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合而围之,以逸待劳,宋元襄樊之战(3)
作者:胡善恩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448

主将不惧生死,战士自然群情振奋,3000将士同仇敌忾,士气大振,纷纷表达愿与敌军决死一战的心愿。

一切准备就绪后,五月,张顺、张贵在高头港集结了百余艘轻型舰船组成的舰队,船上满载粮食、药品、食盐、饷银和布匹等物资。张顺、张贵把船只连成方阵,张贵在前,张顺在后,率舰队冒死冲入元军重围。他们用三弓床弩炮向敌舰发射火箭,密集的火箭呼啸着飞向元军舰队,击中目标后发生密集的爆炸并引起大火。元军大量大型战舰迅速被点燃,成为一座座漂浮在水上的“火山”。江面上烈焰冲天,浓烟滚滚,成为一片火海!宋军一面用火枪、火炮猛轰元军舰船,一面趁乱用事先准备好的板斧斩断元军布设在江中的无数拦截铁索,转战一百二十余里,终于在五月二十五日抵达襄阳!这是襄阳被困五年来第一次得到外来增援,极大地鼓舞了襄、樊军民的士气。他们送去的物资缓解了城内军民的危局。宋军支援舰队的全体将士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一次在交战双方看来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史诗般的航行!

激战中,作为舰队主将的张顺不幸在战斗中身中四枪六箭,壮烈殉国。几天以后,襄阳军民找到他的遗体。战死的张顺依然身披铠甲,手执长弓,保持着作战时的姿势。襄阳军民为纪念张顺,将他厚葬并立庙祭祀。而另一名主将张贵,则在后来打通襄阳与郢州的水上交通线战斗中,由于叛徒出卖陷入元军重围。在力战身中十余枪后被俘,英勇不屈,被残忍杀害。从此,襄阳、襄樊前线永远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直至1273年二月襄阳陷落。

这一时期,宋蒙两军虽然在襄、樊外围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拉锯战,但因蒙古军包围之势已经形成,宋军无论是救援还是突围,都未能成功,宋军只好困守襄阳,败局已定。

看看发起总攻的条件已经成熟,元军襄、樊都元帅府帐内蒙汉将领又在商讨。

阿里海牙首先说:“襄阳之有樊城,犹齿之有唇也。况且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之说。我们应先拿下樊城,撤掉襄阳的藩篱,则襄阳可不攻而得。”

张弘范说道:“阿里海牙将军说得对!襄、樊互为犄角,互相支援,我军在两城之间难以立足。江上浮桥,更是两城来往的通道。我们应派出敢死队,砍断浮桥,切断两城的联系,然后再集中力量攻下樊城,这样襄阳孤掌难鸣,自然不战而溃。”

忽报忽必烈派遣的炮匠带炮驰援,阿术大喜,立刻吩咐先下樊城,孤立襄阳。

咸淳九年(1273年)初,元军精锐部队三万多人分别从东北、西南方向进攻樊城。元军先烧毁了樊城与襄阳之间的江上浮桥,切断襄阳城中援兵的救助,然后用威力巨大的炮猛烈轰击樊城。

这种威力巨大的火炮,是从伊儿汗国得来的,堪称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它抛射重,射程远,能发射重约150公斤的巨石,落地时砸深达7尺有余。每轰一炮,则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

在猛烈的炮石的打击下,樊城西南角被攻破。守将范天顺力战三天,终于不支,无奈自缢而死。副将牛富率军巷战,与元军展开诸巷诸屋的争夺,但终因寡不敌众,最后投火殉职,樊城陷落。

樊城被夺,襄阳更加孤立无援,但吕文焕仍日夕登城,防守不懈。元军日夜攻城,襄阳仍屹立不倒。

吕文焕告急。但是,此时的南宋朝廷在权相贾似道的把持下,封锁消息,终日斗蟋蟀,玩女人,日夜欢歌,过起了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根本不思救援襄阳之事。时人杨佥判有《一剪梅》词讥讽此事: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襄阳城中军民拆屋作柴烧,既无力固守,又无援兵救援,已陷入绝境。1273年二月,阿里海牙由樊城攻打襄阳,用炮轰垮襄阳城楼。此时,忽必烈要阿术效仿曹彬,不可滥杀一人的旨意被襄阳民众耳闻,于是城中军民人心动摇,纷纷出城投降。元军恩威并施,又对吕文焕劝降,吕文焕孤立无援,看看回天无力,遂举城投降元朝。襄樊战役以南宋襄、樊二城的最终失陷而告结束。

襄樊战役从安阳滩之战开始,历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吕文焕在巨炮威胁下降元,历时近六年,以南宋失败、襄樊陷落而告结束。此战巧妙实践了“用智巧取,以力强取”的战略,先合而围之,构筑了包围襄樊的堡垒,以逸待劳,然后围点打援,粉碎南宋反包围企图。在战术上则注重训练,制造战船,弥补元军的不足,最终洞开了南宋的大门。

襄、樊失陷后,南宋门户洞开,形势急转直下。元军顺汉水长驱东下,强渡长江,次年鄂州投降。至此,忽必烈的既定目标――上阻四川、下达江左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