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二四章 泉州民间传说擂台赛(一)
作者:书笠居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796

走出闽台缘博物馆,谢凌枫与黄玉鹃来到前面的景观广场,刚想打的回市区,找家宾馆安顿下来。这时,广场东面人群里爆发的一阵阵掌声、喝彩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走近一看,原来是市区某单位在这里举行“泉州民间传说故事擂台赛”,小选手们纷纷拿出浑身解数,用三寸不烂之舌,添盐加醋,将传说介绍得生动活泼,围观的群众听得如痴似醉,掌声如雷。

那架势,不亚于泉州电视台的“泉州讲古”栏目。

谢凌枫、黄玉鹃挤进人群中时,一个胖墩墩的小伙子正在开讲。

只见那中学生清了清嗓子,高声说:“大家好,我是XX中学的刘建辉,下面由我为大家讲一讲开元寺建寺传说。讲得好,请大家来些掌声鼓励鼓励,讲得不好的地方,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话说唐朝垂拱年间,在泉州的西城外住着一位儒生黄守恭,他家道殷富,地皮颇多,而且乐施好善,声名远扬。

有一天,黄守恭在午睡的时候,梦见了一个大肚和尚向他募捐。

黄守恭赶忙吩咐家人拿出十两银子,准备施舍给那个和尚。

不料,那个和尚却没有接受,又向黄员外施了个礼,声明说:“施主且慢,老衲要捐的不是金钱,而是一些土地以供要建筑佛寺之用。”

黄守恭慨然应允,但不知在梦里怎地竟又奇想天开,提出捐地的条件,而且所提的尤甚奇特!他在梦中向和尚道:“要我施舍地皮吗?那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要答应你什么条件?请施主明示。”

“要我施舍建寺用地,须等候我家园子里的桑树开花。”黄守恭哈哈大笑地开出了一个自认为永远不可能做到的条件。

“唔,老衲照办就是了!请施主谨记自己许下的诺言!”和尚唔了一声,化阵清风,忽地不见了。

“大师,你……”黄守恭见状觉得异常惊异,大叫一声,醒了过来,他才发觉自己原来在午睡。

奇怪,那梦中情景,怎么会宛然在目前,不时盘旋于脑际?

黄守恭回想起梦中的对话,特别是自己梦中所提的要求,觉得可笑之至。

不过,他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那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他正要起床,一个仆人闯了进来,口里惊喜地叫个不停:“稀奇,稀奇,真稀奇!老爷,您家园子里那棵桑树,竟然开起莲花来了!”

“啊,真有此事?!”黄守恭连忙穿上外衣,到园子里一瞧:天啊,那棵行将枯萎的桑树,果然开起莲花来了──亭亭净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洁白如云,与其它的莲花,并没有任何差异,不过却是一朵朵长在桑树上的。

黄守恭心里头暗自印证刚才梦中的情景,益发觉得莫名其妙。

这时,左邻右舍得知这个消息,都争着跑到园里去窥探,各人议论纷纷,莫知祸福。

就在这时,门口来了一个大肚和尚。

黄守恭一见,是那梦中的和尚。他忙迎将上去。

照例略叙些门面语后,那和尚便笑嘻嘻地对他说:“黄施主,您所提条件已经完全兑现。老衲所提捐地建寺的事,施主考虑得什么样?”

“大师放心,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黄某人说出口的话一定做到!”黄守恭欣然答应了他的要求。

“不过,请问大师,建筑寺庙所需的土地面积该多少?”黄守恭生怕和尚来个狮子大开口,连忙补充问道。

“不多,不多!老衲所需的土地,只要像一件袈裟那般大就可以了。”和尚指着身上所穿的袈裟,笑嘻嘻地说。

黄守恭松了一口气,笑逐颜开地道:“只要象袈裟那般大吗?这个容易极了,你要那一块土地,由你划去吧。”

不料,那和尚法术高强。他闻言,立即将身上所披袈裟脱下来,好像是要实践他刚才所说的话,用那领袈裟量地的标准。那知他双手一抖,朝着太阳光的方向,披开袈裟,缓缓一升!袈裟罩在地上的影子纵横约两三里,差不多遮满了黄守恭全部的所有。

见此情形,黄守恭虽平素乐善好施,也不免着了慌,连声对和尚道:“师父!你要我献地,我是无所不可的,如今竟把我整个地方都划去,似乎……”

不等他说完,和尚指了一块没照着的地方劝慰他道:“那边不是还有一块没曾被袈裟的影子照着吗?这一块仍由你掌管,便可筑你的屋子啦。”

