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童年,与曹操相比,要差多了。虽然爷爷和爸爸,都做过官,但毕竟是小官,没什么权势,最多只是糊口而已。那时普通公务员的待遇很低,也没有高薪养廉的政策。连皇帝自己都缺钱花,把重要的职位,都明码标价,出得起钱的,都是一些有权势的大家族,不是普通公务员所能承担的。好的职位,要是应聘的人多,除了价码会随之上涨外,人脉关系,也是不可或缺的。你想,皇上没钱花,能下血本提高下层公务员的待遇?想发财怎么办?捞!看谁捞得多,谁就有机会晋升更高的位置;有了更高的位置,可捞的油水,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当大官,就是为了捞钱。怎样当上这大官,也是捞钱捞出来的。这也是朝廷的用人之策。你想,连捞钱都不会,朝廷要你来做什么?由此可见,官越大,越会捞钱。就连当时清名很盛的崔烈,也是靠钱开路,做了太尉。曹操的父亲曹嵩,也做过太尉。不用说,捞钱的本事少不了,人缘关系也不错。这也为曹操日后的发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说白了,会捞也好,有人缘也好,他们就是靠钱做纽带的。没有钱,免谈。可以说,职业技能也好,关系网也好,都是和钱密切相关。楚王好细腰,宫中自然会有一批批被活活饿死的人。这不就是为了讨好领导,为自己的升迁铺路吗?
大官嘛,虽然有时也是一路辛酸地走来,但做大做强了之后,本钱就可以翻倍地回来了。 首..发投资越多,回报越大,谁都明白这个道理。用什么去赚钱?当然得靠钱啰!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是有很多的钱。但那些小官呢,可就不太容易混了。管的地方小,权力又有限,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都紧巴巴的,勉强在生死线上挣扎。有油水的部门不多,有也被抢占光了。谁抢的,当然还是钱。
刘备的祖先,都因为没钱交酎金,失去了侯爵。当然,这侯爵,也没多大的地方。僧多粥少,蛋糕没有增大,甚至还会缩水,而分蛋糕的人却越来越多,每个人能分到手的,也少的可怜。据传,刘胜当年,就有一百多个儿子。幸亏他是王爷,独占一块大蛋糕,养活这些儿子,在经济上还是绰绰有余的,即使碰上什么自然灾害,也伤不到元气。这些儿子,如果不是遇到什么大的瘟疫,能活下来的,不在少数。能继承家业的,也不会少。当时的朝廷,格外恩典,让大家都能沐浴皇恩,同享大汉帝国的福利政策。能够上档的,一个不会落下。等刘胜一闭眼,他的那些儿子,自身也创造不了业绩,只能平分产业。钱不管多不多,爵位是有了,侯爵。刘胜的儿子,就会有不少侯爷,普天之下,更是难计其数了。按理说,王爷的儿子,都是官二代和富二代,可刘胜的儿子,只能空享名分了。碰到肥一点的封地,会钻营的还好些,多搜刮一些民脂民膏,能把小日子过好。如果节余,可以用来作为政治投资,为以后的发展,拓开门路。差一点的,勉强过过日子,足衣足食是没问题的;要是最下等的,手段又软了些,不忍心搜刮他人的财产。这样的日子也能过,苦就苦一点吧,比老百姓要强多了。但这也是最理想的生活,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侯爷虽可以免除各种徭役,不必向百姓那样交钱交粮,但不是没有负担。碰到宗庙的盛事,总得掏些钱来庆祝。掏多掏少,应该本着自身的实际经济情况,能者多劳,有钱的就多出一些。实际上呢,这些侯爷,都想出出风头,竞相多出,一时就成了风气。在攀比之下,大家都卯足了劲,要争排名靠前。这也得靠“钱”才能支撑得住。没钱的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敷衍。大家都这么扛着,自然会定下一个底线,每个人都不能低于这个底线。时间一长,底线被扛得越高,超出很多人的承受能力。条件差一些的侯爷,自然达不了标,就会成为不孝的子孙,侯爷的爵位,自然也被拿掉了。没了爵位,自然和庶民平等。要是出得起酎金,谁愿意为了这点“小钱”,丢掉贵族的身份?这种身份,可不是花点钱就能得到的。庶民就庶民吧,活得辛苦,倒也踏实。
刘备就是生活在这么一个失去贵族身份的庶民家里。刘雄和刘弘,虽说是进入仕途,但一时想扳回老本,不太容易。还是一个字“钱”。没钱就找不到肥差,也就生不出“小钱”,自然路子也就窄了。想做上高官,就甭谈了。自从失去侯爵后,这一支刘家,可以说是继承了祖上的仁慈,就是有机会捞钱,他们也不愿意。为仁不富,为富不仁。“仁”与“富”之间,很多人都选择了“仁”。刘雄和刘弘的“仁”,注定了刘家这两代,依旧是穷。同样是遗传因子的作用,刘备的家族,少不了一个“仁”字。刘备之所以能成为“仁”的化身,是有一定的积淀和品牌。
父亲不在了,就等于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没有了,家里自然日子就更不好过了。怎么办,总得活啊!刘备幼小的双手,就开始陪着母亲,做草鞋,卖草鞋。小本生意,不能发家,但能糊口。牌子打出去了,刘氏草鞋也就成了刘备一家吃饭的家伙了。生存,是人的本能,不仅富人有,穷人更会有。富人生存在衣食无忧之中,而穷人,却天天在操练,生存的能力,比富人还强。曾经沧海难为水,只有穷苦过的人,才会珍惜生命,才会理解生存的要义。穷则思变,穷,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勇者的眼里,不再是可怕了,而是一种重新涅槃的契机。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