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兴师讨逆(一)
作者:晓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99

兴师讨逆,是替天行道!

八师要打仗了。要说打仗,我就会想到两个人,一个古人,一个今人。

古人是读**著作时认识的,那就是春秋时期的宋襄公。此公要和楚人打仗,楚人正在渡河,有人说,大王,好出击了。宋襄公怒曰:难道你没看见楚人还在渡河吗?此公不等刀架在脖子上,是决不开“第一枪”的,被**称之为“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撇开“道义”不说,那么这仁君,战术上肯定是弱智。

至于今人,那就是风云一时的“牛人”萨达姆。萨达姆号称百万精兵,恃强凌弱,等山姆大叔发怒了,撅起屁股,就等着一顿狂揍,这是海湾战争;小布什上台后,更是颐指气使,咄咄逼人。萨达姆嘴硬腿软,“飞毛腿”毁完了不说,还亲自挖地三尺,“以示清白”。以后,美军的机步二师长驱直入,若入无人之境。萨达姆,雷不埋一颗,桥不断一根。要打就打,要降就降,就怕是“五心不定,输个干净”。@本章节孤独手打 www.ShouDa8.Com@我也不说别的,从战略上考量,此人肯定低能。

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颗火星引爆的,那是这颗“火星”一定是落在了火药桶(巴尔干)上。所以,今天再追究朝鲜战争是谁打的第一枪,可能永远说不清了,虽然先发制人,对战局的发展肯定会有重大影响,但引起战争最根本原因不在于此。这一点老人家已经给过最科学的定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1946年春夏之交的中国,是大战一触即发的前夜。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打了又谈,谈了又打。蒋先生开始还“犹抱琵琶半遮面”。攻下四平后,蒋委员长也顾不得这张老脸了。*的退却,蒋介石更坚定这样一个信念:打败**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难道中国**人还会重蹈大革命失败的覆辙吗?以华东地区举例。是时,我华东总兵力超过40万,占各大战区之首。而华东兵力差不多四分之三聚集山东。所以**曾有言:经济东北第一,军力山东第一。有些人不论何时何地,说起打老蒋,开口闭口敌强我弱,这不是一种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在内战爆发之前,山东我军兵力上占据上风,呈现的是我强敌弱态势。

山东能有这样一种有利我的局面,首先是八年抗战的结果。虽然有许多主力部队去了东北,但兵力大头仍在山东,何况又有新四军不断入鲁。尽管蒋委员长也看重山东,千方百计调兵遣将,但只有海路能顺畅抵达烟台,陆路由于津浦路开战,铁道被断,国民党军队主力被挡在山东境外。尽管老蒋向王耀武一再许诺,用飞机运兵到济南,但你可设想,以今天21世纪的中国,在“5?11”抗震救灾中,我军有万余兵力的空运,已经让世人嘱目了。可以想见,当年国民党的空运能力非常有限,杯水车薪罢了,而且还因为有停战协议约束,有时还得“偷偷摸摸”进行。所以在山东境内,国民党军队暂时还怵我三分。

虽然,敌军在兵力上不能占上风,但布局方面我军却是下风,几乎所有城市和交通枢纽都在蒋介石手中。这个原因我前面说了,这是蒋介石启用了“旧部”的结果。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客观地说,国民革命军也是作出了重大牺牲。胜利后的果实,谁都想要,这是国共两党坐下商谈的事。但蒋先生不这么想,力大欺人,胜利之果,他想独吞。众所周知,抗战中国民党且战且退,战线在处在中国的西部;**的军队且战且进,战线在沦陷区东部。所以**说桃子熟了,远在峨眉山的蒋介石想摘桃子,桃子好吃够不着啊,但蒋先生有自己的高招,一是下令日军不许向*缴械;二是让百万伪军重当“马前卒”。