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小聪明
作者:三分半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094

熹平五年四月癸亥,帝大赦天下。.益州郡夷人叛乱,太守李颙讨平之。复崇高山名为嵩高山。

熹平五年闰五月,永昌太守曹鸾坐讼党人,弃市。诏党人门生、故吏、父兄、子弟在位者,皆免官禁锢。

熹平五年十月壬午,御殿后槐树自拔倒竖。

熹平五年,鲜卑寇幽州。

这一年,沛国言黄龙见谯。

************************

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过了元旦,三小各长了一岁。

周鼎已经七岁了,周全和周月小他一岁。

三人读书识字都很快。周全和周月自不必说,他们本来就认得字。周鼎也只是麻烦一点点,不过是由简体变繁体罢了。想当年,火星文也识得几个,繁体字自然不在话下。让他难受的是竖排和没有标点。周鼎努力了好久,勉强适应了。

周信非常高兴。三个孩子简直是神童啊,才一个月就识得一千字,这还是自己有意放慢了进度。半年不到,周信会的字便都教完了。不过有喜也有忧,三个孩子识字快,背书也快,就是经义不通。每每周信讲经释义,孩子们便会有奇奇怪怪的问题等着他,时间久了,周信也开始怀疑起自己所学的经义来。

所幸周信不是迂腐之人。这些年走南闯北,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都见过或经历过。也不求孩子将来读书做官,只要能识字明理便可。因此,周信也不强求孩子按书上的经义死记硬背,字识得了,会背诵了,便由他们去。

三个孩子中,周鼎的书法最惨不忍睹。周鼎的前世倒是学过几天毛笔字。那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学过几天。当时叫“写大字”,每周一节课,学了一个月。

周信本身的书法只是一般。周信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改过自新,去拜了师,读得几本书,字写得“不算难看”。在这样的“明师”指点下,周鼎的字便可想而知。

与周鼎不同,周全与周月的字都写得极好,二人反而要装作写得差,一时装得也很辛苦。因为字的事,周鼎经常被周全笑话,周鼎发了狠,每天勤练。

读书已经半年,周鼎觉得这个时候表现一点“小聪明”应该是安全了。于是在读书练拳之余,周鼎便在房中院内四处转悠,寻找下手的目标。

想念手纸啊,想念牙刷,想念椅子,想念茶叶,想念……想念的东西太多了,只是有些东西现在不能做,会被人当妖怪的。牙刷倒是可以弄弄,可惜不会做牙膏。

这天,周鼎转到王氏身边,给母亲请了安,周鼎就在边上看。王氏正在给周月做衣服,一手拿了布,另一手拿着一件“奇怪”的东西在布上比划。周鼎靠上前,伸着脖子细看。那物是一根弯成形的铁条,两端打出刃来。王氏的手在中间的位置一圧,铁条前端的两片刃上下相合,一交错,布上便多了一道缝。

哎!闹了半天是剪子!咋长成这个样子?周鼎很失望。

王氏轻轻拍拍周鼎的脑袋,“宝儿,看铰刀做什么?”

“铰刀?”,看来这是剪刀的原名了。周鼎想了想,对王氏道:“娘,这铰刀做得不好!不知是什么人打造的?”

王氏停了手中的活计,眼含笑意,“宝儿,怎么个不好?这铰刀是在城中王记铁匠铺买的。他们家几代铁匠,在昌阳很有名气。”

“娘,你等着!”,周鼎转身跑出去,不大一会,拿了一根细桃枝回来。从王氏手里要过铰刀,把桃枝分作三段,取两段截得一样长,用铰刀的一片刀刃把桃枝削扁了,放在一边。又把余下的桃枝削得细细的,再把刚才削扁的桃枝片用铰刀的尖部在中间的位置钻了个小孔,把细桃枝插进去。又取了两段桃枝的皮,用线绑在桃木片上。

“娘,你看,这样才好用!”,周鼎的小手握着自己做的剪刀给王氏看。

王氏好笑地看着这把桃枝做的“铰刀”,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可是儿子是必要夸的,便拍拍周鼎的脑袋,“宝儿真聪明!”

周鼎等了一会,不见王氏再说什么,不禁有些着急,“娘,我们去打造一个这们的‘铰刀’好不好?”

这孩子!王氏抿嘴笑了笑,打造铰刀也费不了什么事,便打一把,看看儿子的“聪明”好不好用。

“宝儿乖!过些日子庄上请铁匠来修农具,那时娘再让人给你打造一个,可好?”

