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听了钟茂森母亲讲的“母慈子孝”,都不约而同的称赞:这是一次智慧的旅程;这是一次震撼的演讲;一位慈爱开明的母亲、一个深明大义的赤子,诠释了真正的母慈子孝。是啊,我敬重的恩师钟茂森和他的母亲已经为我们树立了这样的榜样,我们还有什么迷茫的呢。“母慈子孝”,为人父母,尤其是母亲要懂得如何用慈爱、用智慧来教导自己的下一代;另一方面,为人子女也要知道常常关怀体贴父母的需要,来敦伦尽分,尽自己的孝道,这样一来,您就能够让“五伦大道”的“第一伦”展得非常和谐、圆满。一个人具备了健全的人格,那他的一生为人就能够俯仰不愧对天地,就能够顶天立地。官强8.14日更新于网,交流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
中国有一句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在儿子眼中,母亲永远是最善最美的。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里,还有什么能够让我们感动的时机呢?应该说,时机绝对不会服从任何普遍规律,尤其是动人的时机。我想这个时机就是一种生命的本质,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最原始的东西,如果您连这个本都丢失了,您就连这句“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都做不到了,这样的人连一只狗都不如,还能谈何做人呢?有的人,在自己人生遭遇到最重大挫折的时候,往往很多关系都生了变质,包括夫妻关系,但是有一样,父母对子女的爱,这个时机没有变,就这一点,会让您弥足珍贵。官强8.14日更新于网,交流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
孩子一生下来,最亲近的就是母亲,可以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其一生的。在钱文忠老师《解读三字经》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慈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三字经里面有这样一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教子”、“孟母三迁”的故事。西汉刘向编撰的《列女传》还专门把“孟母三迁”编入,《列女传》这本书讲历史上各种伟大的女性,现在想来,祖先编这本书真是用心良苦啊。伟大的女性,这在后面我要专门讲解,其实每一位女性都是伟大的,尤其是女性作为母亲,那是堂堂的国民之母、清家之源,每一位女性都要有这样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半边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女人应该是国家之根基、家庭之根基。官强8.14日更新于网,交流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
我们来看看孟母是如何做到慈爱有加的。孟子小时侯父亲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只能住在城外的破房子里,破房子在墓地旁边。由于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小孟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就受到了熏染。所以小孟子从小就学人家哭丧。没事就哭学各种各样的丧仪,这当然对孩子成长不利。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么办?竭尽所能搬家。搬到了市集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商业街附近。而隔壁恰好是个肉铺天天要杀猪卖肉,天天要剁肉。小孟子没事干又学着肉铺伙计天天也在那剁肉,然后学人家讨价还价,变成了一个卖肉的小孟子。孟母自然更着急了。更何况当时人们是看不起商人的。孟母咬咬牙再搬家。这对一个生活很贫寒的家庭讲是非常艰难的事。孟母这一次搬到一所学校附近,弦歌不绝书声朗朗。孟子受到了学校的熏染从此开始学打躬作揖,因为这是师生间的规矩。又凭耳朵听学着背书,言行也变得彬彬有礼。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为了孩子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我们为人父母现在想想,自己给孩子制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是不是孩子一回家,看见的就是您坐在沙上,电视之声不绝于耳;是不是看见的是您和朋友麻将之声不绝于耳;如果是这样,您还要指望孩子不看电视、不打麻将吗?官强8.14日更新于网,交流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
我们再看:小孟子长大了要读书去了,但孟子毕竟还是个孩子自然有童心,他经常逃课。感到读书烦所以经常不去上课。有一天小孟子听着听着课觉得没劲就逃回来。孟母正好在织布。那时孟母主要靠织布卖布来维持生活。看见儿子逃学回来一句话也没讲,当着孩子的面就把刚织好的布给剪断了,一匹布全毁了,无数个夜晚的辛劳白费了。这件事对孟子震撼很大,而孟子又是个好孩子,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就跪下来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告诉他:“读书学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织,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它才有用。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像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怎么能成才?”孟子受到了母亲的教训从此专心致志、一心向学,后来终于成为一代亚圣,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也许孟子的母亲并没读过书也许连字都不识,但她作为母亲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母亲是一个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一个孩子终生的导师。钱文忠老师这样分析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大量女性甚至包括一些名门望族的女性很多都不识字。其实很多大学,每当回想起自己所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先想到的却都是自己的母亲。尽管在传统社会中母亲一般都没受过很好教育,但对孩子道德的养成,对一些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人格的养成,母亲的作用绝对是至关重要的。母亲是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孩子终生的导师。我现在也明白了为什么古人要讲“女子无才便是德”了,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母亲的德行一定要先影响到自己的子女。官强8.14日更新于网,交流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
当母亲做到了慈爱,您的孩子离孝顺就不远了。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第一位就是“孝”。孝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最重要的美德,为人父母要把“孝”作为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步,自然有其极为深奥的道理。我们前面说过上“老”下“子”谓之“孝”,这是拆字来看,那“孝”也就是强调血缘关系的延续性。每个人只不过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个环节,你今天是小辈明天就是长辈,你今天不孝敬你的长辈又如何能指望当你变老时你的小辈来孝敬你呢?孩子对长辈如果没有这种孝敬之心,人类的血缘之环又怎能一环环的尊重,一环环的良性下去呢?培养孝道也是培养孩子对传统的尊重。第二个字教育的“教”字。左“孝”右“文”。教孝之文也。教育就是要从孝开始。培养一个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养一个孩子对长辈的尊重,同时也就培养了一个孩子对传统的尊重。前面《思想和谐》章节里面我也讲到过黄庭坚刷便桶的故事。讲到黄庭坚不管公务多忙,母亲的这个便桶一定是他亲自去刷。这样坚持了很长时间一直到老夫人去世。黄老贵为国家栋梁、国家重臣,名望很高,这些事情完全可叫奴仆去干。可黄庭坚的回答是“孝顺父母是人的本份,就像忠于君长是臣子的本份一样,这和我的别的东西又有什么关系呢?孝顺我的母亲和我的官位和我的名份没什么关系。孝敬父母是因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感恩,这上面难道还分什么高贵贫贱吗?”是啊,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古往今来孝敬父母是每个做儿女应尽的本份。当我们都做到“母慈子孝”时,我们的人生就一定是圆满的,我们的家庭就一定是和谐的。所以,做人应该尽孝道的本分,而这个孝不只是对父母,还有对我们历代的祖先,我们都应该尽这一份孝道。得到老祖宗这么多的智慧恩泽,我们当然要立身行道把老祖宗的教诲落实到家庭,落实到工作中,让家庭的良好家风可以传承,让古圣先贤的智慧思想可以在社会传递,这就是尽华夏子孙之孝。官强8.14日更新于网,交流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