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曹彰(三)
曹彰在获得胜利后,没有忘记赏必行的承诺,而且将对各级将士,格外开恩,用双倍的财物,予以兑现。在这里,除了伸手向父王申请额外的赏赐,估计就是要把自己应得的一份,给“共”了出来,让大家分享。曹彰此举,大有名将的风度,也获得了大家的拥戴。
在这次战争中,始终有有一支第三方的军队在持续观望。他的首领,就是鲜卑大人轲比能。轲比能出动了数万骑兵,就是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捞取一些好处。当他看到曹彰的部队,一路顺风,所向披靡,就派出使节,向曹彰表示,要向朝廷归顺。
这样一来,曹彰不仅击垮了乌丸,还降服了轲比能,北方的局势,一下子稳定下来。
当时,曹操在汉中,派人命令曹彰,火速来支援。曹彰顺路经过邺城的时候,太子曹丕,对曹彰说,你现在立了大功,要西行面见父王,千万不要露出得意自夸的情形,要保持低调,装作还有谦逊和缺乏的样子。
曹彰赶到半路,获悉曹操以回到长安,父子俩就在长安见面了。曹彰按照曹丕的指点,谦虚了一番,并把成功平定北方,归功于各位将领。曹操非常高兴,当着大伙的面,用手掬起曹彰的胡子,亲切地说,黄须儿还真的大有出息啊。
曹彰的胡子是黄颜色的,黄须儿是曹操对曹彰的爱称。在前些时候,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对峙,刘备派养子刘封前来挑战。曹操大怒,对刘备骂道,你这个卖鞋子的臭汗子,竟敢让你的假儿子,对付老子!要是我的黄须儿在这里,看不把你的假小子,教训一番。
在曹操的眼里,曹彰与其他的儿孙相比较,武艺最高强。文的,属曹植;武的,有曹彰。这两位,都是曹操的骄傲。“
可惜,曹彰还未到,汉中就已经被刘备夺走了。曹操在汉中,留下了一个“鸡肋”,杀了一个杨修,带着遗憾,退回长安了。曹彰也就失去了与刘封交手的机会。
曹操在长安,没呆多久,就留下曹彰镇守,稳住关中,不受刘备的侵扰。等曹操到了洛阳,感到自己的身心有些疲惫了,看来真的要好好休息一下了。时间不长,这位历史巨人,就与世长辞了。
临死前,曹操就下了紧急命令,让曹彰赶赴洛阳,与己相见。谁知,还没等到曹彰赶来,曹操已经咽气了。
不过,曹彰却得知了曹操的遗愿,也是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曹操要派曹彰亲自去邺城,辅佐曹植为魏王。
在魏国,曹植虽有几次,都险些取代了曹丕的太子地位,但自身的力量却很弱小,魏国也没有多少大臣,愿意拥护曹植为嗣。要立曹植为帝,就得找一个重要的人物,才能镇住曹丕及曹丕的拥护者,保障曹植顺利登上王位。谁呢?曹操想来想去,只有曹彰了。由此可见,曹彰在曹操的心目中,该有多么重要。而曹彰在魏国,也可以说是威望极高。
曹彰到了邺城,就询问魏王的印绶,却被大臣贾逵喝住了。不论怎么说,曹丕的太子位置,已经确立了,不是曹彰一个人,就能改变的。即使曹彰说出曹操临死前,要立曹植为嗣的意愿,估计也不会有人相信,只会引起别人的猜忌和更大的混乱。
曹彰私下将自己被曹操召见的用意,告诉了曹植。曹植也深明大义,以袁绍二子的相争为戒,为避免给国家带来灾难,放弃了王位的争夺。
曹丕做了魏王以后,曹彰与大家一样,都表示顺从。原本踌躇满志的曹彰,在先王在世时,就得到重用和赏识。现在自己的兄弟即位,总不会让自己失望吧?一定会让自己有一个发展的空间,得以在战场上大展宏图,建立功名。
谁知,曹丕对自己的兄弟,并不放心,特别是曹彰和曹植兄弟俩,始终是个极大的潜在威胁,趁机解去了曹彰的兵权,让他和别的诸侯一样,回到自己的封地。曹彰的志向,也就彻底破灭了。
曹彰在日后,虽被进爵为公,后又进封为任城王,但始终未能得到重用。在曹彰三十五岁那年,到洛阳朝见文帝,得了暴病,死于洛阳的府邸。
曹彰的死,有点离奇,是不是与文帝有关,很难说。至少,文帝还是有些嫌疑的。
历史,有时就是因为离奇,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答案,才让后人,有更多的想象。这些想象,同时也使得历史变得扑朔迷离,更加具有诱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