周鼎见王氏允了,自然高兴。在王氏的房中又玩了一会,便一溜烟的跑出去。

耐心地等了半个月,一个姓牛的铁匠带了两个儿子来到庄上。周家的奴仆和佃户纷纷把坏损的农具拿来修理。附近一些农户图路近,把自家的农具也拿到庄上。

牛铁匠看起来三十六七岁的样子,脸庞稍黑,一手拿钳夹着铁块,一手挥着大锺在打农具。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大经十七八岁,在用风囊鼓风;另一个十**岁的模样,两手抡锺,配合着牛铁匠。

周鼎看了一会,觉得无趣,又看农具,不由摇头,太落后了。只是现在不是时候,还是先把剪刀的事弄好再说。

牛铁匠来的第四天,终于闲下来。周鼎得了王氏的允诺,便抱了鸡毛当令箭,把牛铁匠指使得团团转。周鼎是周家的大少爷,牛铁匠已从众人口中得了信,忍着脾气,顺着周鼎的意思来打。周鼎费了许多口舌,牛铁匠数次返工,终于打成了两把“铰刀”,周鼎顺便给自己打了一个铁椎,一把刻刀。然后拿了剪刀找王氏献宝。

王氏早得了管家的禀报,特意多付了牛铁匠一些铜钱。牛铁匠满腔的不悦顿时没了踪影,高高兴兴的走了。儿子费了这么多事,王氏也想看看这新铰刀有什么好。

周鼎蹦跳着捧着两把剪刀进来,递给王氏一把。周鼎用另一把给王氏做了个样子,王氏照样子拿了,用一块碎布试了试,果然好使。轻轻一用力,碎刀迎刃而开,非常顺手。王氏又把碎布叠了几层,放在铰刀上,手上多用些力气,几层的碎布同样迎刃而开,比以前的铰刀好用多了。

王氏从心底往外高兴,儿子有能耐,做娘的脸上有光啊。狠狠地夸了周鼎一顿。周鼎卖出一个“小聪明”,心里也高兴。只是王氏夸的太狠了,坚持不一会,便夺路而逃。

两把“铰刀”王氏留了自用,而牛铁匠也并不以为自己费力打造的东西有什么可贵之处。两把剪刀好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大湖,波澜不兴。

这样倒也符合周鼎的想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至少现在,周鼎并不想引人注意,他需要的,只是一点权力,能指挥人帮他做事的权力。

改进了铰刀之后,周鼎决定“沉寂”一段时间。

童年的时光真是美好!每天除了读书、练拳,便是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没有工作圧身,没有勾心斗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就像一只快乐的小猪。”

如果当前不是乱世该多好啊!周鼎渐渐喜欢上自己的“儿童”身份。

周鼎决定养一只狗。这个想法得到了周全和周月的一致拥护,于是狗的数量由一只变成三只。

想到就做,三人一起去庄中有狗的人家寻找。谁家有狗,谁家有猫,三人清楚的很。不料跑遍各家,居然没有一家有合适的小狗。

三人失望而回,又去找周福。周福是周家的老人,年纪比周信大。按周信的要求,三人是要叫周福为福伯的。

“福伯!”三个孩子一起行了礼,周福乐得合不拢嘴。老爷不易啊,对于少爷,周福比对自已的孩子还要上心。眼见三个孩子乖巧有礼,周福由衷的高兴。

“福伯,我们要养小狗!”

“一人一只!”

“我要一只黑的!”

……

“我也要一只!”,和周鼎同岁的周吉趁机添乱。虽然同岁,但周吉的体格硬比周鼎小了一号。周鼎小的时候是没心没肺,能吃能睡,把本属于周吉的奶水占去一半。

四个孩子叽叽喳喳,周福不禁头大。这庄上是有几家养狗的,不过如今生活不易,家中有多余的小狗,大都赶早送了人,一时半会也没地方找。

周福苦笑着把情况说了,周鼎他们早已找过,自然是知道的。于是便要周福帮忙留意,周福拍着胸脯答应了,三人这才作罢。

平日周鼎都是和周全、周月在一起,这天为着养狗的事见到周吉,周鼎便存了心思,拉了周吉一起去玩。

过了两天,周鼎把周吉带到书房,要周吉跟着一起读书。多教一个孩子,对周信倒不是难事。周信便去问周福的意见。周福感激涕零,这可是天大的恩德!求也求不来的好事,自然是同意的。之后,周信便多了一个学生,而周鼎的“三人组”也顺利升级为“四人帮”。

