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四零章 潘智?畅谈教坛轶事(一)
作者:书笠居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18

且说谢凌枫突然吟诵了一首诗――《酒》,弄得李武广、吴杨思、黄伯阳、叶郡萱与黄玉鹃等人觉得莫名其妙,而潘智?老师却仿佛被施了定身法一样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

原来,这一首不见经传的小诗作者并非是何方神圣,而是光前中学语文组的中年教师――潘智?。不过,这一首小诗只是潘老师有感于当前由于有些司机耽于杯中之物而频频出现的醉驾撞人事故而口占的一首小诗而已,并没有在刊物上公开发表。因此,当谢凌枫吟咏这首小诗时,李武广、吴杨思、黄伯阳、叶郡萱与黄玉鹃等人没有什么特别回应,只是觉得有点莫名其妙,而潘智?的反应却是如此强烈,因为他料想不到谢凌枫是通过哪种渠道知道自己这一首小诗的,更料想不到与自己素昧平生的谢凌枫为什么会关注到一向做事低调,不事张扬的自己!

谢凌枫见状,接着又诵读了一篇短小精悍的抒情散文:

“踏着晨光,走进光前中学美丽的校园,心中便激情澎湃。作为一名老师,我深爱着教育事业,深爱着这三尺讲台。那充满灵性的粉笔啊,是一层层华美的阶梯,引导着莘莘学子一步步走向知识的殿堂。菲侨楼,梅雨楼,书声朗朗;聚贤楼,毓英堂,青春激扬。我们已经挂起云帆,准备向理想之涯远航。

我深爱着光前,我的花园。我喜欢每一个学生,每一朵蓓蕾。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撒播着快乐,我们传承着真理,我们培育着梦想,和朝阳一起,创造着人生的辉煌。

回眸2006,那365个夜晚,书桌上的灯火啊,和天上的星星一同闪亮!哪一个夜晚不留下我们奋斗的诗行?几度春秋,几度风雨,我们播撒着汗水,我们收获了希望,我们征服了一座又一座高山。

岁月使我们两鬓染霜。我们默默无闻,两袖清风,但我们从不后悔,因为学生们已经延续了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人生最华彩的乐章。

我们愿做一缕春风,吹开满园桃李,当五湖四海都有光前中学莘莘学子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无限的荣光。我们用青春的誓言与雄厚的实力证明,光前中学是学习乐园,是八闽杏坛盛开的一朵奇葩。……”

“咦,这不是潘智?老师所写的抒情散文《2007年元旦,献给光前中学的颂歌》吗?”李武广、吴杨思、黄伯阳、叶郡萱等老师猛地领悟过来,在那一年学校举办的元旦联欢晚会上他们曾听潘老师吟诵过这一篇散文,“难道刚才谢凌枫所吟咏的小诗《酒》也是潘老师的作品吗?”

是以,他们纷纷将探寻的目光投向了潘智?。只见潘老师微微颔首,显然已经知道他们要询问的是什么了。

“谢同学你好!你究竟是怎样知道拙作的呢?”潘智?有些好奇地问道。

“是啊,你是如何知道潘老师的作品的,甚至比我们这些多年的同事都不清楚的事情,你又是怎样得知的?”其他老师好奇的发问。

黄玉鹃心里已经知道了谢凌枫想必又是通过人体特异功能来了解潘智?的有关情况。尽管她不清楚谢凌枫究竟为何这样做,但是也不想加以戳破。因此,她并没有插嘴,而是静静地坐在一旁,看谢凌枫如何应对各位老师的疑问。

可是,谢凌枫并没有正面回答潘智?等人的问题,而是话题一转,问道:“据我所知,潘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经常引导学生就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语段或字词句加以斟酌研究。我能否请教你几个问题?”

“没有问题,我们互相学习!”潘智?欣然答道,“谢同学有什么疑难问题尽管抛出来,我们一起商讨,共同进步!”

“谢谢潘老师,那我就不客气了!”谢凌枫说,“我记得原来高中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是恩格斯所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其中有一段:‘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据说潘老师曾与学生一起分析过此段文字中的几处错误所在,能否详尽地谈一谈,好让我们也长长见识?”

“哦,我记得早些年,我在从事高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时,发现该段存在着几个错误之处,特地拿出来与学生一块儿分析。当时,我提出三点意见:第一、本段中,连词‘从而’一词存在用词不当的弊端。‘从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而在本课中,‘从而’前文的‘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与后文的‘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是经济基础中的组成因素,两者之间明显是并列关系,并未存在着任何因果关系。因此,可把‘从而’一词改为‘进而’似乎更妥当些;第二、本段中,连词‘以至’用词不当。‘以至’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解释:‘①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②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而在此课里,‘以至’前面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与‘以至’后面的‘宗教观念’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应该属于并列关系而非《现代汉语词典》所作的两种解释。因此,把‘以至’改为‘以及’也会更精当些;第三、本段中‘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句也存在着语序不当之处。我认为,如果将它改为‘人们的法的观点、艺术、宗教观念以及国家设施,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似乎会更为妥当。另外,教科书为本文第七段中‘《纽约每日论坛报》’所作的注解:‘马克思为该报撰稿,继续了十年以上,……’‘继续’用词不当,应该作‘持续’。”

黄玉鹃细心地听取了潘智?老师与谢凌枫的对话,觉得潘老师分析的的确很是透彻,有说服力。于是,她感到由衷地佩服,便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了。

――――――――――――――――

书笠居士感谢书友会的大力支持与鼓励。请大家不吝赐票!呵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