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会议散去,蔡锷将石铿、董鸿铨、马建蕃留下布置独立支队整、扩编工作,完全把独立支队的人事、军训、军法大权下凡到独立支队,总之一句话:台面由总司令部给你们搭起来,戏怎么唱?唱得如何?那全看你们三个小年轻军官了!
石铿提出独立支队建设三个要点。一,强化军事技能,学习、试验、推广适应当前战争的新战术、新战法。二,在普及识字率的基础上,实施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想意识上把独立支队建设成为真正的国家军队。三,强调兵种间的战术配合,独立支队的建设方向是步、炮、骑、工、辎、通信俱全的独立混成团,成为护**今后的建军模板。
在北京时就协助袁世凯编练“模范团”的蒋百里对石铿的建军方针大加赞赏。蔡锷却是心有所思,遣走董鸿铨和马建蕃之后,令邹若衡准备了几碟榨菜、花生之类的小菜和一小壶泸州大曲,又新泡一壶茶水,摆开了秉烛夜谈的架势。
之所以有这番安排,完全是石铿要在部队中推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使然,此议深合蔡总司令之心!由此可见,这个新晋中校石铿在政治方面的洞察力正如蒋百里所说的那样——颇有见地。如此人才,蔡锷又怎能不喜欢?又怎能放弃这个大好的交流机会呢?
捧着茶壶,蔡锷嘶哑着嗓门小声说:“泸州战局虽然艰难,但观国内各方动向,胜利是指日可待!只是,胜利之后的中国又会如何?吾等国家军人如何才能促使军队国家化,尽快地建立起一个巩固的国防?百里兄,在北京时我们曾议过一事,最后因意见相左而搁置下来,是否记得?”
“嗯!”蒋百里看了一眼嚼着榨菜的石铿,示意这位中校好生听着,说:“辛亥年革命之后,中国曾形成南北对峙之局,如今,这种局面并未消失,反倒因帝制和共和之政治分歧而越演越烈!松坡在决意举事之前就非常担心,一旦我们打倒了袁世凯,这个国家缺乏一个铁腕人物主导的中央政府,势必会因南北实力派之思想差异陷入对立之中!而一旦袁世凯倒台,北方军人、政客也因各自利益关系形成派系,南方的情形也是如此!如何防范中国在护国战争之后出现分裂?我的意见是实施地方自治、推进民主进程、组建联邦制的中央政府。松坡的意见与我截然相反,他认为中国之国民素质尚不足以从思想上贯彻民主,缺乏民众主动要求民主的力量,缺乏充分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在各实力派掌握中央乃至地方军、政、财权的中国,地方自治等同于分裂。”
蒋百里故意停顿了一下,蔡锷点头表示两人的意见确实如此,石铿却是一言不发。他的心里颇为震撼,显然,蔡、蒋二人早已对这场战争和中国的未来有了较深入的思考,他们的政治见地放在后世100年依然存在分歧!
“松坡的意见是中国需要铁腕人物,但不是抱持旧思想的、如袁世凯一般的权谋之徒,也不是某一个人,而是具有开阔之眼界、成熟之思想,能够领导中国政治、文化、经济、军事建设的铁腕全才!如果中国出现这个人,松坡将不计名位全力襄助之!可惜依我看来,中国没有这样的人才,他只能是一群人!不党不群,呵呵,松坡,如今的你不也是进步党了吗?”
“咳咳……”一阵猛烈的咳嗽让蔡锷的脸上现出潮红之色,身后的副官邹若衡赶紧给他推揉了几下,这才止住咳嗽。他摆手示意邹若衡停住了推揉,苦笑着说:“我和百里兄时常争论,却是越争论感情越深。可……国家政治在实现之时却不能存在如吾等这般的分歧啊!我思之再三,乃决定促成黎副总统与孙先生之合作,希冀……咳咳……希冀能通过这场战争革新中国之政治,建立一个开明、进步的中央政权。石铿,你的见解又是如何呢?”
理想总是美好的,可现实的顽石却将理想的脑袋砸得鲜血淋漓!
按照石铿所知,护国战争之后的中央政府确系黎元洪为大总统,可权力依然掌握在北洋军事集团手中!这个由袁世凯一手缔造的军事、政治集团,因为袁世凯本人的能力有限,只能依靠利益诱惑笼络部下,以权术手段使部下将领互相掣肘,以为平衡。袁世凯一去,北洋军事集团内部利益的平衡之力顿失,军阀混战必将不可避免!届时,手中无兵无权的黎元洪能奈何?同样情况的孙先生能奈何?无非是一个在北京呼吁保持《宪法》和中央的权威,一个在海外或者南方高唱“三民主义”的大调……如此,而已。
权术之徒袁世凯的身后,必然留下一个四分五裂的中国!唉!还亏得蔡锷、蒋百里二人将袁世凯称为铁腕人物!
