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记得《三字经》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养不教,父之过”。养,养育的意思,做父母的,不能光把孩子生下来而不教育他。只管生他、只管养他但不去教育他,那就是当父亲的过错。从历史上,我们也可找到很多故事来说明这六个字。文忠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汉宣帝时,有叔侄两人,一个叫疏广,一个叫疏受。疏广是叔叔,疏受是侄子,叔侄俩都当了比较大的官,一个是太子少傅,另一个是太子太傅,都是教育太子的大官。他们教育完太子后觉得应告老还乡了。皇帝为感谢他们对太子的教育就赏赐了他们一大笔钱。叔侄俩回到老家,按传统观念该给孩子准备好多财富、留下好多钱、好多动产或不动产。但叔侄俩很奇怪?回去后没见他们有这个动静,只看见他们经常在村里举办宴席请自己的一些亲友,村里的孤寡老人,附近那些没人去关心的比较贫苦的人来赴宴,白吃白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皇帝赏赐的钱像流水一样地在花。疏广疏受都有孩子。孩子看着不敢说,但心里担心:“这么折腾拿什么留给我们?”就托族里长老去跟疏广、疏受打招呼:“这么花钱,孩子将来怎么活?能给孩子留下什么?”疏广、疏受就跟长老讲了这么一段话:“我们做父亲的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孩子?怎么不知道该给孩子留点东西?但我们疏家已经薄有田产,如果孩子勤劳一点、刻苦一点,是不会比别人过得差的。把那么多钱留给他们只能使他们变得懒惰、变得依赖,从小锦衣玉食、消磨斗志,对他们恐怕没什么好处。”长老把疏广、疏受的话传给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一下领悟到父亲深意所在。官强8月16日更新于网,交流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
我们看现代社会,很多父母也会经常考虑给孩子留点什么。孩子还很小就琢磨他将来要结婚先把房子给他买好吧。孩子刚进大学就琢磨给他买辆车吧。我们别忘了,祖先留给我们有句话:“遗子千金不如遗子一经。”什么意思呢?就是留给孩子千两黄金不如留给他一本经书。当然“遗子一经”不能刻板地去理解,是指留给他知识。与其留给他千两黄金还不如留给他一种安身立命的知识,给他创造一种受教育的机会。应该培养他对学习的渴望和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依赖。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很大,必须和母亲共同承担培养孩子养育孩子的职责。当然父亲的教育功能和母亲的教育功能,最终是对学习的依赖而不是对财产的依赖。这是有所区别的。我相信一个孩子成长以后,他也终究能理解自己父亲作为榜样的心意。一般而论,父子感情比较紧张而母子感情很亲近。但当一个人成长起来后他往往会想起自己的父亲。父亲往往就是孩子无形的榜样,但并不是所有父亲都是合格的,也不是父亲的所有思想都是正确的。那对于父亲的教诲是不是无论对错统统都要接受?如果父亲的观点是错误的孩子应怎么办?反面的例子也有。也是汉宣帝时有个御史大夫,类似于今天的监察部部长叫陈万年。他也爱自己的孩子也愿教育自己的孩子。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谨小慎微溜须拍马谁都不得罪,看到皇亲国戚看到政要就竭尽讨好之能。他儿子陈咸却是个刚正不阿、仗义执言、执法如山的官员。儿子官没他爸爸大,经常得罪人,不避权贵。父亲当然爱儿子,陈万年怎么会不爱陈咸呢,所以他担心:“这小子这么弄下去将来死都不知怎么死的,看你得罪那么些人,还好有我在。人缘好位置高还能罩着你,但我总有走的一天,我走了后你怎么办?不是要被人整死吗?”所以一天晚上他下决心找儿子谈谈。古时父子之间的规矩很严,陈万年年纪很大,躺在榻上,儿子恭恭敬敬站在屏风后,隔着一个帘。父亲在里面说话儿子在外面聆听。陈万年就教育他:“你应该像我一样圆滑,变通一点,明哲保身。”唠唠叨叨一番话。陈咸站在那里也累了,“扑通”头就撞到屏风上。这就把陈万年惹火了:我好心好意在这通宵教育你,你却在那打瞌睡!爬起来举起拐杖要去揍陈咸。古人有说法“小杖受,大杖走”。这也是儒家的规矩。儒家并没说父亲要打儿子,儿子只能被打死。儒家的说法是,轻轻地打你就熬熬,狠狠地打儿子是有权逃的。陈咸扭头就跑,跑时扭头扔下一句:“你问我为什么打瞌睡,我告诉你,你要说的话我都懂,无非是让我像你那样溜须拍马呗!”这两种教育都是父亲教育儿子,两个父亲也都深爱自己的儿子,可哪种好呢?虽说“养不教,父之过”,但父亲到底应教给孩子什么却是值得深思的。正确的教育可让孩子更加尊重父亲,而错误的教育只会使父亲失去自己的威信。官强8月16日更新于网,交流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
