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未来权臣
作者:雪漂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748

【今日三更,第一更,喜欢本文的书友们给力哦】

这普济和尚看来倒是像个高僧,这话语间颇有见地,李继心里暗想道。

普济和尚看到这弟子举着拳头,忽然笑道:“师侄,你光举着一个拳头,却不知道放开拳头,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悟到佛的真意。”

这弟子呆在那里,一言不语的苦思,不过似乎完全没有理解。整个屋内一瞬间变得安静非常,就连门口围观的僧人也陷入的暂时的思考。

普济和尚见一时无人答话,正待继续说下去的时候,忽然看见门口的李继在盯着自己看,便以为此人有什么话要说,便问道:“那位施主,是否有些参悟,可与众人分享。”

李继其实也只是觉得这个故事很奇特,这跟后世的平等概念有些交集,见和尚问起,忙拱手回了个礼,说道:“大师,在下岂敢言有参悟,只是觉得大师所言暗合太极与无极之意,只有在众生合一之时,众生才能有平等。”

普济和尚若有所思,他的本意与李继所述并不相同,不过佛教的禅悟本来就没有定式,于是回礼说道:“多谢施主。”

普济和尚又举起拳头然后放开,说道:“我等为何在佛祖面前苦修?”

另一个弟子高声答道:“师伯,自然是为了修成正果、悟到空境。”

普济点点头,说道:“修成正果、悟到空境自然是大圆满,不过这只是你一人成佛,如若不能利益众生,这苦修又有何意义。”

众僧听闻普济的禅道,都颇有感悟,纷纷上前与普济和尚探讨经义。

李继前生今世都没对佛经感兴趣过,听和尚们念叨着晦涩的经文,立马放弃了继续看热闹的念头,跑去中间大殿寻找唐义几个。

很容易就在一堆善男信女中,找到正在和知客僧闲聊的唐义,被告知其他几个还在诚心礼佛,约莫过了盏茶功夫,刘谦、刘清、徐少锋几个才慢悠悠的逛出来。

出了寺庙,徐少锋号称带着大家去西山最出名的松风阁去,顺着山道,一路缓缓上行,约莫小半个时辰路程,就看到一座双层的阁楼,背依松林而起,前观远处的长江。

看到景致不错,众人一拥而上,站在阁楼二层,远眺长江,江面上水汽蒙蒙,山脚下延绵到远方的绿色庄稼,预示的又一个丰收的开始,点缀在平原上的农庄顶上飘起了袅袅的炊烟。

刘谦和唐义美景在眼,一起吟诵七律诗来:“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老松魁梧数十年,斧斤所赦今参天。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辉为我妍。野僧早饥不能饘,晓见寒溪有炊烟。东坡道人已沉泉,张侯何时到眼前。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这首诗李继居然有熟悉的感觉,再看阁楼上草书的松风阁三个大字,猛的记起来,这原来是黄庭坚(字鲁直)书写《松风阁诗贴》之所在,这字帖在后世,是和王右军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齐名的国宝。

李继想起后世自己好不容易派到一次公费台湾游,结果在台北故宫博物馆只被允许看《松风阁诗贴》的影像件,不知道这世能否找到这国宝一饱眼福,想不到穿越还有这个便利条件,不禁微微一笑。

有此风雅之事,众书生兴致盎然,谈笑风生。李继抄袭了几首诗词后,诗词水平自然获得公认,不过要论起书法来,却是铁定垫底,谈到《松风阁诗贴》,刘谦、唐义众自然不遗余力通过书法问题磨练李继的脸皮厚度。

众人游玩一通后,李继考虑到晚上还要宴请叶适,催着唐义众人早些回城,书生们方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回到鄂州,却也已到日暮西山,晓月东显的时候,众人直奔西江楼,老远就看到王同、王业在酒楼下面候着呢。

王同见老师来了,才松了空气,忙上来低声对李继说道:“老师,那位叶适叶大人已经来了,还带了几个学子模样的人,一起来的。”

见叶适已经先到了,众人都感到有点失礼,忙跟着王同王业来到订座的厢房。进得房内,只见叶适已然在座,正和几个学子在点评屋内的字画和题壁诗。

这题壁诗词酒店无需成本、自由发挥,在宋代更是发扬光大,可谓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如果哪家酒楼有名人的墨迹,生意都会好上几分。

看到李继等人进来,叶适倒是先拱手致礼,说道:“子遇,我等自是迫不及待来叨扰你的美酒哦。”众人皆哈哈一笑。

李继忙回礼道:“正则兄,小弟来迟,待会儿自罚三杯,”忙招呼大家入座。

众人坐定后,李继向叶适一一介绍唐义等人,唐义等见叶适年龄大不了多少,气度儒雅、谈吐得体,而且是当期科举榜眼,所以态度恭敬的很,平时的书生狂态都老老实实的收藏起来了。

叶适和唐义等一一见礼,然后介绍起那几个书生。叶适首先介绍的是旁边一个年纪颇轻的学子:“子遇,这位是史弥远,字同叔。”

李继听到介绍,吓了一跳,忙拱手致礼,口称久仰,掩饰下自己的惊讶神态。见叶适并未介绍史弥远的身份,知道这肯定是史弥远自己的意思,不愿随意表露。

叶适继续介绍其他几个学子,却是永嘉四灵中的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还有上回见过的赵师秀(号灵秀),众人互相见礼,自是热闹非常。

伙计送上酒菜,李继趁着众学子互相攀谈之际,仔细打量这史弥远,这位未来的大宋权臣也就方才弱冠年纪,正是风华正茂的学子模样,略显微胖,举止谈吐完全是一位大好青年的模样。

不过后世评价此人的奸臣指数可与和珅媲美,更厉害的是这个大奸臣以及后代都活的非常滋润,而且此人的侄子史嵩之,亦官至宰相,这就是历史上所谓一门三宰相,四世二封王的来历。

史弥远用现代词来说,可谓标准的高官子弟,他父亲史浩乃是当朝帝师,官拜右丞相,在朝廷中德高望重,有着“贤相”的美誉,虽然因年事已高拜辞丞相位,但是在朝廷中可是大佬级的人物。

对于居然因为叶适的关系而认识了这位未来大奸臣,李继心中感到有点不踏实,不过就现在李继的身份,这层关系自然要好好利用。

唐义等人正端着酒杯轮番轰炸叶适,对于他们而言,这位当期的榜眼可是热门至极。李继趁机借着敬酒与史弥远攀谈起来。

“同叔,初次见面,日后请多指教”,李继举杯说道。

史弥远倒是很客气的说道:“子遇兄,过谦了,今日拜访正则兄,在他那里看到子遇兄的大作,实在是佩服的很”。

李继忙谦虚道:“拙作那堪入法眼,同叔过奖了。”

李继态度颇为恭敬,想来史弥远感觉不错,言语间更显亲近,“子遇兄,你太谦虚了,正则兄对你那篇《逻辑之学》的文章可是评价颇高,我也深有同感。”说罢,举杯相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