“总司令、高参,职部以为,在中国实现民主非一日之功,封建**千年的中国,国人已经习惯了麻木、养成了奴性,看着他们一个个衣裳不整、面容憔悴、骨瘦如柴、目无神光的样子,痛心呐!难怪乎日本人要称咱们为东亚病夫!依靠这样子的国民能实现民主吗?显然不能!但是,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希望,让他们从生存的本能中抓住这点希望,然后走我们制定出来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的终点就是民生的幸福、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如此,实现民主政治还是问题吗?”
“哈!”蔡锷失笑,又引发了喉咙的不适,一阵咳嗽后指着石铿道:“我都忘记了,任士杰说你是孙先生特派来的,你的三民主义讲得好啊!”
“不!总司令。”石铿肃然道:“三民主义也好,其他主义也罢,归根到底是要让国家富强、民生幸福、国防永固!在目前的条件下,三民主义只是一个政治理想,实现它就需要实践,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去做、去走!而非高喊三民主义却在军阀诸侯间游走,在列强间乞求帮助,那,如春秋时的孔子周游列国无异也!”
蒋百里摆手止住要说话的蔡锷,追问道:“怎么做?怎么走?”
石铿在心中呐喊:给我一根杠杆,我能撬动地球!给我一个基点,我能影响全中国!
“革新政治,决不能仅仅从政治着手。”石铿整理了一下思路,在蔡锷和蒋百里的目光催促下,索性和盘托出:“应该从人性着手。生存!生存得更好!更好的生活!这就是人的本性!一个人,为了自己能够得更好,可以打猎、可以交换、甚至可以巧取豪夺别人的猎物……打猎只是一种最原始的生存手段,交换带来经济意识的萌芽,巧取豪夺则成为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那么,一个群体甚至一个国家呢?也不外如此!强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掠夺弱国的领土、矿产资源、商品市场和人力,这种行为与大人抢夺儿童手中的馒头没有本质区别。我们要做的,无非是把中国这个病弱的儿童培养为强壮的大人而已。”
蔡锷和蒋百里都是儒雅之人,见石铿在如此重要的话题上绕来绕去,眉目间竟然都有些不耐烦了。
“政治之于国家,犹如骨骼之于人体;经济之于国家,犹如血液之于人体;军事之于国家,犹如肌肉之于人体。骨骼和肌肉失去血液之供养,不行!血液失去骨骼、肌肉撑起的运行空间,无法流通,也不行!三者关系相辅相成,只能在实践中、成长中慢慢调和,最终达成协调统一。因此,我们如果要在当前找出一条令国家强大起来的捷径,只能依靠实践。实践的办法很简单,在战争之后辟一、两个县为试点,以兴办重工业、鼓励商业、改善农业为基本,大力推行新式教育为后继,又以职业军制和义务兵役制结合为国防体制之试点。三、五年之后必见成效。职部倒是非常愿意在适当的时候,就此呈上一份可行性分析报告书。”
蔡锷皱眉道:“你所谓的成效是指什么?”
“民生基本稳定,耕者有其田,工者有其业,商者有其利;幼有所学,老有所养;兵有常备,以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武装其思想,为国家军队之根本!三、五年内,职部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蒋百里一脸的难以置信,急忙问道:“你说的当真?!”
石铿见蔡锷也是如此,心知他们心中都不相信自己所言,乃起身立正道:“职部愿意以人头担保!”
人头?你的人头真要掉在这个地方可不值哟!蔡锷是怜惜人才的,在他眼里石铿就是一个有些政治思想的军事奇才,搞政治是其次,在军事上的发展才是正道!不过嘛,对如此有朝气、有想法、有冲劲的年轻人,显然不宜打击其积极性。
“你的想法很好,但目前还无法实施,此事容后再议吧!”蔡锷下了结语后,转向蒋百里道:“国家大事,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尽人事而听天命,吾等无愧于心,无愧于国家、民族就好!”
石铿暗自懊悔,自己为何如此冲动就提出并不成熟的建议呢?这事儿还得办,还得在充分的思考和详细的计划之后向蔡、蒋二位将军提出来。否则,一旦蔡锷将军离去而军阀混战开打,自己一个小小的混成团团长,怎能在乱世中寻找一个恰当的名义,得到有力人士的支持,在一、两个县推行试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