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天元之气
作者:汉露光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09

与蚩尤一战之后,九位法力高强的绝世强者一死八伤。药医不死病,神农的药草虽然极其有效,但是仅能吊住众人的性命,使伤势暂时不再继续恶化,痊愈已经是完全无望了。而且一旦药草耗光,众人无论如何也撑不过一年。

伏羲身为军师是所有人当中智慧最高者,他对神力、法力有着比其他人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认为火焰也好,雷电也罢,不管是哪一种法力皆来源于散布于天地之间的元气,这种“天元之气”无所不在,万物滋长都离不开它。世上万物中只有植物才能直接吸收这种“天元之气”,将它贮存在自己体内,正是因为有了“天元之气”,花木方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人类和其他动物都无法像植物一样直接吸收天地间的“天元之气”,动物是通过食用植物,而人类一般是通过食用植物或者动物间接的吸收贮存在它们体内的“天元之气”,这种吸收效率是非常低下的,然而就是这么一丁点微量的“天元之气”就能够提供人体活动所需的全部能量。

身具法力的神人却可以像植物一样直接从天地间吸纳“天元之气”,甚至可以直接去借用这种力量去制造杀戮,难怪蚩尤强悍至此。当生命进化到这种高级阶段以后,的确很难将其余的人类视为自己的“同胞”或者“同类”,尤其是将整个天下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将世间的生灵视为任自己生杀与夺的猎物的蚩尤。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注1)。拥有法力的强者的杀伤力实在太过于惊人了,涿鹿之战仅仅一个月,双方共有六十余万人战死,而伤残者更是不计其数。直接死于蚩尤之手的联盟战士就逾万,大量的死亡导致各个部落十室九空,天下生灵十去其七,整个人类社会元气大伤,估计五百年以后也未必能够完全恢复,这都是法术的杀伤力过大所造成的。

为了防止这类惨剧再度发生,伏羲冥思苦想以求解决之道。如果神人将自己的精神烙印在某一件器物的上面,这件器物就如同是他的分身,除了不能够像人一样灵活的运用“天元之气”以外,其余的没有太大的差别,同样可以吸收和保存“天元之气”。将这些器物按照太古奇书“河书洛图”上记载的九宫八卦的排列方式摆成一个“九洲封神阵”,用此阵来自动调控自然界游离的“天元之气”的浓度。如天地间的元气充盈外溢,则吸纳之;反之,如果自然界的元气稀薄则吐哺之。在他们死后,将神人的身体分别安葬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天元之气”充盈的“天灵之穴”,这样就可以确保将“天元之气”的浓度控制在极低的水平上,使后世再难出现法力高强者。这是防止以后再出现像蚩尤这样凶残的杀神的唯一方法,即使万一出现了做恶的妖人,因为能够被借用的“天元之气”极其稀薄了,他所造成的破坏力也要小得多,人类不会再像现在这样面临灭亡的危险,至少够勉强维继下去。

大家听了后都同意了伏羲的建议。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涿鹿之战不会是第一次,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只有抑制住“天元之气”,即便是以后天下再发生战争,再出现法力高强者,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杀伤。

九宫八卦之阵共需要八件器物方可结阵,因为盘古已经在战场上当场死去,没来得及将他的精神力量保留下来,他的力量需要其他人引导出来转移到那柄玄铁大斧上,大家一致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少昊。要制造这样一个“分身”要耗费掉他们的全部力量,在精神力和“天元之气”被完全注入器物的瞬间人就会力竭死亡,但是八人之中必须留下一个人来完成众人无法完成的事情——布设“九洲封神阵”。最后大家决定仍然由联盟的盟主轩辕来帮他们完成自己无法完成的身后事。

*****************************************************************************

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因为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和“质能方程”而世界闻名。正是因为他提出了E=mc2的质能方程,人们才认识到核裂变和核聚变,人类才制造出了原子弹和氢弹。他的理论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已经熟知的身边的事物,包括天上的太阳。