桃园基本成了周鼎的天下。每天下午,除了刮风下雨,周鼎三人都要到桃园。周吉因为功课差的太多,忙着补课,没有跟着一起来。

练过拳之后,周鼎折了一根两指粗的桃枝带回房里。剥了皮,截去两头,留了中间一尺左右的一段,用刀一点点把木段削成前世牙刷柄的样子。再用铁椎扎了孔,一只没有毛的牙刷就成了。

这个世界没有尼龙,牙刷毛看来只能在猪鬃和马毛中选了。猪鬃暂时没有,马毛倒是方便。周鼎去王氏房中要了剪刀,提着剪刀直奔马厩。到了马厩一看,不由傻了眼。人小马大,要是万一被马踢一脚,这小命可就危险了。无奈,赶紧回去搬救兵。

救兵的首选自然是老爹。周信正在给周吉补课呢,稀里糊涂的就被周鼎拉到马厩。周鼎把剪刀递给周信,这才开口求道:“爹,你帮点马毛吧。我有用处!”

“胡闹!”,周信斥责着儿子,眼睛却仔细打量手中的铰刀。儿子打造铰刀的事,王氏在他耳边说过无数次,把儿子夸上了天。周信只是听听,没太放在心上。

眼前这把铰刀打造的还算精致,模样确实怪。空剪了两下,便来到一匹马后,从马尾上剪下一撮毛,回头问周鼎:“够不够?”

“够了!一点点就行!”

周鼎高兴的接过马毛,周信有些好奇,便跟着周鼎,看看在搞什么名堂。

周鼎回房,把马毛先洗好,用布擦干,然后小心地装到牙刷头上。牙刷头的一面是束束的马毛,用剪刀修齐;另一面用一块小木片盖住,用线绑好,一支牙刷便成了。

用手指试了试,毛有点软。看来还是要用到猪鬃。

周信接过牙刷,问道:“这是用来刷牙的?”

“是的,爹爹!我做来刷牙用的,可以叫它牙刷。”

“拿给你娘亲看看吧”

周信把牙刷还给周鼎,吩咐道。

周鼎应了一声,拿了牙刷去找王氏。

周信慢慢走出房门,边走边考虑牙刷的事。用这个牙刷刷牙,比用树枝木片效果应该要好一些,比用碎布也方便。能不能做来卖呢?贩马的生意渐渐停了,家中少了进项。这牙刷若是好用,倒是门好生意。还有那铰刀,或许也可以试试。

见到牙刷,王氏又是一顿好夸,周鼎再次落荒而逃,牙刷成为王氏的战利品。

晚上休息的时候,周信把自己考虑的事与王氏说了,王氏也觉得可行,便劝周信先试试。牙刷与铰刀,都是小件,花不了什么力气,也用不了几个本钱,成了自然是好事,不成也没有什么。周信点头同意。

第二天下午,周鼎三人早早练完拳,带着中午准备的剩饭,直奔庄外。坡地水边,有不少散放的猪。三人用剩饭把猪引来,之后慢慢靠近,给猪挠痒。在猪乐得直哼哼的时候,周鼎偷偷下手拨毛。人小力亏,拨得蛮吃力。周鼎只好回去拿了剪刀来,这才弄够了猪鬃。

猪鬃先要煮一煮才能用。这事不用周鼎动手,跟厨房说一声就行。煮过两三个时辰才算好。

猪鬃煮好,少不得再削出一个牙刷柄。安上猪鬃,试了试,有点扎手。再掺些马毛进去,果然好了一些。

之后的事情就不需要周鼎操心了。王氏一声令下,庄中的猪鬃都被剪了;又请庄中的木匠,做了一批牙刷柄。木匠师傅做出的牙刷柄比周鼎自己削的可漂亮多了……一番忙碌,大汉帝国首批牙刷粉面登场。

王氏定了十个铜钱一支。派人把这批牙刷送到县城请人代售。周鼎也不清楚当前的物价,不知道这个价钱是否合适。他并没有对牙刷抱什么希望。牙刷做起来简单,别人或许很容易就可以仿制。别人接不接受还是两说。说起来,周鼎做牙刷,主要目的,还是给自己用。

小小的浪花过后,周鼎的日子重新恢复平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