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兴学
作者:伊夏拉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58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

回到会稽,所有的日子又都回复到平静的时刻,每天忙着各式各样繁杂的公务,淮南的旱情已经惊动了江东的官员,张纮等人已经到那边赈济灾情,平均两三天就会有些公文发回。

又过几日,灾情依然没有缓解,根据张纮的估计,今年的淮南收成恐怕没有什么可以指望的了,所幸这些年的发展令得我们手中还有几分的积蓄。所以张昭立刻请命往淮南主持开仓放粮,用以稳定民心。这个提议很合孙策的心意,立刻派人准备组织运粮过去。

一切的发展都和当初周瑜信中所言相差不多,淮南乃是军事重地,如果粮草告罄,一旦有北军来袭,形势必然被动,这也是为什么张昭张纮乃至孙策都会如此紧张淮南一地的原因。不过我想即使是周瑜也想不到,利用这个机会劝孙策回军,我还有自己另外的打算——在孙策的属地里面,试着重新建立学校制度。

这件事情已经在我的脑子里面反复了许多年,作为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人,我很清楚教育可能对一个人产生多大的影响。不用说汉末的大乱已经把即有的人才制度差不多彻底打乱,根本没有了什么实行的可能。就算是当时实行的察举制度也根本可以被士家大族完全控制。一直再到曹魏后来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即使它开端的目的或许真的是任人唯才,但是他的评价制度最后导致的结果只可能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若为今后的天下考虑,必须有新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出现。当然,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当然会希望这种选拔制度不会成为士族们手中玩弄权力的工具,而是成为一个草根阶层可以确实向上层流动的方式,就这一点来说,通过学校建立人才的选拔制度不可避免。

不过我心里也很清楚,像张昭那样的顽固派和一些世家子弟,恐怕根本就不可能接受农民的孩子和自己平起平坐的生活。甚至就连孙策能否接受这样的建议我也无法确定。所以这个想法虽然在脑子里面徘徊了很久,不过一直都不敢付诸实施,如今张昭和张纮等人不在,周瑜还没有赶得及回来,鲁肃又被孙策留在江陵镇守,这样一来,在孙策那里比较有影响力的人全都不在身边,这对于我算是最为有利的的机会。如果把这个机会错失,那我的愿望恐怕真的不知道哪一年可能实现了。

事不宜迟,张昭走后的第三天,我就面见孙策,把兴办公学的事情与孙策提了一下,孙策倒是还有几分兴致,我刚一说起,便跟着问道:“自汉武帝时便有太学,郡国也设立学校,不过如今天下大乱,江东何必在此空耗财力。”

“正是因为主公有竞逐天下之意,今日才要为将来的孙氏江山打下足够的基础。”多年来的相处,让我太清楚什么样的说话才能吸引孙策的兴趣,所以干脆把事情说大。这招果然有效,孙策的手在腿上轻轻拍了一下,“说下去。”

得到孙策的批准,我知道至少可以把想法彻底摊开来说:“主公以为,今日江东除了外患的刘曹两家之外,内部可否称得上是固若金汤?”

孙策思忖片刻,冷哼了一声:“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如今江东的金钱来源,十有六七是各大世家支援,今日他们可以支持孙家,哪日如果我一个不遂他们的意,他们同样可以反我。”

我点了点头,孙策总算还没有被不错的形势冲昏了头脑,豪族的掣肘,迟早要成为孙策的一块心病,早一些点出来,对谁都没有什么坏处,于是接着道:“豪族粮财众多,不可放弃,只是主公也不能由其予取予求,前些日在江陵之时,江陵城中的各种买卖已经被韩氏所占,据我这些日所知,单是船只一项,就已经有几家江东的大户不满。若主公的势力深入中原,可想这些人的胃口也会与日俱增。”

“那与你说的公学有何关系?”孙策不表态,只是问着下文。

“自高祖兴汉以来四百余年便行举荐制,只是这举荐制度虽有各种考量,不过归根结底,却是以上位者一心的评定来作数,而这上位者多把持在名门望族之中,选出来的,十有七八都是关系相熟之人,久而久之,朝政岂能不废,而各式学校终究沦为陪衬。故主公若想选拔人才辅佐天下,必要有足够势力可以平衡士族,所以逸才献此公学之策。想当日,以韩信之材亦有少年落魄之时,主公若能于公学之中选出出类拔萃之材,委以重任,何愁不能结其心。一来可为主公大业分忧,更甚者,到时在庙堂之上,这些主公一手提拔之人便可以克制豪族之力,二来,今日的小户,或许是明朝的大户,到时候主公何必再去看人脸色?”