除了正确的教育外,作为父母,我们切忌不能敦促孩子早婚,您看孩子血气未成,还没有到成年,有的为人父母便为之早婚,这在古代较多,当然现代尤其是农村地方也不少,这种作法大大妨害了孩子身体的育。孔子有这样一句话:“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言少年人也”,这里讲少年,在《易经》里面称为少男,在卦为艮,下面两阴,上面一阳组成“艮”,您看:阳气在外,阴体未成,这个时候,人最忌阴气过重,您感召阴,先看少男配少女,就是下兑,兑为少女,这不是山泽损卦吗?再看少男与长女,两相配,就是上艮下巽,巽为长女,这不是山风蛊卦吗?假若少男配老女,就是上艮下坤,因为坤为老母、老女人,学过《易经》的一看就知道这是“山地剥”卦,剥,落也,所以少年人遇少女则为损,遇长女则为蛊,遇老女则为剥,皆损阳伤阴之象也。官强8月16日更新于网,交流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
血气未定,您的孩子就与女子相配,这样一来,您的孩子所生的子女,往往不会长命,或衰弱多病,害及血统,害及民族,为父母的,不得辞其咎。这就不是真慈,不是合道了。更有甚,倚仗自己钱财很多,而溺爱子女,任意浪费钱财,所谓“由俭入奢易”,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习染上了不正当的嗜好,造成各种危害。有的因为酒色过度,败德丧命;有的浪荡逍遥,好吃懒做,不能勤劳工作,养成游民;有的是溺爱过甚,父母把自己累得半死也不肯指使孩子去做。一方面是不放心,另一方面又是溺爱不明,我们为人父母要想想,这样下去,一旦您撒手而去,撇下孩子,结果孩子是一切事都不懂,一无所能,活活成了一个废人,不但不能操守祖业,而且容易成为流氓,甚祸害社会,真正成为祸国殃民的败家子。不要小看了,“道不远人”,一个人的道能影响家族、甚而能影响天下啊。官强8月16日更新于网,交流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
当您的孩子在少年时,您不令其学道,到了中年他便不能立身行道,想一想老年以后,他又如何能成道呢?所以这就叫“爱子如杀子”,大大的不“慈”了。我们为人父母应该记住:父母之“道”在乎“慈”,但是“慈”总不能离开道。因此,为人父母,最要紧的第一条就是,幼儿及少年时期,不能不让孩子学习,所谓“幼不使失学”,无论您家财万贯,总得教育孩子有个一技之长嘛,让孩子能自谋生路,不依赖人,使他一生能自立,您的祖业才能守住。纵然您没有祖业相传,孩子也能自谋生活。前些年,看着市场经济的甜头,有的父母竟然愚蠢到让自己的孩子辍学经商,说将来挣大钱。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常常也有学生提前很早就去就业、休学甚半途而废去挣钱的,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想想如果,人人都如此,学校还能称其为学校吗?这些学生出去不但不能自立,而且还会成为“祸国殃民”的一份子。官强8月16日更新于网,交流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
对此,我们为人父母应该以“师友之道”导之,何谓“师友之道”,在后面《教育和谐》里面,我要详细讲解。通过“师友之道”使少年进而专注于学问。我们看看“易经之道”,少年遇中男则为(开)蒙,蒙,启蒙开导也,指的是山水蒙卦,这也是少年要向大哥哥学习的道理;遇长男为颐(养),震为雷,艮为山,山雷颐卦也,山在上而雷在下,外实内虚。阳实阴虚,实养人,虚为人养。所以要向长辈学习请教,以让他们养正;而少年遇老男为大畜(存),畜蓄也,山天大畜卦也,艮上乾下,浅水行舟之象,积小成大之意。大象曰:“天之大而在山之中,以小阻大,以阴畜阳,为止为养也”、“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锦鸿君是我敬重的一位良师益友,他才20多岁,四书五经无所不通,他撰写的著作、评论就已经有20多种了,可是他还是处于大蓄之阶段,他常常请教于年老的老师,他的老师几乎都是90岁左右的老,锦鸿君可谓尽得真传。以上三种皆为阳生阴长之象也。这也是孔子为什么要感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因为遇此三,能长养浩然正气也。
官强8月16日更新于网,交流二群23098663;三群22137026;四群1457713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