你道那块没曾照影的是什么地方?原来就是袈裟领口的位次。

经过和尚这么一说,守恭也不再有异议了。

他原是一个极慷慨的人,心里虽明白上了和尚的当,然袈裟照影竟能扩映到那般大,显然那和尚的道行一定十分高深,否则不可能会有这么的巧妙。事已至此,反悔无益,倒不如爽爽快快地任凭他划去,日后乐得留个施舍的芳名。

后来,那个和尚十分感激守恭的宽宏大量,在着手建筑佛寺的时候,就在袈裟领位照不着黑影的地方,建立一座坛樾来纪念黄守恭的功德。

这一段稀奇的因缘,流传远近,播为美谈了。当时,泉州府知府,探听到桑树上开出莲花的奇事,也将它视为莫大的祥瑞,马上把这段奇迹上章奏知天子。于是,唐玄宗遂颁下敕令,着将黄守恭所献土地,建立佛寺。人们就以开元年号称这寺为开元寺。”

那刘建辉的口才煞是了得,围观群众听得如临其境,拍掌叫好。

“大家好!我是XX技工学校的会计班的许莉娜!”一个外表文静的小姑娘站了起来,“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泉州古称‘鲤城’的一个传说。”

“鲤鱼是我国传统的吉祥物,而泉州古称‘鲤城’,主要是根据它的形状来命名的。古代泉州城经历代拓修,格局独特,府治中有衙城,外有子城,又外有罗城,有翼城,东西长而南北短。到了明朝洪武初年,人们又在城东仁风门和通淮门之间辟小东门,直对城外有名的风景区东湖,其形状犹如‘鲤鱼吐珠’之景了。明代诗人郑之铉写过“鱼城烟火望来曾,百丈坪前一再登”的佳句,清朝的戴施钰也写过“鲤城弓挂月初三,乌屿川横练正兰”的传世诗篇。如今登上清源山顶,南眺泉州城,‘鲤鱼吐珠’的景象仍清晰可见:城内屋舍重重,鳞次栉比,掩映在万绿丛中,循着古城的遗址,向西望去,西城墙有两个大弯曲,犹如鱼尾;再向东望去,东门城墙也有两个较小的弯曲,而原来小东门的位置正好处在凹入的地方,这就是鱼嘴;东湖碧波荡漾,宛如鲤鱼吐出的明珠;北面城墙就是鱼腹;南面城墙距离甚远,看上去只成一条直线。就整个城墙形状看,的确颇像一条大鲤鱼张口畅饮东湖之水。”

“还有第二个传说,泉州之所以叫做鲤城,是因为它的地形像鲤鱼。可是,邻界的永春城则像一张大鱼网。永春人善于经商,自从永春建城后,每年来泉州贸易,总是‘渔翁得利’。因此,泉州城在经商时难免会利权外溢,其他遭遇也有诸多艰难。后来,得高人指点,泉州知府决定在开元寺的两侧,建立东西两座高塔,作为刺破鱼网的象征。此后,泉州才得以平安顺利。”

许莉娜音质甜美,口齿清晰,赢得了周围群众的阵阵喝彩。

“大家好,我是KQ集团的销售部经理陈团结,”一个身材中等,皮肤白皙的中年男子站了出来,向周围行了个礼,“我讲的是晋江年兜(除夕)跳火囤的民间传说。”

“除夕是我国农历的最后一天,闽南地区称作‘年兜’,白天‘年兜日’,夜间叫‘年兜暝’。长期以来,晋江一带的年兜暝一直流传着‘跳火囤’的民俗活动。每一年除夕夜,一家人‘围炉’(吃年夜饭)后,即把事先准备好的稻草、地瓜藤放在自家大门口,并把‘拂尘’(即年终大扫除)专用的扎着红纸的新扫帚搁放在地瓜藤上,当地瓜藤腾出熊熊火焰之际,又征火堆里洒上盐巴,使之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这时,家中男性即按辈份大小逐一从火焰上跳过去,并有节奏地念着歌谣,如‘跳入来,添丁又发财,大猪大羊扛来宰’,‘跳到东,任吃都不会空;跳到西,钱银满厝内’……边跳边往火堆里添加稻草、地瓜藤。一时间,家门口辟啪闪耀的火光与欢声笑语汇成一片,热闹非凡。地瓜藤火光一灭,家中主妇即铲一些火红的灰烬装进‘火窗’(早时冬天取暖的用具)放入灶膛里,嘴上还不断念着:‘跳火囤,较暖和,公担金,婆担银,金银无处堆,藏在灶膛下。’这种跳火囤的民俗活动,不仅可以抒发人们辞旧迎新,追求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而且据说还具有避邪的功效呢?目前晋江许多农村过年时仍有这种民俗活动,但由于时代不同了,不但男人可以跳火囤,女人也可以跳火囤。”

陈经理的话语刚落,围观的人群里自然又是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lt;ahref=http://.&gt;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