“听来倒是有几分道理,不过天云你大概是平民出身,但也当知道那些豪族子弟就算去读公学,又如何肯和那些贫民子弟居于一堂,而那些平民子弟若真和他们在一处,只怕也要受尽冷遇挖苦了。”孙家现在也是望族,怎么会不知道望族的心理,所以孙策一句话就直指关键:如果那些豪族不肯同意,就算是我有通天的本事也一样莫可奈何。

孙策清楚他们的脾性,我也一样知道,毕竟我身边就有个从小被娇生惯养的孙尚香当作活标本,加上平时治理地方政事之时和那些官僚望族久打交道,我不敢说对他们的习性了如指掌,至少也能掌握个七八成,于是道:“主公所言极是,若要那些豪族与贫民居于一堂,委实不易,不过,这公学也不是那么容易入的,如果各村各镇的乡民都要跑到几个郡中读书,先不说路途遥远,但是众多生员一项也让人吃不消了,所以,对于平民之子,必然要先到一般的公学之中读书,而在各大郡府之中设立尚学,每年给以够了年龄的孩子考试之机,如果成绩合格,则可以到尚学就读,我们也可在钱财方面给以资助,当然,苦是一定会苦一些,白眼或许也不可免,不过,连这些也受不住的,主公大概也不必对其可惜了。至于豪族子弟,这些人都是知书达理的名门之后,自然不必在一般的公学就读,不过,世家大族总不能如同平民一样靠接济度日,在他们身上收取的钱财,倒是可以削减我们的消耗。”

我只能这么折中的作个选择,不给世家一点照顾是不可能的,所以只好先给他们可以直接去读高等学校,只是在学费之上狠狠刮上一笔。至于日后再见机行事,希望能够削弱那些名门望族的特权吧。相对起来,新兴地主的数量还是稀少,达到考试标准的孩子更是有限,除去这部分可能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之外,还有大量的贫寒人家可以借此机会博取一条仕途之道,总也算是一条从底层向上层流动的通道。

我把话说完,孙策皱着眉,一只手轻轻敲打着膝盖,脸上的表情时而平和,时而阴沉,我也猜不准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好久才听他说道:“就算可以依此选出平民之中的人材,到了你说的尚学之中,到头来还是以考试来定个人的仕途,如果有人把持考试,那些平民之子依然难有出头之日。”

“这一点,就要看主公的决心了。”想要摆平这个问题,我是没有办法,只有孙策出头才行。

“先说来听听。”

“主公当在平民和豪族之中约定一个高中的数量,这样才可让两相平衡,只要这点成制,谅他们也无法再兴风作浪。”

孙策听了一笑,“倒也是一法。”顿了一下,接着道:“你可先在这豫章一带试试,如果成功,不妨再令江东六郡效仿之。若再成,就在属地之中兴建公学吧。”

“遵命,多谢主公!”有了孙策的这句话,我的心就算是放下多一半了。

从孙策府里面走出来,我知道自己的计划总算可以全面铺开。资金不是问题,就算是我手中可以调动的资金在这豫章一地建起几个学校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真正让我感到头痛的,反而是课程的设计。

自汉武帝以来的学校教育与其说是与育才,还不如说是育德,讲的全都是孔孟之道,重的是儒家最为标榜的仁德。可这德行要是听上几篇讲义就能培养出来,那天下早成君子国了。何况罢黜百家的结果就是把世人所有的思维全都陷在儒家这个框框里面,外儒内法成为中国数千年以来的治国方略,导致整个国家陷在一个封闭的螺旋里面千年徘徊。

如今这儒家的学说统治也有数百年了,我想建学校,孔孟之道同样也不能少了,那些几乎等同于中国版圣经的东西我要是敢随便乱碰,恐怕自己能不能收场都是问题。关键在于,在儒家这个外壳之下,我能够兜售出去多少其他的“私货”。

看看天上悠悠飘过的白云,我在自己的心里冷笑了一声,虽然我自问没有本事能够在汉代建立起民主制度,但是既然董仲舒能够罢黜百家,我沈天云凭什么不能废掉儒家的一家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