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大气球,太阳含有大量的氘和氚,氘(读‘刀‘,又叫重氢)和氚(读‘川‘,又叫超重氢)都是氢的同位素。在高温和高压下,一个氘原子和一个氚原子通过核反应聚合成一个原子量较大的氦原子同时释出几百万电子伏特的能量,两个原子聚变放出的能量也许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无数个氘和氚原子同时聚变释放出来的能量总量就极其惊人了。能量以光、热和辐射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

地球上所有的能量都是由太阳提供的,无论是风云雷电这些自然现象,还是世间万物的生长。

水吸收了太阳光的热量,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大气当中就变为了云;因为海洋和陆地吸放热量的速度差别很大,致使海洋和陆地上空的气压不同,出现了气压差,空气在气压差的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移动就产生了风;雷电是云层在随风移动的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静电,当电量达到一定的饱和程度并遇到相反电荷时,就会发生的放电现象。太阳通过风云雷电这些自然现象,不知疲倦的将海洋中的水带到内陆,然后以降雨和降雪的形式落到大地上,这些降水汇集成了一条条河流,沿着地势的高低,蜿蜒着流向大海。所以水力发电是变相的利用太阳能发电。

即使是地下的石油和煤炭也是数千万年前的“阳光”。千万年的树林由于地质的运动被埋入了地下,在温度、压力甚至细菌的作用下发生了物理和化学变化,有的成为了黑色的液体,有的变成了黑色的固体。数千万年前的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这些黑色的燃料里面,这就是石油和煤的来历。

其实天元之气是能量的一种统称,就如同太阳能一样,实际上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光中的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淀粉,将无机物变成有机物,阳光中的能量,也就是天元之气被贮存在淀粉中。当植物被食草动物吃掉后,阳光又变成脂肪和蛋白质贮存在动物体内。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肉食动物是通过猎捕其他的动物来吸收它们体内的能量和养分。

人既可以食用动物也可以食用植物,将植物和动物体内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转变成能够补人体吸收的氨基酸他葡萄糖,再将这些养分贮存在体内,以提供每日生活所必需的能量。虽然人类不能够像植物一样直接吸收太阳光中的光能和热能,而是通过食用动植物来间接获得能量和物质,但是追根溯源,我们人类从小长到大、每天活动消耗的能量都是由太阳提供的,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如果太阳系没有太阳,地球上将不会有多姿多彩的生命存在,只会是一个死寂的星球。

天元之气是一种能量,它实际上就是太阳能。

如果人类能够直接吸收和利用太阳能,我们的生命将会进化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如果人类的大脑脑域开发达到一定的程度,能够利用精神力来直接控制天元之气,那么人就成为了无所不能的神。法力大边的神仙,能够召唤火焰和雷电的魔法师,这些都将成为现实。

***********************我就是传说中的那条分割线********************

十分对不起,这都是我写论文时养成的臭毛病,把资料当成文献引用了:P,请大家能够将就的忍受一下吧。因为不把引用文献和出处标明会让我感到文章好象失去了说服力。另外为了剧情需要,我也对许多的资料进行了穿凿和附会的处理,就更觉得应当把正确的东西也一并呈现在您的面前,如果误人子弟就罪莫大焉了,权当是给大家拓宽一下知识面好啦。:)

###################################################################

(注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五章。老子,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也,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外字桞,周守藏室之史也。在轩辕的那个朝代,老子的曾祖父的曾祖父的曾祖父连精子都不是,本来这句话用在此处是不太恰当的,但是请允许我在此借用一下其字面意思,因为这句话实在是太酷了,老子不但名字酷,讲出来的话更酷。第五章整章内容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一般人批评老子这句话为阴险、刻薄,看事情太透彻。因为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不仁,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

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或者故意曲解来作幽默用的。

老子“刍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本来是作祭祀用的牺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礼中,如现在的冷猪头、牛、羊等。后来由于社会风气的演变,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相当于后世在拜拜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丢到垃圾堆里去了。

儒家常说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了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人帮助了人,都往往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于是老子说人要效法天地。天地生了万物,他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命,他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所以真正要成为圣人,就要效法天地的这种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所以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正意思是: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人之所以对万物差,是因为人的主观,人的自私的观念。

老子《道德经》的第五章的白话意思应该为: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