道:“各位弟兄!大家随我走南闯北,吃了不少苦头。如今周某家有喜事,便每人各领千钱买酒喝!”众人齐声应了,围住周信恭喜不已。

乐呵过了,周信已无心北行,便留周顺与车队一起,又把所有事情都交与随来的老仆周安,自己带了三人回昌阳。

路上非止一日,满身风尘的周信站到了王氏面前。

王氏如今有了喜,欣喜非常,心里老大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王氏不想自己成为周家的罪人。如今这烦恼没了,心里轻快,看什么都带着几分喜悦。这日,王氏正在房中哼着小曲,做着针线。丈夫离家已经一个多月了,按往年的时间算,还要四五个月才能回来。等丈夫回来,孩子也快要出生了。王氏想像着丈夫得知有后的高兴样子,不觉笑了了声。

房门一响,有人推门而入。王氏看去,却是自己正想着的周信。连忙起身。

“夫君,你怎么回来了?难道生意出了问题?”王氏很是紧张。往常,丈夫出门总要半年左右才能回家。这次回家这样早,莫非出了什么事?

周信两睛直直地盯着王氏的小腹,眨也不眨,像在看一样珍贵无比的宝物。王氏心里有些明白周信为什么回来了,不由脸上发热,低下了头。半晌,周信抢步上前,紧紧抓住了王氏的手:“夫人,可是真的有喜了?我怎么看不出来?”

王氏白他一眼,低声道:“现在才三个月,还要过些日子才能看得出……”

周信喜得围着王氏转了一圈又一圈,王氏看得好笑,正要说话,却听周信叹气:“苍天有眼呐!我早年多行不善,以为天意叫我无子。没成想临老还会有孩子……”周信哽咽着,说不下去。

王氏微觉心酸,用袖替他试了泪,劝道:“夫君,早年你年少,虽做错了事,但也没有大恶。这些年来,我们日日行善。想是上天也看在眼里,我们该高兴才是呢。”

周信紧握着王氏的手,夫妻二人凝目互望,相对无言,温情无限。

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很快,王氏就有了新的烦恼。

自知道王氏有孕后,周福就请了两个仆妇专门照顾王氏,却让王氏给辞了。周信回来后,大手一挥,府中又多了四个仆妇。两个专门负责王氏的饮食,两个专门陪在王氏左右。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勤俭惯了的王氏十分不适应这样的生活。忍了两天后,终于发了脾气。周信乖乖的把仆妇打发走,却从此推了外间的应酬,一心守在家里,陪着王氏。王氏无奈,心中也暗暗欢喜,便由他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氏的肚子一天天鼓起来。

周信把书简翻得哗哗乱响,一边翻,嘴里边念叨着什么。王氏停了手里的针线,笑了一会,又继续缝制儿子的小衣服。王氏坚信自己怀的一定是儿子。

“呀”王氏忽然低呼了一声。

周信忙抬起头,“怎么了,夫人?”

“儿子在踢我呢”王氏放下手里的针线,轻抚腹部,满脸的温柔。

周信放下书简,走到王氏身边俯身倾听。

和往常一样,周信只听到一阵咕咕噜噜地乱响。不过周信却乐此不疲。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很让周信痴迷。

周信仍旧每天翻他的书简,为儿子的命名大业“操劳”不已,王氏手中的小衣服完工了一件又一件,永远也做不完。

盼望已久的日子终于来临了。周福早已做好了各项准备。稳婆前两天已住到周府。

稳婆十分坚决而又坚决地把周信推出门外。端水送汤的小丫环来来往往,忙碌不已。周信在院中转起了圈子,从东墙走到西墙,又从西墙走到南墙……周福看着直叹气,自家老爷一向遇事不惊,如今却像个毛头小子似的。便取了一张胡床,让周信坐了。周信坐着,心中的不安渐去,忽地想起早逝的父母。父母早逝,周信对父母的记忆只停留在孩提时代。如今他们的音容笑貌早已模糊了。父亲!母亲!周信在心中默默喊着,儿子要给你们添孙子了!思绪越飘越远……

在周信焦灼的等待中,一声响亮的婴啼宣告了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一个丫环快步跑来:“老爷,夫人生了个小少爷!母子平安!”

这一天,是大汉帝国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十一月十一日。这一天,大汉帝国有三千多个生命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一天,有两千五百多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

王氏给儿子取了个小名叫宝儿。宝儿原本皱巴巴的小脸如今已是粉嫩可爱。宝儿极能吃。王氏的奶水不够,宝儿便哭闹不止。附近一时找不到奶妈,王氏急得不行。幸好不久后周福家里也添了个孩子,宝儿极霸道地享用了一个半人的奶水,终于不再哭闹。

满月的时候,周府只是简单的办了场酒,就过了。周信的父母早逝,王氏的双亲也已亡故。除此之外,周家在昌阳并没有什么亲人。因此在宝儿满月的时候,周信只是聚了庄丁家仆,办了场酒,又在外面施了几场粥。这几年,年年都有流民。

王氏把孩子抱在怀里,边走边晃,问周信:“夫君,宝儿都三个月了,名字想好了没有?”

周信从王氏手中接过宝儿,亲了一口,笑道:“哈哈,夫人!名字我已经想好了!书上翻来的名字都不合意。这些年,我们夫妻起早贪黑,一同挣下这份家业。如今,宅子有了,良田也有几十顷。家有贤妻,又有爱子。为夫知足了。儿子嘛,就叫周全,又周又全,周周全全,啥也不缺。等他长大**了,再取字无缺。夫人意下如何?”

“这名字好!字也好!就叫周全!”王氏念了两遍“周全”,十分开心。

在周信安享天伦之乐的时候,有着近四百年荣耀的大汉帝国正一天天衰弱下去。

建宁三年冬,济南(今山东章丘西)百姓聚众起事,攻打东平陵县。

建宁四年正月初一,帝(灵帝)加元服(古称行冠礼为加元服),赐公卿金帛,大赦天下,唯“党人”不赦。

注:

1、胡床:马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