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初起
乱世出英雄,此言不虚。什么原因,要是看过《我叫刘邦》的简介后,自会有一番体会。伦理道德也好,舆论习惯也好,制度法律也好,都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公平公正,给每个人都提供一个平等的机会。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化,在现实中是绝对不存在的。秩序的混乱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一大批有能力的人被压抑着,自己的才智无处发挥,还要受那些龌龊小人的气。越是有能力,越容易受到排挤。小人得志的时候,他的能力和性格,决定了他只会使用自己能够驾驭的奴才之辈,虽都不敢任用比自己的能力强许多倍的人。怨气,就在不平等的社会里发酵,最终总会在一个间隙里喷薄而出。这个间隙,就是英雄的机遇。
刘备生活的年代,和曹操差不多,只不过境遇比差多了。国家已经乱糟糟的了,没有什么章法可循。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正在急剧放大。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糟,都被逼得没活路了。而那些依旧高高在上的老爷们,根本不会怜惜百姓的疾苦。他们把自己的幸运,当成是上天注定的,或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殊不知,这种差异,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该梳理了。如果还想继续维持现状,不知收敛,必然会加剧这种差距。物极必反,最得意的时候,往往就是得意要落空的时候。自掘坟墓,一点都不夸张。( 更新本书最新章节)等到了这种秩序,不得不要靠那些实在是无法忍受的人来推翻的时候,社会的悲剧,就要上演了。
张角,在这种秩序下,率先说“不”,他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旗号,公然和朝廷叫板。在张角的影响下,各地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了战团。东汉的朝廷,开始摇摇欲晃。
是推翻重来,还是继续缝缝补补,去填补千疮百孔的旧秩序?每一位英雄都会在思考这个问题,要不做朝廷的鹰犬,要不与朝廷作对,要不趁火打劫,要不隔岸观火。我们的刘备,和许多人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一种。和朝廷公然决裂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是打着“靖难”的旗号,趁机壮大自己的实力,以图自保,有能力再进一步发展。刘备的初起,也是打着“靖难”的旗号,率领着自己的“信徒”们,召集兵马,开始剿杀黄巾起义。
刘备有着汉室的血统,这也是他能召集一批人马的重要原因。如果他想和朝廷作对,或自立旗帜,必然不会得到大家的支持。人心思汉,大家都汉朝不反感,只反感宦官专权,贪官污吏横行乡野。大部分人,不能成为造反,只是谋求一个生路。刘备的前期准备,做得比较充分,钱粮有了,人马有了,就等着时机一到,就要展翅高飞了。在他的心里,自己仍然是大汉的忠实臣民,随时准备为大汉出力。在第一批追随刘备的人当中,有两位就是叱诧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和张飞。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刘备这些年准备的是为什么,不就是这个机会吗?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刘备不爱读书,不爱说话,为的就是默默地积蓄力量。有备而来,这说明了刘备是个有心人。这网罗爪牙,本身就是朝廷所不允许的。换做别人,也可能就是蓄意谋反。刘备一直保持低调,加上自身身份的掩饰,“卖履小儿”能有什么志向?大家都被蒙混过去了。
黄巾起义后,各地的英雄,包括奸雄,纷纷起兵,去镇压寻求活路的老百姓去了。刘备带着自己的部队,投靠到校尉邹靖的麾下,协助讨伐黄巾。因刘备格外卖力,立了不小的战功,被领导推荐,做了中山安喜尉。
县尉的官,不算大,但也是正规的编制,享受国家公务员的待遇。从平民,到一个县尉,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这是朝廷,对有功之臣的一个认可。刘备自此,开始踏入了仕途。
在荣任县尉之前,刘备也经历了不少磨难。平原人刘子平,也许和刘备一样,是大汉皇帝的远房亲属,他甚至刘备颇有勇武,一直暗记在心。北方的张纯造反,刘子平应青州府征召,跟着青州委派的专员,去讨伐叛乱。在刘子平经过家乡的时候,他向专员推荐了刘备。专员答应了,就让刘备随行。在行军路上,刘备猝然遇到劲敌,身负重伤。刘备假装已死,蒙骗了敌方。等敌人撤走后,刘备才被相识的人救了出来,捡回了一条命。
刘备的武功,到底如何,不好判断。有关刘备和别人单打独斗的场面,很少看到。他的双股剑,似乎也就是一种摆设,最多防身而已。从这次惊现脱难中,也能看出,关羽和张飞,此时还不是刘备主要的干将,也不是时时刻刻和刘备在一起,形影不离。刘备在这次遭遇战中,就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和敌人拼杀。没一两下子,早就没命了。刘备的武艺,如果太差,也很难召集一些亡命之徒。确实有勇有谋,能够避免和对手硬碰硬。打不过就炸死,也不愧是个妙招。诈死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备并不受重用,他的身份不高,引不起别人的注意。刘备自身也很能保持低调,谁都不会注意这么一个普通的军人。要是刘备过于招摇,必然瞒不过对手的眼睛,成为别人的战利品。
有惊有险,最能磨练一个人的见识。刘备从乡野里走来,一步一步走向了社会大舞台,其中有多少酸辛,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每一份经历,都是一笔珍贵的财富,都让他受到很好的锻炼,从幼稚到成熟。百炼成钢,没有磨难,怎会在逆境中崛起?刘备的初起,绝不是一帆风顺。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